高丽红
1.CIP数据申报量同比下降 22大类中仅有8类上涨
据中国版本图书馆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统计,2014年1—2月,全国各出版单位共为34277种图书申报了CIP数据, 与2013年同期数据(37801种)相比,减少3524种,同比降幅9.32%(详见图表1)。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22个大类中,同期图书出版总量同比上涨的有A类(马列类)、F类(经济类)、I类(文学类)、J类(艺术类)、P类(天文学、地球科学类)、S 类(农业科学类)、T类(工业技术类)和V类(航空、航天类)8大类图书,其余14大类图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降幅超过20%的有4类,分别是E类(军事类)、G类(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N类(自然科学总论类)和Z类(综合性图书类)。
这一时期CIP数据申报量的下降,体现了在总局出版管理司宏观调控下,各出版社注重精品出版、追求内容质量的总体趋势。
2.沿海省份总量居前 中西部省份增速较快
分地区看,前两个月CIP数据申报量高居第一的是北京(含中央在京出版社),图书CIP数据申报量高达15638种,占全国的接近半壁江山。申报量超过1000种的还有上海、湖北、江苏、辽宁和山东。这些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出版强省,其中绝大多数都位于沿海地区。
与沿海省份相比,中西部省份CIP数据申报量增速较快,前两个月全国共有9个省份CIP数据申报量实现了正增长,包括西藏、贵州、重庆、宁夏、辽宁、湖北、四川、山东和吉林,其中有7个省份位于中西部,今年将举办全国图书博览会的贵州省,同比增长高达60%。而沿海出版大省广东的CIP数据申报量跌了近50%,前两个月不足千种。
3.机工社领衔众出版社 71家出版社申报量呈个位数
中国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统计显示, 2014年1-2月排名前20位的出版社共申报了CIP数据7097种,占全部CIP数据的20.70%。其中机械工业出版社CIP数据申报量高达634种,遥遥领先于其他出版社,和安徽省的CIP数据申报量相当。而在前20家出版社中,大学出版社也相当突出,有5家大学出版社位居其中。
与此相对照,在全部申报CIP数据的出版社中,有高达71家出版社的申报量在个位数,这71家出版社的CIP数据申报量只有365种,只比排在第8位的科学出版社的CIP数据申报量略高。更有12家出版社CIP申报数量只有1种、2种。这表明了国内出版社分化明显,大社强社成为图书出版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