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俊 钱静
不久前,颜晓川应邀接受了《新高考》编辑顾俊、钱静的专访。他着重结合自己在中美两国的经历,谈了一些高中同学在紧张的学习备考生活中容易忽略的,但对以后人生发展非常关键的内容:不够宽广的视野和经历,在国内养成的标准答案式思维方式,可能会对中国学生学业、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带来负面影响。他谈的内容可能对参加高考的直接帮助不大,不过对高考以后同学们的专业选择和人生规划一定有所启发。
新高考:你的功课那么好,就先请谈谈你的高中学习经验吧。
颜晓川:好的,现在我对高中课程的学习还有鲜明的印象。每学一个新的物理公式,我下面几节课都会不停地想,想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一个量的变化会引发另一个量怎么的变化,各种排列组合、联系贯通,玩得特别转。再去看例题,发现几乎所有找得到的相关题目我都考虑过。
同样,对于高中数学,每学一个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等,都可以不停地琢磨,考虑各种排列组合,无非是知道什么条件,得到什么结论,少一个限制会怎么样,多一个限制又会怎么样,等等,吃透了以后,看到一个复杂问题,题目给你一些条件,也许读完之后你能立刻推理、发散出好几倍的结论,再去看题目要求的是什么,会发现可能已经求出来了,也可能只需要再把得到的结论适当地组合一下、推算几步,就解决了。
不过,在大学里面学物理、数学的话,上面的方法就行不通了,因为公式比中学里的多十倍以上,涉及的变量也非常多,光靠在脑子里面想就行不通了,必须写下来。
另外,高中物理,尤其是力学,非常直观、形象,通过直觉,非常好理解(高中数学也是这样,它的主线是数与形的结合,脑子里面要经常有直观的图象,则非常容易找到问题的本质,打开解题的思路)。但是,大学物理就非常抽象了,尤其是量子力学,你很难想象的,直觉就不那么管用了。
新高考:这就是说,高中学习和大学学习还是有差异的。
颜晓川:是的,差异还挺大。高中学习的很多课程,其实只是整个学术世界的冰山一角。
高中学习的这几门课程和大学里面同样的课程,很多时候要求是相反的。
我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做采访的时候,有老师和同学就说,高中历史学得越好、分数越高的同学,到大学来学历史反而越不适应,因为有根本观念的差别。比如高中历史要想学得好,分数高,需要一种服从的心态,背下标准答案。但是到了大学历史系,这样做根本就拿不到分,因为需要的是提不一样的想法,而且要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还有地理,高中地理是文科课程,而大学地理系招生主要是面向理科的,因为大学地理的研究是从事物的机理上去探讨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整个这套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是以理科为主的,有大量的数学运算、统计分析。在自然地理领域,甚至还需要用到很多化学和物理的方法。
再说物理,高中物理学习是基于直觉的一种领悟,大学则主要是基于逻辑推导,所以高中物理学得好的同学大学不一定适合学物理。
新高考:但是高中学习的内容还是有用的啊!
颜晓川:当然。在高中,能领会很多学科的精神,这对我们做其他事情非常有帮助。比如,物理学的精神: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总结规律,解决一类问题;学会取舍,抓住主要矛盾,这些精神在高中就能接触到。
高中学科学习中形成的观点和思维,对以后学习、工作的作用主要都是正向的;此外,高中学到的知识本身,一定是奠基性的,与以后要学、要用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比如,不学代数,就没办法学坐标系;不学欧几里得几何,后面的微积分、微分方程等课程就学不下去,甚至连图象也看不懂。
新高考:你说过,国内教育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学生不会自己作选择,可否请你详细谈谈?
颜晓川:在国内,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几乎一切都是给你安排好了的,上什么课,背什么知识点,做什么作业,连作业里某道题的答案应该是什么,都给你安排或者说规定好了,所以不少同学只练到了一部分的能力,而另一部分的自己作选择的能力并没有练到。
当然,很多时候主动权不在学生手上,而在家长、老师手上。比如,有时父母一方面觉得你不够独立,另一方面又不给你自己作决定的权力。好比父母一方面嫌你不会游泳(担心你掉到水里淹死),另一方面却从来不准你下水。
不过,很多同学自身也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会觉得父母经历丰富,看着自己长大,比自己更了解社会,甚至更了解自己。我觉得很小的时候你可以这样想,但是快成年了你还这样想,就是有问题的。再不试图去了解自己、反省自己,那你到社会上去该怎么生存呢?不试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社会中有些什么,你怎么可能成功,怎么可能幸福呢?
