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教传统的体认及现代性思考

2014-07-09 20:16毕玉俊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5期
关键词:诗教诗词诗歌

中华诗词在数千年中华文明长河中哺育着华夏子孙的灵魂,承载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情感。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诗教的优良传统,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可事父,远可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及“不学诗,无以言”的诗论观点,将诗歌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讽谏和审美作用,提到一个治性安邦的高度。今天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在新课程改革的视野内,理应更好地发挥古典诗词这一宝贵遗产的作用,呼唤传统“诗教”的回归,进一步使语文教学回到文化传承本质的轨道上来。

一.在历史文化视野中,充分认识诗教的社会教化功能

“诗教”一词最早见于汉代人作的《礼记·经解》篇,托言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实质就是以《诗经》为教材的教育实践活动。《诗经》最重要的功能在《论语》上有非常鲜明的论述:其核心理论就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和“《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以及“不学《诗》,无以言”学说的创立。其目的就是通过《诗》教,经世致用,教人“修齐治平”,实现儒家思想核心“仁”、“礼”的目标。同时,还可以明人伦之道,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毛诗·诗序》对《诗》的教化功能作了进一步强调:“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易风俗。”这种“正、动、感”的育人功能和“经、成、厚、易”的育人成效,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由此,孔子成为“诗教”的最早也是最积极的倡导人和身体力行者。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两千多年来“诗教”的传统绵延不绝,虽经历朝历代社会制度的变革动荡,而“诗教”文脉绵延流转,流淌成一幅轨迹清晰的民族心灵地图。诗经的美刺,屈原的悱恻,汉魏的生命精神,陶潜的自我意识,李白的奔放,杜甫的沉郁,东坡的旷达,稼轩的悲慨,遗山的哀怨,直到近代黄公度的时代强音,诗歌文化的精神底色,就是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由此,诗歌达于粹美之界,止于至善之境。诵诗、写诗,会让人不满于做一个只关心一己之得失的“小我”,而成就宇宙人生的“大我”,让自己更有历史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实现人生的普世价值。

二.在社会文化视野中,充分认识诗教的人格教育功能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归纳出人格教育的三大步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通过诗的感兴作用,激发人的性情,培育人的仁孝之心;通过礼的节制,使人的性情归于中正平和,气质变得温文尔雅;通过音乐熏染,使人的一举一动,皆合于天地的自然规律,至此教育获得彻底的完成。孔子认为诗教是教育的开始,通过对诗的咏叹感发,既可以提升语文能力,提升词汇量,还可以抒发情感、了解民风、结交朋友、宣泄不平。诗是源自于心灵的声音,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泻,天下没有比诗更惠己、更私己的学问。凡经诗教入门的人,总是更容易坚持为己之学,总是更容易产生坚定的文化信仰。所以,想要养成君子人格,必须从诗教开始,必须从学诗开始。但是,自“五四”以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来,随着以文言为载体的古典诗词的教学和写作日渐式微,“诗教”的传统事实上已经难以为继。

三.在教学视野内,充分发挥诗教的审美教育功能

源远流长的古典诗词,就是一部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士大夫的品格心灵史,无不闪耀着“求真、向善、爱美的光辉。诗是真情的流露和自然的宣泄,最能体现“修辞立其诚”的要求,它是性灵的化身,真实不妄,表里如一。学作诗,便是让自己性情真醇,胸无杂陈。欧阳修说:“书犹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陈独秀说:“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危气若虹。”所以,惟有真纯率性、坦坦荡荡的君子,才能养成亘于天地的浩然正气。

诗歌的音律节奏,合于天籁,便于口诵,一唱三叹,韵味悠长,是最能激荡人心的质美文体。文辞隽永,典雅庄重,既能抵御卑劣俗气,又能使人心灵不死。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有言:“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诗本身具有的这种高雅的审美特征。人们诵诗写诗,重视语言、情感、声韵之美,体现出的都是高雅的审美情趣。高雅的审美情趣本就根源于高贵的心灵,而对高雅的追求又会强化心灵的高贵。人们诵诗写诗,就是亲近高贵,崇尚高雅。

诗教不是为了培养诗人,而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是要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里。这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现在的应试教育只重前者,所以陷入了科学主义的泥潭,使学生功利化,成为缺少情感,缺少理想,缺少创造,缺少想象力的人。一句话,缺少人文素养。而积极倡导诗教,就是要弥补人性发展在这一方面的严重缺损。

