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学兰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蔡学兰
目的评价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手术室麻醉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0例手术室麻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 对比观察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时间相比对照组较少, 且术晨/麻醉前的心率、血压及术后疼痛感明显较低, 而满意度则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 能够有效的促进其手术、麻醉时医护之间工作的配合程度, 减少操作时间, 平稳患者生命体征, 减轻其疼痛。
预见性护理;手术室;麻醉;应用效果
手术是临床外科常用的主要治疗方法, 术中及麻醉中医师与护理人员的配合情况对其工作的顺利程度及临床效果具有较大影响, 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对手术、麻醉过程增加熟练度, 做好各项准备及相应的配合, 相比以往的常规护理需要更好的预见性来加强对手术室麻醉患者的护理及配合[1]。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5月~2012年9月收治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 其中包括男21例、女19例, 年龄在21~58岁之间, 平均年龄35.72±7.16岁;对照组患者40例, 其中包括男23例、女17例, 年龄在20~61岁之间, 平均年龄(36.18±7.84)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结构等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学检验, 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 包括:麻醉前患者普遍存有恐惧心理, 针对这一可预见问题手术室护理中加强对患者术前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从术前访视即开始重视, 在术前1 d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 根据所提供的患者特点与接受能力,选择适宜的交流方式对其进行相关知识宣教, 将手术、麻醉的方法、过程及注意事项详细的向患者介绍, 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促进患者配合手术;如对于中老年患者或文化水平较低患者使用图片或动画配合讲解, 对于接受能力较高的中青年可以为其播放简单的相关教学课件以方便其更深入的了解, 减轻心中疑虑。
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并与患者交流, 告知其解决方法, 缓解其焦虑心理, 如告知术中可能出现疼痛, 为正常现象不用紧张, 加强深呼吸等进行缓解。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全程陪护患者, 在此过程中与相关人员交流注意使用正面暗示语言, 如“这次手术很顺利的吧?”、“目前还未出现任何问题吧?”;对患者出现的不适或异常症状及时的发现并予以处理, 握患者手或进行手部按摩、皮肤抚触以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用鼓励性语言进行安抚, 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手术信息, 并根据术前调查到的患者喜欢, 选择适宜音乐进行播放, 帮助患者放松。
术后对患者进行手术回访, 将手术效果告知患者, 并观察其康复情况, 鼓励患者讲述其内心感受, 并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及机体状况如并发症等进行预判, 向患者讲述可能发生的状况如疼痛、术后并发症等, 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学会处理方法, 以便及时与病房护士沟通或自行处理, 避免出现恐慌或不确定感等不良心理状态。患者康复期间实施预见性饮食、睡眠调整, 因便秘与睡眠质量是可预期到的常见术后重点问题, 所以在术后能够进食进水时即可开展预见性护理, 包括每天保证患者饮水量达到1000 ml以上, 并逐渐增加, 多是新鲜水果蔬菜或富含纤维的食物, 可视情况食用蜂蜜或芭蕉等, 每日做脐部周围按摩;睡前开展泡脚并为患者进行脚低按摩, 为状况允许的患者提供热牛奶等帮助其提高睡眠质量。
1.3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通过选项法进行调查, 患者从十分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3个级别中选择一项表达自身感受, 其中十分满意与一般满意总和作为满意病例数[2]。患者术后疼痛感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3]。
1.4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数据使用SPSS软件17.0版本进行统计学检验。检验可信区间95%, 检验水准为0.05, P<0.05表明样本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时间相比对照组较少, 且麻醉前的心率、血压及术后疼痛感明显较低, 而满意度则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麻醉前临床指标情况对比( x-±s)
预见性护理是现代临床护理领域逐渐开始深入研究并实施的一种新型护理理念与方法, 其主要的护理依据是护理人员在治疗前期对患者基本情况、病情及相关信息的掌握以及对手术、麻醉过程的熟练程度, 在护理过程中加上护理人员以往临床上对相关情况的处理经验, 对可能发生的情况与变化做出预见性的判断, 并进行提前护理, 避免或减少相关问题的出现或使相关问题的处理更为容易、快速, 从而提高护理过程的流畅性及对医师治疗过程的配合性, 极大的提高了护理乃至治疗的效率, 使整体医护工作高效、有序的展开,也可以明显的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 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防患于未然, 能明显的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机体状态[4]。
本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时间相比对照组较少, 且术晨/麻醉前的心率、血压及术后疼痛感明显较低, 而满意度则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对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 能够有效的促进其手术、麻醉时医护之间工作的配合程度, 减少操作时间, 平稳患者生命体征, 减轻其疼痛, 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蒉晓予.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25):46-48.
[2] 黄红珊, 岑光旅, 林百凤, 等.神经外科术后麻醉恢复期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及意义.北方药学, 2013, (4):187-188.
[3] 陈信芝, 刘光娥, 徐燕娇, 等.预见性护理在活体肝移植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30):20-23.
[4] 李千红, 张原香, 陶玉兰, 等.神经外科术后麻醉恢复期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及意义.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 2012, 03(7): 117-118.
224500 江苏省滨海县中医院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