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东 曾庆伟 唐汉卫
博雅教育:从理想走向现实*
——山东省金乡县中心小学博雅教育实践的个案分析
●王汉东 曾庆伟 唐汉卫
近年来,创办特色学校、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品质逐渐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共识。山东省金乡县中心小学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以“博雅教育”为办学特色,以培养儒雅学子、历练儒雅之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总体目标的教育发展之路。其中,在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成长、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制度、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尤为突出。
博雅教育;校本课程;教师专业发展;校园文化;课堂教学
伴随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品质,创办学校特色成为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2009年,山东省金乡县中心小学开始实践博雅教育,四年来,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小学。
博雅教育并非是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纵观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有过论述,而且有多所学校在践行这种教育理想和信念。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倡自由教育也即博雅教育,其课程实现形式就是古希腊盛极一时的七艺课程,该课程体系的特点就是重视知识的广博性和践行文理兼通的教育思想。古代中国著名教育家、儒家教育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倡的六艺教育,其实也是博雅教育的另一种叫法和课程实现形式,其教育目的和特点与亚里士多德提倡的七艺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重视对学生人文和科技相融合的教育,只不过文理兼有的分量不同而已。
由此可见,我们当下的教育必须是一种通识教育加专长教育,使学生接受各种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教育,最终旨归就是培养有责任心,善于与人相处,批判思考力强的现代社会公民。在这一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下,博雅教育又一次受到学校青睐
(一)科学界定博雅教育的目标
博雅教育在知识能力层面,注重学生广泛兴趣的培养、知识的学习以及能力的提高,也即博学;在道德层面,注重培养学生优雅的气质和高雅的道德品味,即“雅致”。因此,中心小学确立了秉承“传承经典雅润人生”的办学理念,以“建清雅之所,塑儒雅之师,育博雅学子”为学校特色发展目标,大力弘扬经典文化,通过知识积淀、经典教育、艺术熏陶、身体锻炼、心灵愉悦及技能教育,树立“行为儒雅,语言文雅,情趣高雅”的师生形象,营造优雅精美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博识之人,文雅之士”。总体目标:
1.学生:培养博雅学子。通过实施博雅教育,使学生成为知识广博,兴趣广泛、举止文明、气质优雅、人格完善的“博识之人,文雅之士”。
2.教师:历练儒雅之师。通过实施博雅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树立“品行高雅,举止优雅,谈吐文雅”的教师形象。
3.学校: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品质,创办学校特色。通过实施博雅教育,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方向,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形成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打造一流名校。
(二)博雅教育的内容体系
博雅教育是以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经典教育、体育与健康及技能教育为载体,以人文教育为主要内容,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儒雅的人文气质的一种教育。
总体来说,在科学教育方面,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以教学生科学小常识、小知识为主,使学生能理解并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科学现象,有初步的科学意识,能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并激发出一定的兴趣。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主要还是以《科学》这一课程为依托开展。当然也可以辅之以相应的校本课程。在艺术教育上,主要目标是培养小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找寻自己的爱好,乃至形成一技之长。在经典教育上,主要是集中在两块,一是文学经典的阅读与学习,二是科普小著作的阅读与学习(这个可以归类到科学教育上,两者是交叉的)。在体育与健康上,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与特长为主,养成学生热爱运动、热爱锻炼的良好习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心态。技能的培养上,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为主,这里面的技能既可以是如手工制作、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艺术技能,也可以是如数学竞赛、作文比赛等方面的学习技能,还可以是演讲、辩论等方面的实用技能等。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不同的年级在选取相应的教育内容与素材时又会有不同的侧重与表现。
具体来说,小学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树立博雅意识,因此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多以简单、有趣的寓言故事为主,课本应多些图画,力争每一个故事都能通过图画体现出来,使小学生自己都能读懂并加以领悟。此外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说重点是礼仪教育,这是学习礼仪教育也是习惯养成的的关键时期。在科学教育方面,主要是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教会他们一些生活小常识,同时注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体育技能方面,则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各种器械或机会让他们体会到体育的乐趣,找到自己的兴趣,不要过多的干涉。
中年级则更强调进行有效引领,培养博雅情操,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适当的选一些有启示意义的小故事、小文章,并且适当的拓展开来,加大人文教育的内容。在科学、体育、艺术教育上主要还是以简单的常识性内容为主。这一阶段的学生重在注意引导他们学会审美,识别真假丑恶,注意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中的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读《十万个为什么》。体育方面,除了继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与兴趣外,还适当的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如如何投掷铅球、如何起跑等。在技能培养上,则可以主要教以学生如何使用计算器、如何制作海报等简单而实用的基础技能。
