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文化自信首先要认识文化多样性

2014-07-12 10:27楼宇烈
博览群书 2014年10期
关键词:礼教样式儒家

○楼宇烈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名家国际高峰论坛上,鸿儒巨匠云集。他们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这一话题各抒己见。从本期开始,我们择其精要,整理成篇,展现给广大读者。让我们首先从北京大学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楼宇烈先生的讲话开始吧。

中华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3000多年。但是我们也不能够忽视和否认这100多年来,我们中国人对自己这样悠久的传统文化失去了自信心。所以今天我想讲一个问题,就是想来探讨一下,为什么我们会失去文化的自信。

我想我们之所以在近百年来,对文化失去自信,主要是在上个世纪初和上上个世纪末开始,我们接触、接受了到了西方的文化以后,开始对中国的文化进行反思。结果呢,在当时的一种思想指导下面,就感觉到中国既没有这个又没有那个,没有宗教、没有哲学、没有科学、没有艺术,在这样一个认识下面,怎么可能对我们自己的文化有信心呢?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一个清算,特别是针对我们传统文化里面主体中间的主体——儒家的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清算,把儒家的主体文化礼教说成是吃人的礼教。

到了上世纪30年代,有一位学者提出来“全盘西化”的口号。当然他提出这个口号的时候,也有很多学者不赞同,也有很多社会的人士不赞同,所以同时就有10位教授联名发表了宣言,叫做“中国本位文化宣言”,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面,主张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立场的力量是很微薄的。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应该说是越来越缺失。

是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认识,让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去了所有的信心?我想主要是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上面存在着一些误区,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我们怎么样来认识文化?当时我们都把文化看作是一个历史进展的过程,以为后一个时期产生的文化,一定会比前一个时期的文化来得先进、来得进步,总觉得西方的文明是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所产生的文化,一定比农业文明时期所产生的文化来得进步。我们要赶上世界的潮流,要跟世界同步前进,那么必须要来批判我们传统的农业文明,去接受甚至全盘接受西方文明所产生的文化。

其实这个问题,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在讨论中间实际上也是有不同看法的。当时有很多学者也提出来了,现代化不等于工业化,主张立足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在这个基础之上走向现代化。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我们上个世纪在文化发展中间,有两个不平衡,第一个不平衡就是中西文化的比例不平衡,我们整个的社会文化教育中间,重要的、重点的是西方的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占的比例很小,甚至于在有的领域里面根本就没有。再一个失衡的,就是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失衡,我们强调科技文化,而忽视了人文文化。所以我刚才在这边提到一个希望,希望21世纪这样一种局面有所改变,至少第一步能够做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比重相等,在整个社会和教育里面比重相等,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也能够取得相等,而进一步我更期盼于中国文化的比重要多于、要高于西方文化在教育中的传播,希望人文文化能更受到重视,比科技文化更得到社会的认同。但是21世纪已经过去了14年,我想这种比例的失调并没有完全能够改过来,达到平衡都还没有。

我们总是把文化看成时代的,而没有看到文化有很多是超越时代的。农耕文化并不是只适于农业社会,因为人类有很多共同的问题,并不是到了工业文明以后就完全变了,所以文化有很长、很多的连续性。文化更重要的还有类比的产物,也就是不同文化它具有不同的类比,具有不同的特色,而这种差异性,这种不同的特色,恰恰是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的一个动力,因为可以相互地来补充,相互的取长补短,如果文化都一样,都一律的话,那就无法来相互推动。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很多地方文化的特色在消亡,尤其是那些口述的非物质文化在迅速消亡,于是才提出来怎么样加速、加强保护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个呼应。在这个讨论中间,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口号,就叫做“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意义”,我觉得在文化上面,这个口号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深刻的。各个民族的文化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内容到形式都有不同。比如中国的文化更注重于人的向内的自觉性,而西方的文化更注重向外部追求,要依靠一个外边的力量来规范,这就很需要相互的来补充的。

