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学校“三学两测五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初步构建,不管初一年级还是初三年级,不管语文学科还是地理学科,所有的课堂都具备“三学两测”五个环节,即学生自学、同伴互学、教师导学、课始预习检测、课末反馈检测。只是笔者在最近几次语文课堂中发现,不是环节齐全的课堂,就一定是高效课堂。不同的教师在同伴互学及教师导学这两环节中处理的方式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学生的表达因此很精彩;可有的老师仅仅是追求一种外围上的热闹,不注重实实在在地培养能力。有的老师注意倾听引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有的老师则不然。其课末反馈效果当然可能有天壤之别。因此,我认为“倾听与表达”是学生和教师均需培养和提升的一种基本能力与素养,只有“听”得仔细,才能“说”得精彩。
案例描述一:学校一语文老师在执教老舍的小说《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时,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本文重点描写了祥子在烈日下拉车和在暴雨下拉车两个情节,其间景物描写非常精彩。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作者是如何描写出日之烈的。同学们一听到讨论,教室里立即像沸腾的水一样热闹起来。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参与进来了,都在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大约五分钟后,老师非常高兴地叫停:同学们,静下来,下面我们做个全班交流。老师的话音刚落,胆大的学生就举着手高喊:“我!我!”整个教室充满了呼喊声,唯恐老师没看到他高高举起的手。站起来的学生说着自己的意见,老师说:“说得好,请坐,谁继续?”然后又叫第二位学生,可站起来的学生竟还说着与前一个学生几乎相同的答案。老师没有加以任何点评,又连续叫到了四位学生,其间有说得不够准确,也有说得非常准确的,但老师都仅以“好”“行”“不错”这样的评价语肯定了学生,似乎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自己几乎成了专门报学生姓名的机器。
案例描述二:笔者在听完几堂语文课以后,也接受了学校领导及同仁的听课。我也选择了《在烈日和暴雨下》,也设计了跟那位老师同样的问题:作者是如何写出烈日之烈的?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写好一个批注,然后由四人小组讨论,每组内选出两人到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同学A:“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这句话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柳树在烈日炎炎下的病态。师:谁有补充吗?同学B:我认为这句话是用拟人手法从侧面写出了柳树在烈日炎炎下的病态。师:很好!补充得很到位,请大家继续。同学C:“便道上的尘土飞起多高,……,烫着行人的脸。”这句话也从侧面写出了烈日之烈。师:×××同学,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同学D:我赞同同学C的看法,我想补充的是这句话也是从人的触觉角度写出了太阳的厉害。
我们从上述案例进行反思:“案例一”中,笔者是作为一位听课者亲自目睹了课堂,我们不得不承认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参与率也很高,但出彩之处不多。因为几乎所有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没有注意倾听别人的看法,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根本难以有思维的碰撞,也就只能说“热闹”而算不上“精彩”了。我们执教老师为什么就不能打断一句:“你赞成他的观点吗?”“对于他的见解你还有什么补充吗?”“请你评一评他的说法?”……为什么不能引导孩子们在倾听别人的发言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呢?难道您听了那些孩子的表达就没有任何不同的意见吗?学生虽是课堂的主角,可教师也不能完全退出课堂的舞台呀?教师的导学作用何在?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听出学生的回答与文本的关系有多大,学生甲和学生乙的回答有什么区别,同一个学生前后的两次回答有什么区别,等等。只有教师自己意识到倾听和表达的重要性,尤其认识到用心去听的重要性,他才会去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
“案例二”中,笔者在这节语文课上的组内讨论,其实也即学校课堂模式中的“同伴互学”环节,组内选择实际是培养学生的倾听与表达能力的,如果不注意用心听,又怎能听出谁好谁差呢?如果不能表达清楚,同伴又怎能听懂呢?组织全班交流展示时,教师如果有意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能多提一些这样的问题:“你们组的观点是?”“你是怎样理解的?”“谁能纠正一下?”“还有什么补充?”学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也才能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教师在引导学生去学会听别人发言的同时,强调学生用一句话、一段话完整地表达。
一言以蔽之,教师只有倾听引导,才能够激发学生准确表达;学生只有用心倾听,能够使自己的表达更精彩。
傅云云,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东。责任编校:李发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