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铜镜

2014-07-11 04:01王福谆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4年5期
关键词:祖庙武当山铜镜

王福谆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广东 广州 511400)

铜镜就是古代人们用铜做的镜子,是古人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并成为古代一种精美的工艺品。铜镜当然是用铸造的方法制作而成,我国铸造铜镜的历史,已长达4000年之久,其数量和品种极为繁多,在世界各国中是名列前茅的。通常,铜镜的正面,光鉴照人,用作镜子,而背面则铸有各种各样的纹饰和铭文,在镜背的中央有镜钮,有孔可以系绳,便于系在镜台上。我国最早的铜镜较粗糙,镜背的纹饰也很简单,到了战国时期,铜镜的纹饰已多样化,有涡纹、云纹、蟠纹、花叶纹、山字纹等,汉朝时候,铜镜的艺术水平和冶铸工艺水平,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唐代制镜技术更达到我国古代制镜的顶峰,铜镜的形制多样,纹饰丰富多彩,制镜工艺水平和艺术水平,都非常高超。由于铜镜是日常生活用品,一般都较小,其直径大多在20 cm 以下,直径达40 cm~50 cm 的铜镜就是少见的大铜镜了。而且,现在很多有关古代铜镜的书籍中,都没有介绍尺寸达1 m 的特大型铜镜,因此,人们对我国古代有无特大型铜镜并不了解。其实,在一些史藉记载中,早已经出现过有关特大型铜镜的记载,《考工典》中《镜部纪事》载,“隋炀帝喜奢侈,幸江都,王世充献铜镜屏风。”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是隋唐时的铸镜中心,不仅铸造出很多优美的小型铜镜,而且,也铸造过大铜镜。唐代时,扬州能造巨大而精致的“方丈镜”。在唐代一些典籍中,有如下记载:“中宗令扬州造方丈镜,铸铜为桂树,金花银叶,帝每骑马自照,人马并在镜中。”[1],还有“铸乌铜屏数十面,其高五尺而宽三尺,磨以成鉴为屏,可环以寝。”[2]等等。由此可见,在隋唐时,我国除了铸造大量精美的日用中、小型铜镜外,的确还铸造过一些特大型的铜镜和铜镜屏风,可惜,这些大铜镜和铜屏风无一保存下来。而我们现在见到的大量古代铜镜,的确都是小型铜镜,那末,现在还有没有古代保存下来的大型和特大型铜镜?答案是肯定的,可惜,很多人并不了解,连学术界也没有重视,以至于一些书籍[3、4],都将出土于黑龙江阿城县金代故都会宁附近的一面金代双鱼纹大铜镜,说成是“迄今发现的最大铜镜”,而这面铜镜的镜面直径为0.43 m,重为12.4 kg.对铜镜来说,当然是很大的了,但比不上特大型铜镜,更不是最大铜镜,根本算不上大型铸件。其实,据作者调查,尺寸在1 m 以上的古代大铜镜至少有7 面之多,都比阿城金代铜镜要大出很多,其中,除了1979年山东淄博市窝托村出土的一面西汉大铜镜外,(该铜镜长1.15 m,宽0.577 m,重56.5 kg),至少还有6 面明代大铜镜,其尺寸都在1 m 以上,重量很重,艺术水平和冶铸质量都很高,而且,是早已存世的古镜,可惜,在我国有关古代铜镜的书籍中,都没有介绍。1984年12月出版的《中国古代铜镜》[5],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古代铜镜的书籍,第一次系统介绍了我国古代铜镜发展的情况,并对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期,尤其对铜镜在汉代和隋唐时期获得繁荣鼎盛和高度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对处于衰落期的宋、金、元、明、清代的铜镜,该书作者以“对古代铜镜的介绍到元代就告一段落”作为结尾,而对明代铜镜提都不提。2006年2月出版的《中国铜镜史》[6],虽然介绍了明代的铜镜,但也未提到大铜镜。直到2010年3月出版的《中国铜镜观》[7],不仅对明代铜镜的介绍较多,而且评价也比其他有关书籍要高,不过也只提到“明代铜镜小的玲珑可爱,大的直径可达近50 cm.”也没有提到尺寸达1m 以上的特大型铜镜。所以,对我国古代确实存在的特大型铜镜,而且,又是被长期忽视的非常珍贵的大型金属文物,有必要作为专题来谈一下,下面就先介绍一下现存的尺寸达1 m 以上古代大铜镜的简况,再对其中5 面大铜镜进行详细介绍。

1 现存的古代大铜镜

我国现存的尺寸在1 m 以上的古代大铜镜,共有7 面:

