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化

2014-07-11 09:43张云燕
新课程·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体态周长小数

张云燕

要上好一节数学课,离不开规范、简练的教学语言。确实,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和教学的高标准要求,课堂教学的语言愈来愈被广大教师所重视。上好一堂课,教师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能紧扣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承担着基础教育的重担,更加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努力提高语言艺术,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规范、准确、简练而又不失生动、活泼。

一、课堂教学语言须准确、规范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无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的。教师对这些数学概念、法则、术语的表述应该严谨、规范,让学生可以准确无误地理解。例如,在学习数字的大小比较时,就不可避免会接触两个很容易混淆的数学词语,“位数”和“数位”。虽然只是两个字调换了位置,表达的意思却截然不同,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如果出现了口误而不自知,很容易误导学生。又比如,学生容易混同的“增加了”和“增加到”以及“整除”和“除尽”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特别强调,帮助学生明晰其中的区别,让学生知道,在数学上,只是一字之差,却可能导致整道题都理解错。

二、课堂教学语言需要简练明了

数学课的教学语言除了准确、规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简练。讲得多,不一定学生就学得好。我们的教学语言要干净利落,讲解的时候抓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而不是祥林嫂般地重来复去,还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用他们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话语来表达,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这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传递较多的有用信息,学生的吸收才能保证良好。

这时一节四年级的数学课:“小数的性质”。教师通过一些生活实际情境导入问题后,先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然后由学生尝试总结出小数的性质:小数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

变。这时教师并没有急着给他们对或错的评价,而是根据他们的结论举了一个例子:3.306=3.36吗?学生看到这个式子,短暂的沉默之后就是热烈的小组讨论,并且很快把他们的结论修正为“小数的末尾”。而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学生也彻底理解了数学的表述来不得半点马虎,并且对“后面”和“末尾”的区别牢记在心。在后来的提问中,偶有学生表述错误,马上就有很多同学提醒他“应该是末尾!”假如在学生总结出来后,教师马上指出学生的错误,并详尽解释“后面”和“末尾”的不同,学生也可以掌握,但是,耗时更多,理解的效果却未必有这么快,这么理想。

三、课堂提问语言应该巧妙有趣

课改后课堂和原来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了,学生勇于质疑了,学生有了更大的思维空间,课改把主体身份还给了学生,激励学生一起参与、共同研究,有目的地去读书、去思考、去感悟,并且可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但这些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教师引导得好,提问得巧妙,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就更为活跃,各种精彩的见解、让人眼前一亮的问题或解决办法就会接踵而来,反之,却可能误导学生,甚至一节本来精彩的课可能会变得平淡、沉闷。

这是探讨三角形内角和的操作课。请看教师的教学语言:“大家利用准备好的不同的三角形,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通过自由的动手操作,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学生通过剪、拼、量有了一个结论以后,教师又启发大家:“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可真强。除了剪、拼、量,你们还能不能想出其他的办法可以把三角形的这三个内角拼凑在一起呢?”教师特意强调了“三个内角”“拼凑在一起”几个字。马上有学生两眼放光,拿着没剪的三角形拼起来,很快就有学生利用折的办法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并且为自己另辟蹊径而自豪不已。可见,好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恍然大悟,搭建从旧知到新知跨越的大桥,如果提示不当,或者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学起来就沉闷多了。

四、课堂体态语言要直接明了

我们的教学语言,除了口头语言表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体态语言,体态语言运用得好,学生的理解就更为直观、简洁、明了。

教师的体态语言包括表情语言和动作语言。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眼神,应该是鼓励的,信赖的。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表达肯定或否定的眼神,对个别没有专心听讲的学生,还可以传递一个提醒、批评的眼神或是皱眉的动作。这些,可以使学生心领神会,并受到激励,受到启发,或者修正自己的行为。如果学生的回答非常精炼到位,教师还可以配以点头、大拇指表扬的体态语言,让学生的思维更为兴奋,更为活跃。教师的表情能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意境当中去。

动作语言,对数学的课堂教学来说,如果没有恰当的手势辅以教学,数学课堂就会像运转机械一样的呆板、固执。这是一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数学课,不可避免地会和周长作对比。教师课前提问了学生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区别后,自己再用文字描述一遍,就开始了分层次的对应练习,但不少学生其实对周长和面积的区别仍然不够清晰,甚至或对周长也选用面积的计算方法,课堂上的练习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后的评课,专家的意见简单直接,让学生真正理解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可以以数学课本为例,两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两者的不同:首先用手指沿着数学课本的边沿绕一圈,这是要求数学书的周长;下一步,则用手掌沿着数学书的表面平平滑过,这是要求数学书这个面的面积。第二节课换一个班试教,教师用手势一解释,学生也在教师用手示意的时候,拿着书跟着老师做动作,简单的两个手势,就明白了周长和面积之间的不同,更胜冗长的语言解释,接下来的分层练习,也取得了应有的效果,这就是体态语言的魅力。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有着不同的风格,学生爱听,学得好,学得主动,掌握得牢固的课就是一堂好课。好的教学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是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丰富的知识积淀、娴熟的教育技巧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完美结合。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语言的一般规律、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进行千锤百炼,反复熔铸,再结合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独特鲜明的风格,用精准风趣的语言,为学生献上精彩的好课。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

编辑 韩 晓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态周长小数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巧算周长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