高年级则要求学生学会自主提升,学做博雅之人。这一阶段除了继续加大人文教育的内容外,更要注意体育、科学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论的教育,并适当加以深化。在人文教育这一块上注意引导学生去诵读经典著作,既可以是人文性的,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也可以是科普性的,如《时间简史》等。此外,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不习惯于通常简单的故事说教,因此学校重在引导学生走入社区、走入生活,通过实践来使学生自发领悟各种道理。
博雅教育的实施是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学校管理制度、课堂教学有效变革的结果。具体的实施路径如下:
(一)构建与博雅教育相适应的、学科课程综合化的校本化课程体系
博雅教育目标的落实需要有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否则,就会陷入“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因此,基于学校发展、适应和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需要,学校经过研究和论证建立了个性化的旨在实现博雅教育的校本化课程体系,其主要架构为:
博雅教育课程体系
1.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在不降低国家制定的小学课程标准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学校聘请专家、组织老师对学科课程内容进行了初次的校本化,即对现有的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增减,增加有利于我们学校学生的学习和博雅教育的目标落实的文本内容,删除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文本材料。同时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加工,学校独立开发的校本课程与现有的课程内容哪些地方相冲突,进行相应改造,以便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目标的落实。
2.重视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整合。作为独立形态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基于学校特色和博雅教育的需要而进行的。因此,具有地域性的地方课程内容成为校本课程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但是,如何基于博雅教育的需要来整合现有的地方课程内容,将其纳入校本课程的视野是实施博雅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时刻思考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3.重视校本课程的多样化。以“博雅教育”思想为指导方针,结合学校实际和小学生特点,开设了礼仪课、普通话课、剪纸课和口语课,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规范校园语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还开发了一系列校本选修课程,如书法、绘画、剪纸、围棋、象棋、声乐、舞蹈、科技等;引导学生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和兴趣小组,如英语角、文学社、美术俱乐部、音乐俱乐部、体育俱乐部、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合唱团、读书社等。
社团组织和兴趣小组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是一种自发性组织,学生自我管理,老师不参与其中的管理,以此从小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以开展主题活动周的方式进行,学校通过开展艺术周、科技周、体育健康周、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从而巩固博雅教育的成果。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4.课程综合化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亮点,任重道远。鉴于实施博雅教育的需要,该校对课程综合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表现在国家课程的综合化、学科课程的综合化、校本课程的综合化。具体而言:语文与艺术教育的综合化,数学、科学的综合化,品生、品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化。课程编制模式主要采用主题式、问题式、专题式、案例式等。
(二)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改革:从学校本位到教师本位
博雅教育的内在本质不仅要求教师知识渊博、而且需要教师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博学中应有所专长。同时,还需要教师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但是,该校的师资情况面临着多方面的不利情况: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名师极度困乏等,无法按照原有的学校发展规划,高质量的推进博雅教育。于是,该校采用了重点学科突破、由面到点、采用走出去请进来、自主发展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具体表现在:
1.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性。为了建立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拥有敬业精神、教学个性突出的教师队伍,在大面积外出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开始有意识的培养一批在学科里面追求上进,业务能力强,爱学习、爱钻研的教师。学校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在日常工作中重点开展了“读书”、“青蓝”、“名师”、“科研”四大工程。同时,创建了“一三五七”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提出“一年合格,三年成材,五年成骨干,七年成名师”的成长目标,旨在给青年教师一个良好成长的发展机制。为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保证教师发展的持续性,学校设立了多种科研、专业成长奖项,以奖励那些爱钻研、爱学习的教师。
2.构建通识培训和个性化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教师的博学是博雅教育的有力保证,为了弥补现有教师的知识储备的不足,满足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学校采用通识教育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专业学习方式。
(1)重视专家学者引导。学校多次聘请大学教授、学者给我校教师做通识讲座,开展包括文学素养、哲学宗教、美学原理、生命教育、书法艺术、健身技能等课程在内的现代教育通识培训,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情趣品位。聘请名师来校讲学或者讲示范课,通过名师报告会、名师讲学、名师风采展示等活动使教师不断感受到名师的风采,以学习他们身上的儒雅风范。