1)山东省淄博市窝托村1979年出土的大铜镜,铸于西汉(前206年—8年),铜镜长1.15 m,宽0.577 m,重56.5 kg,名为“龙纹五钮长方镜”。现藏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铜镜。

2)四川省屏山县万寿寺(原名万福寺)铜镜,置于大殿藻井正中,该镜铸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面径1.2 m,镜上有铭文:“万福寺,明成化二年制镜”。

3)山东省泰安市岱庙的“照妖宝镜”,铸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铜镜高1.45 m,宽1.5 m,镜面直径1.31 m,现陈列于岱庙天贶殿内,是现存最大的古代铜镜。

4)湖北省武当山“玄天上帝”镜。铸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外径1.23 m,镜面直径1.125 m,镜背有铭文:“玄天上帝”、“大明正德岁次戊寅吉日同造”等。于2004年,在武当山皇经堂内,被武当山文物档案创建组工作人员重新发现。

5)广东省佛山市祖庙铜镜,铸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面径1.3 m,铜镜背面铸有铭文:“嘉靖庚子年孟夏吉旦立”,该铜镜存藏于佛山祖庙的前殿。

6)山西省运城市博物馆收藏的“太子千秋”铜镜,铸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镜长1.1 m,宽1.41 m,重250 kg.镜背有铭文:“皇帝万岁,太子千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7)重庆市丰都县鬼城天子殿的“照妖镜”,又名“孽镜”,铸于明代(1368年—1644年),镜面直径1.2 m,重31 kg.在天子殿的殿堂梁上高悬一面“照妖镜”,表明阴天子(即丰都大帝),有“明察秋毫,能辨人妖”之意。

2 西汉大铜镜

1979年,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的西汉齐王墓,出土了一面西汉时期(前206年—8年)的大铜镜,长方形,其长度为1.151 m,宽度为0.577 m,厚为1.2 cm,重达56.5 kg,是现存的汉代最大铜镜,也是我国现存的最早古代大铜镜。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曾铸造过很多优美的铜镜,在考古发掘中,也出土了不少西汉铜镜,但出土如此大的铜镜,还是第一次。大铜镜的镜面平滑,虽在地下埋藏了2000年,至今光亮可鉴。镜背铸有纹饰和5 个镜钮,参见图1 所示,镜背的边缘,铸满了连弧纹,靠近四角及中心,各有一拱形弦纹钮,其扭座带有柿蒂纹。镜背的主题纹饰为带云气纹的交体龙纹,由多条龙布满镜背,龙首高昂,张口吐舌,龙身细长弯曲,舒展自如,龙尾分双叉,形象生动,故大铜镜被命名为“龙纹五钮长方镜”。大铜镜制作精良,纹饰优美,线条流畅,动感强烈,是西汉铜镜中的珍品,现藏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

图1 西汉大铜镜

3 岱庙“照妖宝镜”

山东泰安市岱庙天贶殿内,有一面大型明代铜镜,称作“照妖宝镜”,见图2 所示。大铜镜的镜体近似于方形,高1.45 m,宽1.5 m,四周铸有花纹边框,中间凸出的镜面为圆形,镜面直径为1.31 m.镜面四周的镜体上,铸满各种纹饰图案。上端的两余角部份,铸浮雕云纹,云纹当中各铸14 颗凸面小圆饼,合起来正好28 颗,意指二十八星宿;上端正中,则铸有一尊执圭女神浮雕像,博衣广带,线条流畅,甚为精致;下端的两角,则铸有缠枝荷花图饰。铜镜体上的铭文表明,铜镜为“大明国弘治十七年八月,弟子杨福宣募钱造”。明朝弘治十七年,即是公元1504年,距今已500 多年。铸镜的目的,是用作岱庙前遥参亭内的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神像的背光镜,故称“照妖宝镜”。在20 世纪30年代时,该铜镜被装在石座架中,陈列于天贶殿内。在“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为了保护大铜镜,被藏到库房之内,由于库房内潮湿,不通风,大铜镜在库房长期存放,镜面锈蚀较重,失去了光鉴照人的本来面目。现在,该铜镜又重新陈列在天贶殿内,供人参观、欣赏,是天贶殿内的重要文物。大铜镜的镜面,虽有锈蚀,但仍然平直、光滑,至今仍能直贴上硬币,所以,有些游客就在镜面上贴硬币,在图2 中,镜面上有不少白亮圆点,就是硬币。可见,当时能将这么大的镜面铸造得平直,并磨制到光洁,实不容易,而且,镜体四周的纹饰图案,仍然清晰、美观,的确显示了大铜镜冶铸技艺的高超水平。从所有现存的古代铜镜来看,岱庙“照妖宝镜”的尺寸,是我国现存古代铜镜中最大的,故该铜镜是一面非常珍贵的古代大型金属文物。