四.在新课程背景下呼唤诗教,实现文化寻根教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受西学思潮的影响,教育思想和内容的政治化、功利化,长期与传统文化割裂,由此导致国人素养的缺失,人心溺陷、灵魂无主、道德崩溃、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日益严重。中国诗教的传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虽然在中小学教育中也有诗教内容,但与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教学方法上,以肢解翻译为主,忽视诵读和体验。诗是什么?诗是情绪和情感的感发,诗因为较少细节的描述、价值观念的束缚、个人恩怨的羁绊,几乎纯粹是情绪化的喷发,因而比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更能超越时代的局限,从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你能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抱怨哪一个人不理解自己吗?你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发泄对哪一位当权者的不满吗?你能说“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控诉社会黑暗吗?是,又不都是。诗歌从创作的角度说,是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对读者来说,感受到的却是人类的爱与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普遍的感情。因此,诗歌不读不足以成诵,不读不足以感发,不读不足以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训练上,以呆板僵死的定性考察为主,学生失去了鲜活灵动的审美期待和温馨的情趣陶冶。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非想象不能悟其境。因此,必须下一番切己体察、虚心涵咏之功夫。“诗家语”与一般的散文有别,它是意象的叠加和暗示,有着很大的跳跃和想象空间,必须借助想象,去构建、领悟其美妙意境。历代诗词,包含了中国国民精神的全部符码,故读古人诗词,是与中国古人高贵的人文情怀相遇,是与中国古人高雅的审美情趣相磨荡。王守仁说:“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人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意思是说:歌诗,能激发人的天性,疏通迂滞,调节心理,舒活筋脉,反躬自省,涵养德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远大的理想。而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使教学过程过分功利化,诗歌教学成为教学的副产品,即便是高考试卷中虽有一首简短的古诗体现,也只不过是诗歌知识的套用而已,学生本来就读不懂,更谈不上鉴赏。至于现代诗歌的赏读在高考试卷中退出也早有一些时日了吧,更让人不解的是高考作文命题竟然“不得以诗歌体写”。呜呼,“诗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在教学内容上,教材编写中对诗歌淡化,这种淡化当然有其价值观、政治观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深层原因,但诗教传统之不传却是不容置辩的事实。在教材上的体现大致有:一是目前的选文以白话文为主,点缀式地有一些文言文和古诗。对文言的学习就像解剖尸体一样地分析字义、语法,对学生阅读文言的能力和文言阅读习惯的养成用处不大;而选古诗却不讲平仄、格律等内容,使得学生完全被隔离于古典诗词殿堂的墙外。二是应试教育使教学过程功利化了,这是自晚清民国以来,吸收西方教育体系,把知识体系作为中心的教育,致使因遗漏中国教育的传道功能而造成了国民精神缺失。从目前作为语文教学“指挥棒”的高考来看,能够直接引导学生同时进入阅读与写作两扇大门的,依然是白话文,古诗词受不到重视,只应对考题中的几个填空。三是教材编写者由于对现代诗尤其是对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诗坛十分隔膜,这也使许多优秀诗作难入教材,对学生来说作为“诗”的概念还有吗?而在我国古代传统教材中,古代的诗歌读本以及传统启蒙教材,浩如烟海,质量上乘。

中国古代诗歌乃是最为主流的文学艺术载体,提倡诗教,从一定意义上,就是要求文学艺术直接服务于管理国家、振奋精神、教育大众。现代社会,各种文化载体和传播手段很多,但我们呼唤诗教传统回归,主张青少年的教育要从诗教开始,全社会都重视诗教。让人们身处物欲横流、价值杂乱、精神失落的环境,仍能够保持一颗健康、脱俗的心灵。在优雅的、美丽的、沉郁的、高格的诗歌诵读中,感悟到真、善、美的可贵,发现假、恶、丑的可耻。心灵远离低级趣味,不流于俗套,力求超拔,秉持高蹈的人生态度。这是诗教的务本之道,是诗教成为不可替代的教育方法的根本原因。

总之,诗教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和任务就是:语文教学从诗教开始,传统文化寻根亦应从诗教开始。

毕玉俊,语文教师,现居山东莱芜。责任编校:洪 鸣

猜你喜欢
诗教诗词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七月诗歌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诗教为何与何为
诗教传统与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关系探微
忧世要深,择术要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