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恩杰幕后英雄

2014-07-11 11:32吴燕雨
中国工业评论 2014年3期
关键词:总指挥航天事业升空

吴燕雨

嫦娥三号的升空,让嫦娥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这个满头银发的老人露出了和蔼的笑容。

熟悉他的人都说他在私下是一个幽默风趣、爱激动的可爱老头。但在工作上,他却是最严谨最可敬的前辈。

在外界的眼中,这个如今已白发苍苍的老人是最有名的航天人,但他始终低调神秘。这或许是所有学者的共性,他最在意的事情是技术,最关心的事物是嫦娥,毕生的追求是探月。

与众多一流研究者一样,这个老院士有着扎实的技术底子。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系陀螺原理、仪表和惯性制导专业,拥有清华大学研究生学历。或许他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路,因此在毕业之后,他独自前往内蒙古,进入刚刚组建的国家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院。正式投身到航天事业中。

这一个决定开启了栾恩杰的航天人生,在成为了航天局局长后,他亲眼见证并亲自推动了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和发展。

耕耘航天事业40年后,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的名号,让这位73岁的老先生驰名中外。

作为中国最地道的航天人,他参与了第一代潜地火箭、第一代陆基机动火箭、第一代远程火箭及首次中国载人航天、首次月球探测等重大工程。中国航天事业50年,年年都有他的足迹。

然而,即使是资格最老的栾恩杰也很清楚,航天是一项高风险事业,迄今为止,在人类的120余次探月活动中,成功率只有48%。 作为嫦娥的总工程师,在升空之前,栾恩杰与他的团队做了十足的准备后,可依然不敢保证不出问题。

回想起“嫦娥”奔月的日子,栾恩杰依然思绪难平。他把这次工程比做赶考,心中的压力和责任可见一斑。在“嫦娥”上天前,栾恩杰带领团队搞了将近30次各类大型试验,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最终,栾恩杰认为自己拿了个好分数,没给国家丢脸,事先准备的84项故障模式预案一个也没用上,栾恩杰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

在中国航天的发展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有很多,栾恩杰或许不是手握奖杯的那一个,但提到幕后英雄,如果栾恩杰称第二,或许没有人敢称第一。

如今的他或许已经不再奔跑在第一线,但由他带领的探月队伍没有停止,嫦娥三号的成果让中国的航天事业又跨出了一步,新一代航天人带着他的梦想继续前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总指挥航天事业升空
鼠国要上天之谁是总指挥?
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航天事业发展新跨越
火箭升空啦
绝境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助燃剂”
从组织发展战略分析航天科技人才培养策略
贫困县的“总指挥”们
火箭升空
“总指挥”王亚忱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