图2 岱庙照妖宝镜

4 武当山“玄天上帝”大铜镜

2004年2月,湖北省武当山文物档案创建组的工作人员,在武当山皇经堂内,发现了一面古代特大铜镜,见图3 所示。大铜镜呈圆形,外径达1.23 m,去除镜缘后的铜镜内径为1.125 m,镜厚2 cm.铜镜的镜面仍然光鉴可人,而铜镜的背面(参见图3),铸有双龙纹浮雕,双龙围绕中心的镜钮,形成“双龙戏珠”图案,周围还有4 个穿孔立钮,分上下左右排列,以便利铜镜的悬挂。镜背还有3 竖行铭文,中间的铭文为“玄天上帝”,字较大,故将铜镜命名为“玄天上帝”镜。右边的铭文为“大明正德岁次戊寅吉日同造”,左边为“河南开封府祥符县西关建隆口”,从铭文可知,大铜镜铸于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年),是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信士,为供奉真武大帝,特地捐资铸造的。经分析,大铜镜当年应悬挂在大殿上方,用来作为“照妖镜”,表明“玄天上帝”分善恶,辨人妖,可鉴照出所有进出大殿者的身份,凡鬼怪立刻显形,心怀叵测之人,面对铜镜,会胆战心惊。

图3 武当山“玄天上帝”大铜镜

湖北省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有悠久的道教发展历史,元代时,新武当派以奉祀玄天上帝为主要信仰,玄天上帝即是北极镇天真武大帝,武当山就成为供奉真武大帝的道场。明王朝更奉祀真武神,大建武当山的道教宫观,是武当道教的鼎盛时期。明代铸造的真武大帝(玄天上帝)铜像,在武当山的主要宫观都能见到。更为罕见的是,武当山的道教宫观中,竟藏有3 面明代铸造的大铜镜,也都折射出当时的真武崇拜。除“玄天上帝”特大铜镜外,丹江口博物馆收藏一面武当山净乐宫的大铜镜,直径达46 cm,明成化年间铸造,镜背上的图饰和铭文,极为标致[8]。还有一面浙、苏众信徒捐资铸造的大铜镜,恭入太和山金殿,供奉真武玄天上帝,其直径更达到71.5 cm,该铜镜铸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镜背的铭文,竟有13 行132 字,其造型如同明代文人墨客的团扇书面,非常漂亮、典雅。可见,明代大铜镜的冶铸质量和艺术水平,都是很高的。

5 佛山祖庙大铜镜

广东佛山市祖庙的前殿内,存有一面明代大铜镜,圆形,直径为1.33 m,铸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大铜镜放置于木框中,见图4 所示。由于木框内边为八角形,故人们看到的镜面,也呈八角形。大铜镜的镜面平直光滑,质地纯净,宝光可鉴。铜镜背面铸有铭文:“嘉靖庚子年孟夏吉旦立”。大铜镜木框架的上方,刻有“天鉴在兹”4 个大字,左有“镜行喜认开光并屡年光明”11 个字,右有“此镜始于嘉靖庚子修于乾隆己卯”14 个字,下有“光绪己亥值事重修”8 个字。据此,并按祖庙有关资料介绍,可知大铜镜是明代嘉靖庚子年,由佛山制镜行业捐献给祖庙的,以求行业生意兴隆,并得到神仙的保佑。大铜镜在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和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时,曾二度修理过,而且,铜镜一直是由佛山祖庙保管的,故保存得很好,硕大的镜面,至今仍然光鉴照人。佛山祖庙供奉的神,是北方真武玄天大帝,又称北帝,在祖庙大殿内正中坐的就是明代铸造的北帝铜像,大铜镜则放在祖庙的前殿内,作为“天鉴”使用,以辨别人之善恶,也可让朝拜者在镜前整肃衣冠,虚心拜祭真武大帝。所以,可将铜镜称为“天鉴”大铜镜,是佛山祖庙的宝贵文物。

广东佛山地区,是明、清两代著名的冶铸中心,不光是铸造铁锅出名,从祖庙内的明代大铜镜来看,能铸造出这样大面积对平面要求很高的铜镜,就可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当年佛山铸造业的兴旺和铸造工艺水平的高超。

