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
——读李泽厚美学思想后的再认识

2014-07-12 12:29倪怀彩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21004
大众文艺 2014年21期
关键词:李泽厚美学主体

倪怀彩 (浙江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321004)

一、“自然的人化” 创新式的提出及其内涵

1.命题提出

关于“自然的人化”,追溯这一美学思想的本源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及的:“总之,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都只是由于相应的对象的存在,由于存在着人化了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1

很明显,这个“人化了的自然界”是基于“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的形成与产生而提出来的。人类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使人与自然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形成了“自然的人化”,改造过程中的种种迹象为美的诞生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和可能。

2.命题新义

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有也内外之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还论述了人类通过劳动既改变着“身外的自然”,又改变着“自身的自然”,“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2

而在“自然的人化”这一命题中,李泽厚深化并创造性的构建了“实践美学”这一理论,他认为:

“正是因为主体的自然人化与客观的自然的人化同是人类几十万年实践的历史成果,是同一事情的两个方面,所以,客观自然的形式美与实践主体的知觉结构或形式的互相适合、一致、协调,就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审美愉悦。”3

在这里,他提出了客观的自然人化与主体的自然人化,即外在自然的人化与内在自然的人化。当然,主体性的人要通过实践,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另外,他突出审美愉悦产生的前提是客观自然的形式美与实践主体的知觉结构或形式互相协调,也就是只有通过实践主体的认知结构,得到有关物体的意象,达到与外在的形式美相统一才能引起审美愉悦。外在自然的人化,是人通过实践,使人与自然外在关系发生变化,最终体现为外在自然的变化。内在自然的人化,是人类自身的自然,在此过程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人类独有的审美——美感能力。

然而,李泽厚的思想是不断深化与超越的。在20世纪90年代末,他提出自然人化的“硬件”“软件”。从外在自然人化的角度看,其硬件是人的实践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具有直接性,也被李泽厚称为“狭义的自然人化”。所谓其软件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具有间接性,也被称为“广义的自然人化”。李泽厚着重强调后者,虽然前者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后者拓宽了审美领域,使人逐渐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从内在自然化的角度看,“自然人化”硬件是人的本身,诸如:身体的器官、遗传基因等等。所谓“自然人化”软件是指人的内在的一面,是不同于一般动物而唯独人类所特有的人的文化性。所以在此他强调了人类既具有动物性,又具有文化性,是社会性、个体性的结合。正如克利福德·格尔茨指出:

“没有文化模式,即有意义的符号组织系统的指引,人的行为就不可控制……”4

正是由于这种文化模式(即文化性)的指引,人们才能在内在自然化过程中更易于形成文化心理结构,予以指导与控制人的行为。

3.真善交融成就美

以上所提及的客体自然的人化(硬件和软件)形成了美,它是具有客观实在性,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所谓的“真”。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只有基于主体化的“真”才能使“善”在现实的世界中得到体现与肯定。古时以“羊大为美”,因为远古先民的实践力量极其有限,那时只有具有实用意义的对象才可称之为美。后来随着实践的广阔化,人们也就不仅仅局限于满足自身的功利关系上,而是越来越普遍、概括甚至是自由化。人们在“真”“善”交融后,把握了这种自由的尺度,才能同时欣赏与运用各种不同的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

二、“人的自然化”之融合与超越

“人的自然化”是李泽厚在进行深入分析后的又一新的理论成果,:所谓“人的自然化”,并“不是要退回到动物性,去被动地适应环境;恰好相反,它指出的是超出自身的生物族类的局限,主动地与整个自然的功能、结构、规律相呼应、相构建。”5

他基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人与自然二者,还对比了儒道美学:

“在孔子,本就有“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等等对自然的亲切态度……庄子的理想(“至人”“至神”“神人”)不是知识的人、事功的人、伦理的人,而是与天地宇宙相同一的自然人。”6

不难看出,李泽厚所倡导的“自然的人化”并非是回归于动物性,而是超越自身的局限,把“人化”“社会化”的心理上升到一种更高的文化层次,与自然相和谐、构建。在比较中,儒家突出的是人作为主体,具有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的社会性。而道家庄子则是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超功利的无为关系,追求宇宙同构,保持自然性的美好。我认为李泽厚的观点更加倾向于将两者结合:

“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思想情感中,儒家孔孟始终是历代众多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或主干,但由于有了庄、老道家的渗入和补充,这个以儒家为主的思想情感便变得更为开阔、高远和深刻了。”7

三、“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

1.二者之辩证

“自然的人化”恰好是“人的自然化”的对应面,它们是人类在实践道路上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前者就谈不上后者。后者却又高于前者,两者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后者强调了人类所独具的一种审美情感,上升到一种文化层次,一种难企及的高度。但是我们人类又必须超越这种种的局限性,通过两者的融合,达到情理交融,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2.观其辩 吾之思

谈到“自然的人化”时李泽厚提出其关键在于劳动实践,即实践美学思想,在国内外学术界受到贬低与否定,甚至被称为“过时论”。我觉得这是不恰当的。如果没有通过劳动实践(直接与间接)使人与自然产生交集,没有产生肯定性的关系,那么人的生活会一成不变,何以谈审美?人们的内在与外在也不可能得到一种质的提升与飞跃。

人与自然本就是一个热议的话题,联想到当今园林景观的建造问题,若只是追求外在形式效仿前人,其行为是无意义的。我们只有从自然生态的人文演进历程中寻求启发,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自然与文化的认知,才能更加符合人文自然的理念。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歌德说“自然是我们的第二情人”,基于“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的关系,我想我们要达到的,并不是征服自然,而是要回到自然所赋予人的多样性中去,使得人从为生存而争得的权利中解脱出来,友好的对待自然,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自然,达到向自然的回归。

注释: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译本,第7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第202页.

3.李泽厚:《美学论集》,三民书局,1996年版,第182页.

4.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诠释》,纽约,1973,第46页.

5.《略论书法》,《中国书法》1986年第一期.

6.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北京:生活·读书·新制三联书店,2008.第101页.

7.李泽厚.华夏美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第146页.

[1]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赵士林.李泽厚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4]李泽厚.美学论集.三民书局,1996.

[5]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北京:生活·读书·新制三联书店,2008.

猜你喜欢
李泽厚美学主体
李泽厚的哲学探索与心灵世界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盘中的意式美学
何谓“主体间性”
外婆的美学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李泽厚老师升级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