新高考:不会自己做选择,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颜晓川:就近讲,如果你不会自己做选择,到了大学会就会很不适应。在美国的大学,简直什么都要自己作选择,要考虑选择什么专业、什么课程,参加什么活动,怎么分配时间,朝哪个方向发展,你是学术型的、就业型的,还是创业型的,等等。老师不会逼你每天上课,每天自习,每天交作业(平时作业也不算分了)。在中国的大学,学生自主选择的方面虽然没有美国多,但是同样也有不少事项需要自己作出决定。如果前面18年,家长、学校都不准你“下水”,让你站在“岸上”,而你自己也缺乏作选择的意识和能力,到大学一下子把你推进“大海”,让你自己“游泳”,你就会非常不适应,不少人浑浑噩噩打发时间。到大二、大三,有自己想法、能自己选择的同学和其他同学的差距就非常明显了。
在美国,我接触到很多同学,可以看到各方面稍微有点成就的,都是有自己想法的人、自己要做什么就决定去做的人,都是就算不给学分,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做的人。
就我自己来说,我的大学课表上除了土木工程、物理以外,还有金融、法律,为什么呢?因为我想去了解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而最近几年政府进行金融监管的力度实在太大,我不得不了解相关法律。
这也体现了所谓“通识教育”或“素质教育”的理念:你可以自己提出想法,给自己量身定做一些东西。你想把自己的大脑打造成什么样的,就可以根据这个去组合你的课程,而不是表面上理解的“这个学一点,那个也学一点”。
新高考:我们不少人都觉得什么选择不选择的啊,逼一逼就出来了,你觉得呢?
颜晓川:我为了写这套书,采访了一百多位教授,只有个别教授说你可以靠逼自己,把成功逼出来。其他一百多位教授全部反对这个观点,因为你怎么逼得过真正自己作选择的人呢?真正属于自己的选择,就是热情、兴趣所在,为此他翻墙、过河都要去实现,你逼自己哪能逼到这个地步啊!
我们上一代的很多人逼得出来,为什么?不逼会饿肚子,会找不到容身之处,这个动力多强大!我们这一代哪有这个动力啊!那我们靠什么动力?只有自己选择,很多教授讲,在大学阶段学习的动力是来自你对所学东西的热情的。
我在初中、高中的时候也很被动。我真正改变了是在我自己作了选择了后,自己选择的过程其实就是自己说服自己的过程,自己选择事情的行动起来感觉会很不一样,因为是自己选择的,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尽一些办法学,甚至半夜都想起来再学一点。
新高考: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学会自己做选择?
颜晓川:这不是短时间之内,我教你作选择,你试个几分钟,就能学会了的,这需要很长时间的尝试和经验。
我觉得,在高中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观念,拥有自己作选择的意识。至于具体操作层面的事,我觉得说多了没有意义,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觉得适合于所有人的就是这个观念上的东西,一旦观念上的东西扭转了,在操作层面自己就会找到方法。
说说我的经验吧,我自己是这么过来的:小时候也是家长包办,中间产生过一点矛盾,就是你想做什么和家长想做什么之间的矛盾,但是,要想让家长信任你,你在作决定的时候就一定不能不靠谱,你若做错一个决定,家长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让你再自己做决定。
我16岁时决定要到美国去读书,之前我做了很久的调研工作。我父母不同意我去,他们说不好的地方有哪些;我想要去,我也说不好的地方有哪些,但我还说出好的地方有哪些。结果证明,对于我来说那个决定做得非常正确。后来一系列不同的决定都是我自己做的,最后事实表明都是我对了。这样几次之后,父母就不会来插手我的事情了。
新高考:美国高中生是怎么学会自己做选择的?和国内有什么不同?
颜晓川:在美国,高中生要选择自己听的课程、参加的户外活动,在某个领域里多上点课或少上点课,构建自己的知识背景,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在整个初、高中六年的时间里,他们逐渐地习惯了自己做选择,慢慢就练就了这种做选择的能力,包括前期的信息搜集分析,问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个、不选择那个,都能说出一套一套的东西来。
在美国,有很大一部分学生18岁以后就完全独立了。这个独立性是怎么养成的?我觉得是从自己作决定开始的。当然,这和美国的观念、文化、制度,家长、老师的放手有关。
美国大学招生录取跟中国不太一样,不是只看分数的,还看学生能不能干成事等。其中有一个就是看你是不是对所学所做的抱有热情,主考官觉得你有热情就很容易做成事。
当然,成绩也很重要,因为是否有好一点的成绩也能体现你靠不靠谱,别人交给你的事情你能否认真完成,值不值得依靠等。
新高考:那么我们国内的同学就没办法再做点什么(以学会自己作选择)了吗?
颜晓川:为什么没办法自己作选择?还是因为对自己、对各种选择不了解。我觉得了解非常重要,要了解自己(擅长什么,想要什么),了解社会(候选对象有什么)。对于高中生,了解的最好途径是读书,读教材、教辅以外的书。美国、日本学生的读书量是中国学生的十倍到二十倍。当然,读书要有选择,听更可靠、更权威的人说,这样才能了解得更真切。
即使对于课内的学习,多读课外书也是有好处的。比如,阅读物理学(自然科学)的历史(背后的故事),能让物理概念变得更生动更有趣,而且能让零散的概念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图。如果你的物理老师在讲物理的时候不讲这些概念背后的故事,比如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思想观念、关注的问题等,你就要在课余时间做一些调查了解,这对你非常有帮助,而且这样的学习把人性跟学科结合起来,能激发兴趣。
除了读书,我们还需要自己尝试实践,比如参加一些夏令营活动。因为我们常常会在了解不太深入的情况下感觉自己喜欢什么,但是在深入以后发现自己并不太喜欢,所以寻找兴趣所在不能太草率,要经过比较真切的接触、尝试,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热情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