图4 佛山祖庙大铜镜

6 运城市的“太子千秋”大铜镜

山西省运城市博物馆收藏的“太子千秋”大铜镜,是一面明代长方形大铜镜,高1.1 m,宽1.41 m,重250 kg,铸造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铜镜的镜背,见图5 所示。该铜镜制作精美,形体超大,不仅镜面大而光滑,镜背的纹饰图案多种多样,不仅有多种神奇动物的形象,也有牡丹等名花异草,其造型,生动活泼,栩栩如生。蛟龙在水波中翻江倒海,天马则奔驰嘶鸣,祥瑞麒麟日月生辉,青荷亭亭玉立,牡丹、芍药、玉菊,争相开放,可见,镜背的图案是何等精美。在镜背的中间部分,则铸有铭文,上为“皇帝万岁,太子千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书体为楷书,字较大。下面的铭文更多,分别为:“大明国山西平阳府解州安邑县吉有关老爷庙铸铜镜,重五百有余斤。”“为首景盛云、李文才、王东山、郭志春、胡应科、田赋、景世懋、景世连、文思成。”“夏县裴介镇金火匠介实敖造。”“万历四十四年七月吉日。”等等。说明这面大铜镜,是明代平阳府捐赠人专门为关老爷铸造的,所以,该铜镜原存于解州关帝庙。

图5 运城“太子千秋”大铜镜

大铜镜制作水平很高,无论是材质、体形、图案构成,还是铸造工艺,都堪称上乘之作,反映出400年前,山西省河东地区的冶铜铸造工艺已达很高水平。所以,在1965年,郭沫若到运城市博物馆考察时,看到这面大铜镜后,就连连称赞:“这样大的铜镜,国内罕见,我也是第一次见到”。

7 大铜镜的铸造

由于铜镜的铸造和使用,在我国都有悠久的历史,所以,铜镜的铸造工艺早已成熟。关于铜镜铸造时所用金属材料的配比,战国时《考工记》就有记载:“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就是说,铜镜中的锡含量(包括铅含量),应当在铜的一半左右。这种高锡配方,符合铜镜要照形的要求,可使镜面变白,细腻光滑。所以,汉代开始的铜镜成分,材料都采用(质量分数,%)Sn:23%~24%,Pb:4%~6%,Cu:67%~69%的最佳配比。明代《天工开物》也指出:“凡铸镜,模用灰沙,铜用锡和,不用倭铅。”倭铅即锌,影响镜面颜色,故不用,即明代的铜镜,仍采用高锡青铜。而铜镜的铸造方法,主要是用泥范铸造,只有少量铜镜采用失蜡法铸造。泥范铸造,当然以粘土和细沙为基本材料,所谓“灰沙”,就是以稻谷壳灰之类的材料,和细沙拌和而成。这种耐高温草木灰的加入,大大降低泥范的蓄热系数,改善铜液在泥范中的充型性能,提高泥范的热稳定性,降低泥范的湿态收缩率,并提高泥范的透气性。做好泥范后,先阴干,再焙烧,然后,才进行浇注。得到的铜镜,其镜面要进行打磨,常用水银和锡的混合物来打磨,可使镜面光亮。

古代大铜镜就是在铜镜铸造工艺成熟的基础上铸造出来的,故当然也采用上述工艺,除此之外,比起中小型铜镜来,1 m 以上的古代大铜镜,形体超大,要铸造出大而平的镜面来,是有难度的,加上镜背要铸出很多纹饰、图案和铭文,难度就更大了。而我国在汉代,就已铸造出长1.151 m、宽为0.577 m的“龙纹五钮长方镜”,唐代更铸造出著名的“方丈镜”,其形体之大,铸造工艺之精良,艺术水平之高,都达到了铸镜工艺的顶峰。而明代,则给我们留存了6 面1 m 以上的特大铜镜,既有现存最大的古代圆形铜镜,又有现存最大的古代方形铜镜。所以,我国古代大铜镜的铸造,应该在我国古代铜镜史中,占有其应有的一席。

[1][唐]张鷟.朝野佥载[M].卷三.

[2][唐]无名氏.迷梦记[M].

[3]张国臣.中国艺术之最[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

[4]黄绍银.中国收藏之最[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5]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6]管维良.中国铜镜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7]李杯通,李玉洁.中国铜镜观[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8]李峻.武当山的特大铜镜[J].江汉考古,1986(3):97.

猜你喜欢
祖庙武当山铜镜
新乡市博物馆藏铜镜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武当山道人消防队荣获第五届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奖
建平博物馆藏辽宋铜镜简述
轻轻松松聊汉语:湖北武当山
武当山武术馆发展现状研究
武当山特区欢欢喜喜过大年
古代的铜镜
祖庙:中国上古的仪式中心及其复杂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