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永远是不可或缺的基石——第四届“机床产品创新与设计高峰论坛”在CIMES2014举行

2014-07-13 07:41Reporter刘文元LIUWenyuan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4年8期
关键词:机床精细化精度

本刊记者/Reporter 刘文元/LIU Wenyuan

2014年6月20日,由《制造技术与机床》杂志社组织的第四届“机床产品创新与设计高峰论坛”借CIMES2014之东风,在北京新国际展览中心W-103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延续了前三届论坛的特色。中国机床总公司副总裁董刚、重庆大学教授张根保、北京工研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张世珍、Cimat r on(思美创集团)北方区销售总监赖文军,以及其他众多行业人士一同参与了论坛的演讲和讨论,为CIMES2014展会现场增添了一道别开生面的风景。

致辞——中国机床总公司副总裁董刚

中国机床总公司副总裁董刚代表展会主办方致辞。他说道:“一个行业若想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创新永远是不可或缺的基石。在中国机床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机床杂志社《制造技术与机床》月刊在CIMES2014期间举办的‘机床产品创新与设计高峰论坛’可谓意义非凡。”

董总对此次论坛活动表示高度肯定,并希望通过此次论坛,通过同行的交流和媒体的大力宣传与推广,能够引起行业内对于创新的高度重视,希望“创新求变”成为中国机床行业“转型升级”之路上的不竭动力。

中国机床总公司副总裁董刚

国产机床的出路在哪里?——重庆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张根保

张根保教授首先分析了过去几年国内机床行业的总体形势:(1)从2011年开始,机床行业整体下滑,到现在仍然没有走出困境;(2)国产机床仍然在中低端徘徊;(3)国产机床仍然靠价格取胜;(4)重点行业仍然难觅国产机床身影;(5)国产机床与进口机床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

这说明国内机床行业仍处于低谷,中高端机床依旧是国产机床的软肋,其原因主要在于国产机床的创新性差、可靠性差,性能也不够稳定。而阻碍国产机床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最大问题在于:管理很粗放、设计靠经验、制造不精细。那么,国产机床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张根保教授认为,应在企业全面实施“8341可靠性工程”和精细化制造,并在讲座中重点介绍了精细化制造的相关内容(“8341可靠性工程”详见本刊2014年第4期第54页《数控机床可靠性方法论:8341工程》)。

张教授以某装配线验收时出现的装配工作台、线体、装配托盘、气动枪、测量系统、测漏仪、电源和外观等多方面的问题为例,指出解决之道并不难,只需要工作态度认真一些,说到底,是要实现精细化制造,核心解决方案便是管理精细化、研发阶段精细化和制造精细化。

最后,张教授总结道:意识要到位、责任要上移、控制要前移、措施要落地、执行要严格、机制要长效。精细化制造的关键是防止问题重复发生,要害是精细化,一切工作都要精细、精细、再精细。

重庆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张根保

μ2000/5SS-800H五轴摆头加工中心 ——北京工研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世珍

μ2000/5SS-800H精密五轴摆头加工中心完全由北京工研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是一款精密、高效、综合加工先进的五轴加工中心产品,也是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内置双力矩电机直驱电主轴结构的高刚性、高精度摆动主轴头式高档五轴数控机床产品,突破了高精度五轴机床设计、精度调整的技术瓶颈,解决了直驱式摆动主轴头设计和机电性能参数匹配调整技术等难题,并结合航空零件的工艺要求,开展国产五轴数控机床的应用研究,达到国产高档数控机床能够服务于航空工业的目标,适合航空、核电等复杂零件五轴或五面的加工,满足市场中高端客户的需求。

在结构方面,该机床在整机结构及运动轴的布置上均体现了与被加工零件的适应性要求,除了主轴箱及其平衡结构、高刚性的伺服进给系统和NC转台等设计之外,还具有整体床身和整体立柱的特点,为机床高刚性和高速性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在五轴机床精度调整及测试中,摆动A轴坐标位置精度4.9″;B向回转轴坐标位置精度3.49″,单向重复位置精度最高2.28″;X轴实测定位精度3.65μm,单向重复位置精度2.44μm;Y轴实测定位精度5.2μm,单向重复位置精度最高2.58μm;Z轴实测定位精度2.66μm,单向位置精度最高1.59μm。

在推广应用方面,这款机床满足了国内重点用户对大规格、大扭矩五轴加工装备的需求,已成功应用于国内重点用户的锥形薄壁零件孔面加工;同时,机床在研制过程中通过对五面加工程序和5个运动轴精度匹配技术的研究,为五轴机床的广泛应用积累了经验,并随着产品的应用逐渐向用户推广。

北京工研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世珍

经济下滑时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Cimatron(思美创集团)北方区销售总监赖文军

中国经济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中国制造”,曾经辉煌一时,吸引了大量外资、外企来华投资、建厂。然而,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制造业开始向低薪国家转移,中国已经失去了以前的吸引力。在这种背景下,国内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要转变思路,废除过去传统的制造理念。因此,对于相关制造行业来说,找寻一个业内经验丰富的而非短期“投机”的合作伙伴刻不容缓。而Ci mat r on正是这样一个30多年以来始终关注制造行业的合作伙伴。

通过帮助制造者积累经验、培养人才、改进工艺等方式,思美创(中国)公司可以助力他们提高自身竞争力。这其中包括3个层面:

(1)技术层面:①Cimatron是一个CAD/CAM一体化的软件,所有软件功能都基于同一个数据库,从而保证操作者的工作流畅、稳定、安全、高效。②Cimatron新一代的CAD/CAM软件Cimat r onE采用了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③Cimatron专业的数控加工技术,发展迅速。采用Cimatron的数控加工平台,与同类产品相比,可以使产品加工的效率提升30%。

(2)服务层面:①Cimatron在国内用户众多,售后服务技术强大,具有非常熟知数控加工的专业销售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才可以为客户成功实施产品设计加工平台的更新,使客户达到30%的效率提升。②Cimatron在国内有一个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与各地的教育机构创建了数十家培训中心,提供教学软件数千套,每年为企业培训数千名软件操作者,形成了用户、学校、Cimatron公司三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3)市场层面:①Cimatron市场部与国内数十家平面和网络媒体合作,共同推广加工制造的先进技术。②Cimatron OEM生意开发部与世界顶级的机床供应商、刀具供应商和数控系统供应商共同研究开发产品制造的先进技术。

Cimatron公司的使命: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满足制造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并提供完备的技术服务,使Cimatron的产品设计加工软件成为全球制造行业的首选解决方案。

Cimatron(思美创集团)北方区销售总监赖文军

结语

随着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持续低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矛盾更加突出,需求结构持续升级,而产品质量更受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制造技术与机床》杂志如今已伴随中国机床行业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伴随着中国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如今,已是机床及机械制造领域著名的专业技术期刊,是我国机械工业科技期刊中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影响面最广的品牌刊物之一。由机床杂志社组织的高峰论坛虽已落下帷幕,然而通过行业内学者与企业的深入交流,了解到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科研和推广应用工作、机床行业的未来发展,以及各自在机床产品创新与设计方面的经验。希望这些思想的火花能够助力中国机床行业,为中国机床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机床精细化精度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机床展会
热连轧机组粗轧机精度控制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超高精度计时器——原子钟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分析误差提精度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基于DSPIC33F微处理器的采集精度的提高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