(2)建立以教师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发展模式。由于每个教师的特点特长不一样,因此每一个老师成为儒雅之师的路也就不一样。通过以多种培训模式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为每一个教师找到适合其自身实际需要的个人发展路径。这里面的教师个人发展不仅是指教师个人专业上的精进,更有教师整个的综合素质、人文修养等方面的提升,使教师真正成为一个儒雅之人。
以突出教师才艺特长的才艺培训模式,如三字一画、多媒体教学设计,把教师培养成为具有专业特长、文艺特长的儒雅之师。
以突出教师自我反思与总结能力为基础的教师自我培训模式,强调教师的课后小结、反思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把教师培养成为具有钻研反思精神的学者气质的儒雅之师。
以突出教师间合作的校本培训模式,通过沙龙讨论、座谈会等形式鼓励与组织跨学科、跨年级乃至跨学部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良好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的儒雅之师。
以突出课堂教学能力为主的专业培训模式,通过教学研讨会、名师示范等形式培养一批教学有特色(如幽默、教学语言精炼、板书赏心悦目等)的教学能手型儒雅之师。
(3)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师读书机制。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不但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读书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够节省教师的工作时间,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以便老师能够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下读书,提高读书的效果。学校一贯倡导教师读书,鼓励教师看书看报,引导教师们阅读名人名著或者传记,尤其是教育界的名人传记。并成立相应的学习小组(根据教师的兴趣自行组织与选择小组),开展相应的读书交流会,如读书沙龙。
3.以课题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造就科研型儒雅之师。为了有效提升博雅教育的实施绩效,其核心课程——经典诵读课程的设置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如何在中国浩瀚的经典著作中选择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评价学生对经典内容学习的质量?如何把经典诵读与现有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品生与品社、社会等学科有机的整合,以解决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和课程内容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面对新的课题和问题,教师内部力量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该校积极参与省教研室组织的小学生经典诵读课题的相关研究,在课题研究中了解如何选择经典为学生所用,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经典,如何根据博雅教育的内在要求,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在实践中,学生慢慢的养成了喜欢阅读、善于阅读的良好习惯。近三年,学校以语文学科的经典诵读为突破口,先后派出大量老师外出学习,每年该项的支出达20万元,占学校整体收入40%。通过学习,教师们不但了解了经典诵读应该如何教授,也知道了本人如何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深刻研究经典著作。
4.重视教师的礼仪规范,强化教师的行为示范作用。打造儒雅之师就是要把整个教师队伍打造成为一支学识精湛、气度温文尔雅的团队。学识精湛既要求每一个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高超的学识,还要求每一个教师都需要良好的人文素养与高雅的情趣和品位。而气度温文尔雅除了要求每一个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师范外,更要求每一教师的言谈举止体现出良好的修养。为此,打造一支儒雅的教师团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整合与深化以培养教师“品行高雅、举止优雅、谈吐文雅”为目标的三雅活动。
(2)组织教师学习教师的礼仪规范。如观看有关教师礼仪的视频,开展相关的讲座。
(3)结合校园的实际,编写了具有本校特色的《XX小学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手册》,下发给每一个教师学习作为日常教师的礼仪规范。这一手册主要包含了教师日常教学中的文明用语、教师在校的日常礼仪规范、教师批评惩罚学生时要注意的几个禁忌等内容。
(4)开展“教师规范礼仪、文明用语大评比”竞赛活动,塑造“校园十佳文明之师”。
(三)打造“博雅”文化校园,构建学校“清雅之所”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使校园中处处渗透着“博雅”的气息,营造博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改变学校薄弱现状,为实施“博雅教育”提供浓郁的文化氛围,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改善办学条件,将学校建设成为“清雅之所”。
根据学校占地面积小、空间上局限性特点,学校环境建设坚持精细、雅致的特点,增种大树、小竹林,增设路灯、读书休闲长廊,设置生物角等,从每一个细节凸显环境美化特色。一进学校大门,迎面设置了一方迎宾墙,“博雅”二字赫然在目,时刻提醒着全校师生以“博雅”激励自己,塑造自己。校园墙壁设置了“雅”教育园地,墙字标语及墙画,为校园博雅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楼内设计了经纬交织、主题分明的文化长廊。学校设置了师生书画展示墙,结合校本课程的“诗文配画”,展示教师和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在教学楼走廊创建了班级展示区和墙壁绘画区,学生可以在上面自由绘画和写作,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校园内各种雕塑、温馨提示牌为学生成长营造崇雅的学习环境。同时,学校编写了展示学校特色、展示学校与学生风貌的校报。
(四)构建民主、协商式的校本化管理制度
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健康发展,特别是博雅教育顺利实施的保障。为了保障制度的合理性、正当性,彰显制度的权威性。学校的一切制度均是在教代会的监督下,广泛争取学校全体教师,甚至学生和部分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并制定的。本校所有管理制度制定的最大特点是来源于部分教师、学生协商讨论的结果。
一是学生管理制度彰显民主性、参与性和协商性。比如每个班级小学生守则在不违背国家的《小学生守则》的基础上,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班级个性化的小学生守则。因为学生守则的制定来自学生,最契合本班的实际,学生最容易遵守,也最容易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学生发展的协商性。博雅教育的内涵要求民主、个别化教育,因此,每个学生的发展层次不一样,存在差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在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了协商性的发展性目标,确保了学生发展的目的指向性。同时,学校完善了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学校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并以积极评价为主的方式对学生取得的各方面成绩加以肯定。如学校设立了十佳校园道德先锋、十佳文明学生、十佳才艺之星、十佳学生干部、十佳学习积极分子、十佳进步较快学生等奖项。每学年或者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评选一次。采用多种方式多鼓励每个学生,发挥榜样的力量。
