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桂花分外香

2014-07-09 15:43李金贵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桂花树景物风景

李金贵

你看,桂花开了——”

“有蝴蝶……”

当我正通过大屏幕向学生介绍家乡的景点——“凤山公园” “茶叶大观园” “文庙” “十里诗廊” “大龙湖”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抓住一处景物来写作的时候,坐在靠窗户的两名学生看着窗外、窃窃私语。我停了下来,他们谈话的声音在蓦然安静的教室里显得特别清晰,大家的目光一齐投向他们,也投向我,那目光似乎在等待着,看我怎么处理这两名说话的学生。要是平时我可能会轻轻走到他们的身边,或抚摸他们的头,或以向他们提问的方式提醒他们。今天我改变了主意,因为我发现他们谈话的内容跟我所要讲的知识点是相关的,与其在教室闭门造车,不如让学生亲身体验一番。我索性话锋一转,说:“同学们,要说景点,我们学校到处都是,但需要你有一双慧眼、一颗细腻的心去寻找和发现,你们愿意去寻找吗?”

“愿意!”大家齐声欢呼,教室里顿时掀起了一股热浪,学生的热情高涨。

“观察一处景物,不但要认真地看一看,还要细心地听一听、闻一闻,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感受体验……”

介绍完观察的方法后,我提着数码相机和同学们一起奔向校园。

“这是什么?”

“鹅掌木。”

“哦,它们的叶子扁扁的,真像鹅掌……”

“李老师,快看,这里有一棵树,叶子很特别……”

“怎么特别?”

“它的叶子嫩绿,像孔雀的羽毛,开的花红艳艳的,像一团团燃烧的火……”

“这种树叫做凤凰树,六七月份开花,开花的时候很美,花谢了,还能结果。一条条又细又长的果子挂在树上,随风舞动,特别美……”

我们一路走着,一路攀谈。我随机用数码相机把所看到的景物、与学生的对话录像下来,带学生返回到课堂。“谁愿意先来分享一下自己最喜欢的一处风景?”大家踊跃举手,我仔细环视了一下教室,连平时最怕写作文的学生也举起了手,我笑着让几个平时作文写得较好的学生上来分享,并随机出示相机里的画面。

“我最喜欢的一处风景是窗外的几株桂花树。你们看,它们虽然长得不起眼,矮矮的,但是花很香很香。我上去闻了闻,感觉心情很舒畅。我还知道,这些花采下来晒干了,可以制成香囊,做桂花饼……”

“你很善于观察和感受,从花的香气和花的作用来分享桂花树的美。这一处风景有没有其他同学想补充分享的?”

“我喜欢桂花树的样子,平时静静地站在窗前,像一个乖巧的孩子。一阵风吹过,它开始调皮起来,摇头晃脑,好像在背古诗。”

“你不但细心观察,而且善于用心体会,不简单。”

“我最喜欢的一处风景是操场旁边的那棵大榕树,它长得既高大又茂盛,一片片叶子像一块块碧玉,高高挂在枝上,特别耀眼。它也许老了,还长出胡须来,大约有10厘米长,又细又硬,你若想拉下一根,想都别想……”

“你很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分享,分享了榕树的整体样子、叶子,还有胡须,难得的是还用了一个恰当生动的比喻,把榕树的叶子比作碧玉,这个句子我喜欢。”

我们就这样随意聊着,学生敞开心扉畅快地分享着、相互补充着,教室里不时飘出会心的笑声、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情绪高涨,兴致勃勃,没说的把手举得高高的,争取露脸的机会,说过的还想再说,一副欲罢不能的架势。

“因为时间关系,让每位同学都来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是来不及了,如果大家愿意可以在课余继续分享,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写成文字,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你的观察成果。请同学们按这一单元的习作要求写一篇作文,下一节课我们办一个作文展,来比一比谁观察到的风景最美丽、最动人。写得好的,我还要推荐给我的一些编辑朋友,争取发表。”

“沙沙沙……”学生开始埋头写了起来……

谁说我们的学生不会写作文?更多是因为我们没有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或是缺乏有效的指导方法罢了。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3~4年级)的习作要求中强调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我这堂习作指导课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从学生的求知心理特点出发,根据习作的要求,提供给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时间与空间,并带领他们一起观察、感受、体验、分享观察的成果,及时给予鼓励与点拨,总结观察与习作的方法,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为习作做好铺垫。综观整个习作的指导过程,从体验前的方法指导到实地观察体验,最后分享、补充、鼓励评价,自始至终都是围绕提高学生观察与习作的兴趣,增强习作指导的实效这一核心理念来展开的。我深信,只要我们能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实际出发,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并适时进行鼓励与方法指导,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本栏责编 肖 飞)

(本栏插图 王 伟)

猜你喜欢
桂花树景物风景
一起去闻桂花香
桂花树野哪儿去了
童年的桂花树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窗前的桂花树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随手一弄就是风景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