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囚徒困境

2014-07-11 11:41木西
中国工业评论 2014年3期
关键词:囚徒政绩园区

木西

2014年春节期间,几乎全中国都是阳光明媚的好天气,非常配合驾车返乡或出游人群的心境。从车窗望去,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两侧,近年建起了不少工业园区。

不少园区红旗招展,灯笼飘摇,节日气氛浓厚。但在一些县区工业园里,也不乏凋敝和荒凉的景象。通过建设专业园区,推动产业发展,成功例子不少。比如重庆,从区位到产业基础,并非电子信息产业的最佳发展地域,但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重庆已成为全球笔记本、手机等信息终端的重要生产基地。

如春节所见,那些没发展起来的园区也很多。有的园区没厂房,有的厂房没企业,有的企业没生产,有的生产没销路。而无论园区现状如何,都彰显出政府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强烈的主导色彩。背后的动力,则是地区间经济发展的竞争,也透射出地方领导的政绩竞争。

区域经济发展本是一种竞争合作关系,既有竞争,又能够通过合作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但区域竞争如果掺入了政绩竞争的元素,就会导致合作困难,形成博弈。

被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的科学全才冯诺依曼,在其《囚徒的困境》一书中指出了非零和竞争会产生一种效应,即“囚徒困境”。简而言之,囚徒困境就是两个共犯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背靠背审讯过程中,无论对方是否招供,都会选择主动招供来换取较轻的处罚。事实上,两共犯如果均不招供,能达到双方无罪的最优结果。出现囚徒困境时,这个最优结果便无法实现。

在政绩驱动下的区域竞争,就会导致囚徒困境。

比如,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下,一个地区具有发展太阳能产业的条件,但不可能每个市县都搞太阳能。那么各地市官员就会这样决策:如果其他市还没启动太阳能项目,本地只要率先发展,就会脱颖而出,所以应尽快上马;如果其他市已有动作,本地区选择观望,产业升级的步伐势必落后,所以宁可在竞争中落后,也不能主动弃权。因此,常可见一些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毫不犹豫地搞同质化竞争。

囚徒困境也能够回答为什么产能过剩矛盾难以化解。

产能过剩问题并非近两年才有,多年前有关部门就发出警示,直到2013年,情况变得更为严重,国家不得不对部分行业明令整顿。即便如此,仍有很多地区试图危中寻机,跃跃欲试,想引进这类大项目。一些地方招商部门甚至加紧与关停指标较多的地区接触,想购买这些关停的产能指标,进行产能置换。

关停部分落后生产能力,能缓解产能过剩矛盾,同时也会腾出一部分市场空间。最为理想的结果是,业内企业都不主动扩能,而是利用现有产能覆盖新的市场,提高全行业产能利用率,实现共赢。但是,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指望其他企业按兵不动,因为总会有企业愿意与招商引资愿望迫切的政府合作,争取政府手里的产能指标。与其让其他企业占得先机,不如主动出击,买指标、上项目、占市场。这样一来,一些行业就陷入“越关越多”的怪圈。

近年,一些区域规划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顶层设计,建立区域之间协商制度,成功避免了囚徒困境的盲目竞争局面。特别是各省区加强对本级行政区域内产业布局的统筹,省区内部同质化竞争明显减弱。比如沈阳城市圈、皖江城市带等地区,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制定统一规划,域内产业正在形成合理分工。

更可喜的是,随着GDP不再是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政绩竞争的方向正在变化,地区合作正在从被动走向主动。京津冀、环渤海等地区间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都在主动接触。据说,北京为了解决堵问题,河北为了融入首都经济圈,两地已就北京中心城区的批发市场搬迁达成意向。如果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搬到廊坊、固城等地,再造一个“动批”,岂不是双赢?

作者为产业观察家endprint

猜你喜欢
囚徒政绩园区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让政绩考核跟着民声走
机智的囚徒
“政绩”何以成“政债”?
被释放的囚徒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假政绩也是一种腐败
死里逃生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