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潮
有人曾说过:不想当班主任的老师不是好老师!这句话,从大学毕业时,笔者就放在了心里。这些年,笔者在过不少的学校任教,但是不管在哪所学校,笔者所带班级基本上都是学校的楷模,当同事问笔者有什么秘籍时,笔者也这么说,不想当班主任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下面是笔者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
一、班主任要懂得自己的职责
班主任就是一班之主,是学生眼中的家长。班级中的事不到万不得已时,一定要自己在班内处理好,不要把犯错的学生往领导跟前推,也不要动不动就把学生往办公室里拉,要懂得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果什么事都要领导来帮自己解决,不出一个月,学生就不会和你一条心了,因为他们觉得和你说事也没有用,最后还得到领导那里处理,久而久之,学生对你敬而远之,你也就没有了威信。一个没有威信的教师或班主任是得不到学生信任的,更不要说学生会爱戴你了。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二、班主任要和学生交朋友
作为班主任,要和本班学生交朋友,做他们的靠山。班主任要多走动,多到学生中间去,听听学生怎么说,了解学生的需要。只有多和学生接触,学生有事才会和你说。还要把学生和你说的话放在心上,能办到的事要及时为学生办。哪怕只是小小的一件事,你及时办了,学生会记到心里,第二次有事时就会主动和你说。这和我们求人办事一样,别人及时为自己办了事,我们也会记
得他。如果不把学生的话放在心上,这样学生会觉得有事和你说了也没有用,久了也就不和你说了。常常见到很多老师跟学生谈话,问了学生老半天,他们就是不答话,其实这不是学生不想说,而是因为学生不信任你了。教师也不能动不动就拉下脸来教训学生,教训多了,学生就会产生叛逆心理,不想和你说话了。学生犯错时,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倾听,听他说完后才发表自己的见解。一味地体罚是没有用的。
三、班主任做学生的“帮凶”
人都有社会性,都不想孤独,都想有帮手和朋友。笔者的学生大部分是山里来的,他们在学校属于弱势群体,是非常需要帮助的。他们的心理非常脆弱,时时担心有人会欺负自己。这时,作为他们的班主任,理应多关心他们,说话时尽量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即使他们的思想幼稚,我们也不能给他们浇一盆冷水。如之前我们班学生的宿舍遭小偷了,学生的不少财物被偷走,很多学生的情绪激动,纷纷表示要把那个小偷千刀万剐,教室里有人哭,有人无助,有人唉声叹气……一时难以安静。笔者静静坐在讲台上,不动声色,让学生尽情发泄。大约半个小时后,一个大个子男生提高了嗓门大声说:老师,要是抓到这个小偷,你一定要把他交给我们,看我们怎么收拾他!听他这么一说,全场学生都在看着笔者。这个时候,笔者不但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家长!他们太需要家长的关爱和支持了。“好,就交给你们!”笔者当即“义愤填膺”地表态,“我一定会把小偷抓住,一定不会让我的学生白白受损失。”这时,哭的学生停下来了,唉声叹气的学生也抬起头看着笔者。笔者看他们缓和了,才和他们说:“这件事,学校已经在查了,公安部门也介入了,事情很快就会水落石出的,请大家不要着急。接下来我们要注意防患于未然,避免再有损失。”然后师生共同商量了下一步的做法。最后笔者问了他们一句:“要是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同学,怎么办呢?”“怎么可能?”……沉默了许久,班长说,“只要他把东西给回我们,下次不再偷就算了。”“那还是听老师的吧。”气氛终于回归平静。事情发生后的第三天,当小偷再一次光临时,被早已潜伏好的保安抓住了。学生的东西失而复得。过后,有学生和笔者说,他们原来想悄悄潜伏,抓到小偷后就揍他一顿,幸亏有老师提醒,否则可要犯错了。
四、班主任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新的时期,新的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再也不能吃老本了,说穿了,我们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外,其他很多方面还不如学生做得好。如在做人方面,小学生不说假话,遵守纪律,这些我们很多老师都没有做好。特别有些老师,很多时候想的是自己的小孩,还没到下班时间心就已回到家,早上迟迟不到校,遇上事时,百口申辩,都不想担责任……很多时候,我们真的不如小学生。教师只有做到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工作态度好,教学辅导勤,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重。
五、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增强集体荣誉感
说到这个问题,相信每个教师都会不断地在学生面前强调: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班级,要有集体主义精神。可是,私底下你问过自己,你有集体主义精神吗?你有班级荣誉感吗?笔者想说,不少老师还真没有,他们只会在嘴上说学生,而忘了自己的责任。每次考完试,学生都迫切想知道自己的成绩,等成绩公布后,所有的学生也会围在公告栏前讨论“我们班语文平均分多少,比他们班多了多少”“我们班有多少个及格”“我们班最高分是谁”等话题,如果自己所在班级比别班高分,说话的音量都会大好多。再如运动会结束后,光荣榜前总会围得密密麻麻,学生叽叽喳喳地讨论“我们班有多少项第一”“我们班团体第一”“我们班谁破了纪录”……那种自豪感不言而喻。如果班级成绩不突出,学生就会垂头丧气,不想说话。再比如每个星期一的早上做完早操后,学校领导都会宣布上周的流动红旗得主,之前就算学生再吵,到这一时刻都会静悄悄的。如果领导宣布得奖名单中有自己所在的班级,整个班级的学生都会喜笑顔开;如果没有自己班,整个班级的学生都会灰心丧气。这个时候,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多么明显地外露了。可是如果这个时候他们的老师站在队伍的后面,个个面无表情,情绪激动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这样的表情时,心里会怎么想呢?日子久了,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和荣誉感还会强吗?所以说,一个班级是否有凝聚力,学生是否有集体精神,关键还在老师。当学生取得成绩时,老师你是否想过这里边你下了多少工夫?当班级出现了问题时,老师你又是否想过这和你做得不到位有关呢?现实中,好好的一个班不到半个学期就不断出现问题,好好的学生不到一个学期各方面急剧滑坡,可是,作为这个班的班主任居然还在怨这怨那,这里找理由,那里对原因,就是没有想到是自己的原因。学校要上课了,他们还在为自家的孩子忙碌着;学生出问题了,他们还在家里处理着自家的家务事;就算是到了学校,有人告诉他们,班上出事了,他们还不急不忙地埋头吃早餐……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啊。如果连你都是这样,你的班级怎么可能平安无事?你的学生又怎会有集体主义精神?
做个新型的有智慧的班主任,也许很难,但这将是笔者一生的目标。
(责任编辑 袁 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