二是建立科学、民主的教师激励制度。教师作为学校团体中的一分子,他们都希望被人重视和有表达意见的机会。因此,学校中的重大决策和各项制度应是在老师们的参与下制定才有效和易于执行。因此,为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该校在重大决策和制度制定上充分尊重教师们甚至学生的意见。先后建立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全方位目标考核制度》、《教师量化考核细则》、《教师考勤制度》、《校务公开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在制度的制定上做到以人为本,在管理人的同时塑造人、引导人,引领师生的发展。在制度的落实上,一是实行“校级干部带班”的值班制度,全面督查,具体落实各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二是实行制度落实的“日查、周总、月结制度”。三是实行校务公开制,及时公示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提高制度落实的透明度。特别是在教师考核、评优选模等重大问题上,坚决按制度办事,决不掺加任何个人情感成分。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激发了教师自觉自愿遵守学校制度的意识,创设了和谐的育人环境。
(五)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科研部门一体化的教育资源利用网络
教育资源的多寡直接决定博雅教育的实施程度。在有限师资力量的情况下,学校积极利用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与教科研部门、大学合作成为学校有效发展,特别是积极实施博雅教育最有效方式。为此,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1.建立家长特长资源档案。争取在不影响家长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为学校乃至学生的发展做义工。重视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互动,让家长走进学校,理解并支持学校的博雅文化建设,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园的学习情况与成长变化。通过这些形式,学校与家长取得沟通与联系,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为将学生打造成为博雅之子奠定基础,同时更好的指导家长开展好家庭教育。
2.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加强学校与周边社区的沟通与合作。确保学生学习的活动性、体验性和实践性。组织学生开展:
(1)志愿者社区义工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学校周边社区开展义工活动,免费为周边有困难的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既美化校园周边的环境卫生,也能获得周边居民的赞誉与支持,学生在奉献自己爱心的同时也能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了解社会。
(2)开展教师社区宣讲会活动:派遣教师或学生(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主)深入周边社区进行宣讲学校博雅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相关举措,寻求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3)社区文体活动: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与组织下,师生深入社区(或者引导社区居民来校)与社区居民共同开展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如乒乓球、踢毽子、合唱等。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引导社区居民作为参与者加入进来。可以采取学生与社区居民一对一搭档合作的形式来开展,以便更好的推广“博雅教育”的实施,获得周边社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3.充分利用教科研部门专业人员的专业特性指导学校发展,与大学、省教科所、教研室建立了学校发展伙伴关系。聘请基础教育改革领域的知名学者长期做学校的兼职指导专家,定期到学校给予教师们各种理论讲座和业务指导指导;聘请名师来校讲学或者讲示范课,以学习他们身上的儒雅风流,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
(六)积极探索个适性质量观下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博雅教育的落实,最根本的还是要立足于课堂教学,渗透于常规课程,要使学生学识渊博,基本的还是向课堂要效益。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并且通过优雅的仪表、精美凝练的语言、风趣的谈吐等适时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高雅品位。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们积极探索“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建立教师智慧共享的“三备一反思”备课制度。备课改革是课堂改革的前提,备课的实效是课堂高效的保障。我校积极推进“三备一反思”有效备课改革,“三备”即学科组集体备课,理清课程标准要求;年级组学科备课把握本学科教学特点;教师个人备课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和策略;一反思即教师反思课堂教学行为得与失,指导改进课堂教学。
2.构建以小学生积极自主学习,教师有效引导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放在突出地位,一是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突出“五个让”,落实“三讲三不讲”。二是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突出提出问题的价值性,创设一种任务型问题活动方式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问题交流方式。三是强调有效的课堂训练,注重课堂落实,以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训练方式代替单纯的试题练习、题海战术,让训练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完成,达到训练的最大效果。
(责任编辑:张斌)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实施博雅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3JZ052)。
王汉东/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心小学校长,主要研究教育管理、课堂教学改革
曾庆伟/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管理、农村教育
唐汉卫/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道德教育、学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