所以我们更应当重视的是文化的类型的不同,不能够用一种文化去排斥、否定另一种文化,对于不同的文化类型,不可以用高低优劣是非来定论,恰恰应该相互来吸收。

第二个原因,我认为就是我们混淆了传统文化的样式和近现代文化的样式。传统文化的样式,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样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样式,所谓综合性,就不是那么分门别类的,而是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所以研究世界的所有学问,也是相互关联的,天地万物一理贯通。拿中国的来讲,鲁国的三教,他们共同都会讨论所有的天地万物,人生万物,他不分科的。儒家在讨论什么,它是一个什么学科啊?它里边既有天文学,也有地理学,也有人生学,也有宗教学,这是传统文化的特色,而近代文化发展的样式,尤其从西方近代以来,它的文化发展的样式是以分科为主的,我们所谓的科学这个概念,它的最初的意义并不是像我们现在理解的,就是指的自然科学,它最初的概念是分科学问的概念,指对文化分成各个不同的学科来加以探讨。因此,就有了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的分类。

简单地讲,在传统文化中间,是在一个学术派系、派别里面,它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学科,而现在文化的样式,是在一个学科里面有各个不同的学派。正因为如此,我们从上个世纪以来,很多人就在讨论,中国有没有哲学?中国过去所讲的那些东西能称得上哲学吗?这是用现代学科的哲学的理念分析传统文化,很难找到正确的答案。比如讨论儒家是不是宗教?讨论得不可开交,一直到现在还在争论。其实儒家既是宗教,又不是单一的宗教,儒家包括了乐教(或者叫师教)、礼教、礼学,师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艺术,礼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宗教,礼学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哲学,但是在儒家里面都包含了。所以如果说儒家只有礼学没有礼教,或者说儒家只有礼教没有礼学,都不成。

所以,把这两个不同时期的文化的样式,传统和近代的文化样式混为一谈,又以近代的文化样式去考察传统文化,结果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既没有科学,也没有哲学,也没有宗教,什么都没有。在这个中间我想问题最大的,就是中国没有宗教的说法,一直影响到现在。我们很多人一讲到、一看到我们社会的许多问题,都会讲这是由于我们信仰的缺失。而这个信仰缺失里边,很多人心目中间,其实还对中国文化中间没有宗教信仰,缺乏宗教信仰,对于这个有一种怀疑。我想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信心的缺失的原因,是拿现在这样一个分科的标准去衡量中国传统文化,结果发现中国的文化样式什么都没有,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一种标志化的思维方式,我们对每一个东西都要定着标准,拿自然科学来讲,就是定量定性的关系。一个标准,达到了什么样的量就可以给它定一个什么性,一种标准化,所以对于近代的学术也要定个标准,合乎什么样的标准,就可以称为这个学科,不合乎这个标准就不能够成为这个学科。那么标准又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以西方文化样式来做标准,来衡量。刚才我提到宗教,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中间没有宗教呢?就因为我们是以西方的近代以来,启蒙运动思想家对西方中世纪宗教的概括,来作为宗教文化的标准,按照近代启蒙思想家对于西方中世纪以来,宗教文化特征的描述来参照。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标准衡量,那确实中国文化没有。因此人们说中国没有宗教,中国没有宗教信仰。哲学也是这样。

这样的问题存在于我们思想中间,看不到文化的不同,文化相互之间的互补,看不到传统文化的样式和近代以来的文化样式的差异,认为某一种学说、某一种学科就一定有一个标准的,在这样三个框框下面,那中国什么都没有。其实中国近代也有个别的学者明确地讲,中国有宗教,但是跟西方的宗教不一样。你比如说康有为讲,中国的宗教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主的人道的宗教,西方的是一个以神为主的神道的宗教。又比如说章太炎先生,他提出来中国也有宗教,也需要宗教,那要什么宗教呢?要佛教为中国的国教,为什么?因为佛教是一个无神的宗教。所以宗教并不是一个模式,一个样式,人道的宗教也是可以称为宗教,无神的宗教也可以称为宗教。我们用一个标准化的东西去衡量不同的文化样式,不同的文化特征,那就把另外一个文化中间的东西给否定了。

我想,今天我们要恢复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信,首先要检讨我们对文化的认识,对文化的多样性的认识,我想这个是最根本的问题。我这一点浅陋的意见,供大家来思考。

猜你喜欢
礼教样式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在不同的Word文档之间借用样式或格式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中国现代文学中“墙”的意象
中小学生识“礼”教育浅谈
《浮生六记》中陈芸的现实处境
古希腊私法何以未壮大
这是巴黎发布的新样式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