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2014-07-12 19:00:20肖玉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4期
关键词:间质性氧分压肺活量

肖玉琴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肖玉琴

目的 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 32 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 对全部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 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 , 与治疗前相比 , 治疗后患者的动脉氧分压以及肺活量获得了明显的提高 ,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2 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7.5%, 1 例患者死亡 , 死亡率为 3.13%。结论 及早使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病情获得确诊并根据患者具体身体状况和病情给予其对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作为良性疾病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主要特征为肺实质纤维化以及炎症 , 会影响患者的心脏等系统以及呼吸功能 ,因此 , 必须在患者病情获得确诊的条件下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1]。药物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 , 本次研究就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 32例在本院进行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治疗的患者 , 其中女 13例 , 男 19例 , 最短病程 2个月 , 最长病程 3.7年 , 平均病程 (2.1±0.9)年 , 患者最小年龄为 30岁 , 最大年龄 72岁 , 平均年龄 (56.4±3.2)岁 , 阵发性咳嗽以及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 , 罹患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以及弥漫性习支气管肺泡癌的患者均排除本次研究。

1. 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即给予其基础治疗 , 应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以及甲泼尼龙 , 应用剂量分别为 2 mg/d、1500 mg/d 和 250 mg/d, 每个疗程为 4~6 h, 持续治疗 4~6 d时间左右后给予患者甲泼尼龙口服治疗 , 口服剂量为 40~80 mg。待患者病情基本趋于稳定后 , 对上述药物的应用剂量进行适当缩减 , 缩减剂量应该循序渐进 , 不可一次缩减过大 , 患者需接受为期 1年时间的治疗。在接受治疗的期间 , 需要根据患者的呼吸状况给予患者适当吸氧治疗 , 从而减轻和患者的缺氧现象 , 若患者出现合并感染现象需要根据具体的合并病症进行对症治疗。

1. 3 观察指标 分别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动脉氧分压、肺活量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x-±s)形式表示 , 实施 t检验 ;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 ,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前后患者动脉氧分压以及肺活量变化比较 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 , 与治疗前相比 , 治疗后患者的动脉氧分压以及肺活量获得了明显的提高 , 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动脉氧分压以及肺活量变化比较

表1 治疗前后患者动脉氧分压以及肺活量变化比较

项目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肺活量 (L) 32 2.1±0.3 3.4±0.7动脉氧分压 (mm Hg) 32 49.0±8.9 65.2±7.1 t -9.6562 -8.0492 P <0.05 <0.05

2. 2 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1例患者白细胞减少 , 2例患者胃肠道反应 , 2例患者感染 , 2例患者皮肤病 , 5例患者骨质疏松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7.5%, 1例患者治疗期间由于出现呼吸衰竭不治身亡 , 死亡率为 3.13%。

3 讨论

近年来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率不断升高 , 大多数患者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 , 而且 , 当前该病的发生原因尚未达成统一。相关研究认为 , 动物皮毛、烟雾、汽油等环境污染物以及有毒气体和粉尘等为该病的致病原因 , 此外 , 某些药物过量使用以及免疫系统继发疾病等也会引发该病[2]。患者发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率增快、口唇紫绀、呼吸频率加快以及干咳、黏痰等 , 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 , 患者呼吸通畅性逐渐变差 , 若不及时控制病情发展会导致患者死于呼吸衰竭[3]。

为了使患者病情及早得到确诊 , 需要对患者进行肺组织病理检查 , 主要方法为经支气管镜活检 , 磁共振以及 CT 检查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治中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肺组织受损后未能进行有效修复的过程即为肺纤维化 ,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抗纤维化以及抗炎治疗。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 吡非尼酮、干扰素、N- 乙酰半胱胺酸等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4]。

本次研究中的治疗方式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 糖皮质激素能够使免疫效应以及抗炎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 从而使肺纤维化过程中包括巨噬细胞在内的多种炎症细胞浸润获得有效控制并对细胞因子的释放发挥抑制作用。若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可进行细胞毒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或者单用。

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 , 若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呼吸道感染则表明患者病情恶化 , 需要进行药物调整 , 可配合应用抗生素。给予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患者以及低氧血症患者吸氧治疗能够使其病情得到明显控制。较高浓度吸氧治疗不但可改善缺氧现象同时还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1]杨薇,贺蓓.临床指标对于诊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意义 .中华医学杂志 , 2010, 90(22): 1570.

[2]农光民 ,陈慧中 .儿童常见间质性肺疾病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2012, 27(11): 810-811.

[3]郑心 ,李雪妮 .间质流膏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30 例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 2012, 31(6): 27-29.

[4]龙启忠 ,杜娟 ,张先明 ,等 .干扰素 -y、N- 乙酰半胱氨酸及小剂量强的松联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分析.贵阳医学院学报 , 2011, 36(5): 465-469.

2014-04-10]

450052 郑州市第十人民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间质性氧分压肺活量
制作简易肺活量袋
小学科学(2022年22期)2023-01-20 12:43:42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45例肺动静脉畸形的特点及病灶分布对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
静脉血中氧分压的调节
医疗装备(2020年9期)2020-05-28 12:52:54
认识间质性肺炎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13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多舱段载人航天器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手机测肺活量不科学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肺活量测定用于无症状吸烟者气道阻塞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