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辉 周华杰 李恪旺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sealing drainage, VSD)在治疗脊柱术后早期深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15例脊柱术后早期深部感染患者,
采用VSD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治疗情况。结果:15例患者应用VSD技术处理创面1~3次,每次引流5~10d。患者均接受6~24个月随访,伤口均愈合,无腰痛、红肿、切口疼痛、渗出及窦道形成等症状;行影像学复查未见骨质破坏;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VSD技术能够充分引流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深部感染处的脓液并消灭其死腔,同时能增加取出横连保留其他内固定的安全性, 对伤口愈合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内固定器,深部感染,伤口愈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2-0098-02
近年来,脊柱内固定器材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内固定相关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增多,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即早期深部感染[1]。而脊柱感染具有部位深、换药或冲洗不防便、椎板骨外露或棘突等特点,处理非常棘手。因此,在脊柱外科领域,如何在术后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感染和封闭创面或死腔,以及防止感染加重加深、减少全身和局部的并发症,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成为专家关注的重要课题。本院在应用传统治疗脊柱术后早期深部感染基础上,采用VSD来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症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采用VSD治疗脊柱术后早期深部感染患者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本院感染3例,外院感染12例。其中腰椎滑脱症术后感染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感染5例,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感染2例,脊柱侧凸术后感染4例。所感染的菌种为:大肠埃希菌5例,大肠埃希菌混合绿脓杆菌感染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早期感染距手术时间:术后2周内7例,3周~6个月7例,>6个月1例。早期深部感染后采用VSD技术治疗13例,有2例感染后先进行了置管持续冲洗引流,失败后又采用VSD技术治疗。全部早期深部感染发生时,其体内都有内植入物,浅层感染1例,深部感染14例。
1.2方法
首先彻底清创同时取出内固定物。然后在无菌的条件下,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以修剪高分子泡沫材料,保证泡沫置人创面后能够充分接触到整个创面, 大的创面一般需要两块或者多块。要使带引流管的修剪高分子泡沫材料块填进创面,使得泡沫材料充分接触到创面,可以将泡沫材料的边缘和皮缘缝合固定的数针。要在创面的周围选适当的部位经过皮下戳口把引流管引到皮肤之外,再用生物透性薄膜将创面严密封闭。同时,要让引流管接通负压,可采用配套的负压瓶,也可采用吸引器。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使全身静点敏感抗生素[2]。等到感染控制和创面清洁后即可以行二期缝合手术。如创面较大或感染很严重,则可在首次负压封闭5~7d后,把高分子泡沫材料更换掉,然后再作负压封闭,负压封闭的次数可视伤口情况而定,可重复几次。
2 结果
15例患者接受1~3次VSD治疗,平均2.27次,每次5~10d。患者的腰背部疼痛症状在术后1~2d获得明显的缓解,平均1.33 d;感染症状在术后4~15d基本消失,平均9.2 d;术后切口关闭时间6~21d,平均13.47 d;切口拆线时间在术后25~41d,平均33.13d。其中9例经过1~3次VSD治疗后,其创面肉芽生长良好,伤口缝合;3例经过1次VSD手术5d后,因出血过多改为普通换药,换药2周后伤口缝合;2例患者经过VSD手术7d后,因出血形成了血凝块而致引流不畅,行第2次VSD治疗,但3d后再次出现引流不畅而改为普通换药,于3周后伤口关闭;1例患者经过3次VSD治疗后肉芽虽然生长良好,但皮缘收缩无法缝合,改为普通换药3d后,接受了植皮手术。
患者均接受6~24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伤口均得到愈合,并未出现腰痛、红肿、切口疼痛、渗出及窦道形成等,行影像学复查未见骨质破坏,复查患者的血沉、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以及C反应蛋白,均恢复正常。具体数据见下表。
3 讨论
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在临床上备受关注,它不但给患者身体造成严重伤害,而且也为医生的治疗带来很大困难[3]。而VSD技术的提出和发展为这一难题的解决带来了曙光。VSD技术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医用高分子泡沫材料作为负压引流管和创面间的中介,以隔绝被引流区与外界之间的交通, 在保证全创面负压引流的同时,引出物通过泡沫材料过滤, 被引流区的渗出物以及坏死组织能够及时被清除掉,使得创面能够很快获得清洁, 即使存在较大的死腔也会因为高负压的存在而被快速吸走,不易导致引流管堵塞。这样,封闭创面与外界实现隔绝,避免创面受到污染,并能够保证负压的持续存在。持续存在的负压,能够使创面渗出物随即被吸走, 从而实现保持创面清洁并抑制细菌生长的目的。VSD技术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于1992年首次提出,我国于1994年引进这项具有革命性的外科引流技术,经过近20年的临床应用观察, VSD技术已成为处理创面感染的最重要的标准治疗模式之一, 并逐渐替代了普外科、胸外科、创伤科、骨科以及烧伤科等各种引流技术。
通过本次研究,VSD 技术的优势主要总结如下:①引流畅通,不受创腔在低位的限制,能充分保持创面的清洁。②创面渗出物能随时被负压引出,消除细菌培养基,有效减少创面细菌量,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有效防止感染扩散和毒素吸收。③高负压本身即能有效加速病变组织的肿胀消退,可改善局部的微循环,有效促进和刺激肉芽的生长,提高创面愈合速度。本研究15例患者中有9例因此而得以在术后一期闭合伤口,另外有4例患者的创面愈合速度也因此而得到显著加快。④该技术易操作,在病床边即可进行,不用天天换药,不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也降低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⑤VSD整个操作在密闭系统中进行, 它将传统的开放创面转换成了闭合性创面,避免可能招致的细菌污染,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魏星,王鹏飞,庄岩,李忠, 张堃.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灌注冲洗术治疗下肢难治性骨感染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0(6):914-917.
[2]杨帆,白祥军,易成腊,李占飞,杨朝晖,李波.急诊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挤压综合征[J].中华创伤杂志,2009,25(2):103-106.
[3]王飞,刘克敏,王安庆,唐涛,刘四海,崔志刚,崔寿昌.置单管闭式冲洗引流技术在难治性骨科感染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8):1192-1194.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