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初中语文阅读课

2014-07-11 06:19王静雯
新课程·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阅读课

王静雯

摘 要: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去学,也就是掌握学的方法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努力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地去学习。在阅读教学中,阅读与鉴赏正是提高学生主动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现在新课程的要求改变了以往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模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善于当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关键词:初中课文;有效;阅读课

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下面,就如何上好语文阅读课,谈几点体会。

一、结合教材,指导学生确定阅读内容

中学生因为受到年龄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在对图书的选择和识别方面还不成熟,往往有盲目地追随时尚流行的倾向。如对他们的阅读不加以正确的指导,不但会浪费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可能会使他们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在为什么阅读、阅读什么、怎么阅读等方面,我们应该主动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1.参考类书籍:这类书对学生的课内学习有直接的帮助,如自学丛书、各科学习指导书、学习方法指导书等以及与必修、选修教材相关或有联系的书。

2.名著类书籍:即各名家经典名著。如中国四大名著、诗词、外国著名作家佳作等。

3.科普类书籍:如《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海洋、宇宙探秘书籍等,这类图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创新精神。

4.名人传记类书籍:如《居里夫人》《乔布斯》等世界名人的传记。

二、加强学生自主阅读、个性阅读、合作阅读

语文阅读和鉴赏是一个极富个性的心理过程,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理解角度。因此,教师应该知道阅读是学生个性的行为,不要过于分析文章,而应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受其情感,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出评价,对有疑问的地方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形成自己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成为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

例如,在学习“四大吝啬鬼”的小说节选时,一个小说节选为一个课时,中间对文章的背景及作者介绍过后,有朗读录音的让学生听录音,没有的让学生默读。每学一篇,让学生联系学习过的类似文章,通过小组讨论、辩证阐述等形式,阐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近一年的观察,从开始的四大短篇小说家作品的学习,到现在的“四大吝啬鬼”的作者作品的学习,学生不但从中体会作品到含义,还有序地记下了各个代表人物。从“谈谈对学习四大吝啬鬼的读后感”中,学生从作品的中心思想,延伸到自己对社会类似现象的看法,再到自身以后该怎样面对金钱,对生活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

《老人与海》是一篇三万多字的中篇小说,也是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品。学习过程中,重点让学生学习的就是体会文章主人公的心情基调。听朗读录音,让学生体会文章,再通过跟读、分小组读,推选代表比赛朗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在讨论有些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部分学生认为老人应该放弃那条大鱼,不和鲨鱼僵持,而另一些学生认为要坚持。不同的观点让学生在辩论中,得出最终的答案:社会的现实环境限制老人的行为和思想,但是老人身上那种勇于挑战、永不屈服、自强自信的精神值得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理解了作品的内容,又提高了朗读辩论的水平。在课堂的小舞台上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借助丰富的形式,渲染阅读课的阅读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引导者的形象出现,引领着学生去欣赏、去朗诵、去体会、去感悟,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口去读,用自己的脑去想,给学生以自由感受的空间。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充分说出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同时,还应以鼓励为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比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教学阅读时,可以让学生课前先去查找与作者相关的背景资料,比如作者的简介、小说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特点等。在此基础上,再到图书教室去借阅有关莎士比亚的书籍让学生去阅读,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这样就能很好地感悟到莎士比亚的内心世界,并感受他的作品用语之细腻、精准。让学生正确地认知在人的一生中,亲情、友情、爱情的关系和位置。分小组比赛,使男女学生分角色朗读所学作品选段的一部分,最后全班评选哪一组最出色。好奇、心动、比赛,使学生阅读作品的积极性大为增强,达到了很好的阅读效果。当然多媒体更是展现作品魅力的一种手段,在展示PPT的同时,加上同时代的背景音乐,更容易让学生融入意境,更快地走进作者的思想深处。

比如,给学生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堂课时,大多数学生没有读过这篇文章,为了让学生从题目中了解光明对人的意义,课前让学生做一个蒙眼睛的走路、猜字的游戏,让学生从中感悟眼睛的重要性。在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时,切入作品内容,主人公海伦·凯勒坚忍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就自然地感染到学生的心灵,更易于学生引用生活中的事例阐述自己的对人生、光明、目标的看法和认知。有些学生在课后,还写了《假如没有遇见你》的散文,虽和文章的写作体裁不一样,但是都是通过假设的想象,表达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希望和梦想。

四、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成功的语文教学,往往能够在学生获得新知识,接受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又为学生展现绚丽多姿的美的画卷,使学生从中感受并提高到审美的愉悦,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识辨能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为学生创造美的过程。美育的实际就是给学生以美感,以美的熏陶、感染和体验,进而提高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大量的文学作品,诸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其中的美育蕴含十分丰富,信手拈来,作品中的内容和形式均不乏其美。就内容而言,主题思想的健康与深刻本身就是美。就形式而言,语言文字的畅达与生动本身就是美。价值在于在受到熏陶感染的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了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父爱如山,在学习过《背影》和《台阶》后,让学生接触更多以不同写作手法写父亲的文章,带领学生阅读学习《父亲头上的草末》《父亲和茶》,从小家、小爱,转到“大家”“大爱”。《乡愁》是1971年余光中先生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所赋的一首诗。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也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作品以思念作为线索,由“年少”到“年老”,由“离家”到“思家”,将思念小家升华为思念祖国的爱国的思想。可以让学生思考,当你离开家远行时你想家吗?你为什么会想家?再联想到那些因为地震而失去家园的孩子,你会怎么想?如何去帮助他们?让学生真正去感受到大爱的伟大。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它的同时,努力探究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为学生发展服务,并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真正的体现,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工作者理应努力探索、身体力行的。

五、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自我评价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尝谓教而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使学生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即能够按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作出正确的评价,促进自己的学习。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呢?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使学生行之有法,乐于进行自我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决不要吝啬赞许和鼓励,低年级学生尤其需要老师的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要淡化学生之间的互相比较,更多地引导学生寻找自身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以补己之短,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读物的不同,学生的兴趣不同,所进行的方法也就不同。我们应该注重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在语文阅读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新艳.如何开展语文阅读课[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1(4).

[2]沈静.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J].语文教学通讯,2004(5).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八中学)

编辑 刘青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课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用问题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一堂组文阅读课的感悟
英语学习活动观在阅读教学中的实施——以人教版《英语》Book 2 Unit 4阅读课为例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交际教学法在中外合作办学雅思阅读课中的应用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