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机变中生成智慧

2014-07-09 15:37申宣成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克莱特于漪机智

申宣成

读了刘雁华老师的课堂叙事,我不禁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一次,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上《宇宙里有些什么》的公开课。当讲到“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这句话时,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万万等于多少?”此问一出,立刻引起了一片哄笑,因为在大家看来,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小儿科”了。有同学还不屑一顾地反问道:“万万不等于亿吗?”看到自己的问题遭到了嘲笑,提问的学生自然觉得很没有面子,灰溜溜地坐下了。看着他沮丧的样子,于老师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沉默片刻,反问大家:“既然万万等于亿,这里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千亿颗星星,却说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呢?”听到老师这个问题,教室里霎时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用‘万万有两个好处。一是‘万万听起来响亮,‘亿却听不清楚;二是‘万万好像比亿多。”于老师当即给予肯定,并表扬说:“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的一个规律,字的重叠可以产生两个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量多。”听了于老师的表扬,大家都向这个同学投去了钦佩的目光。此时,于老师又问:“大家再想一想,我们今天能学到这个新的知识,是谁提醒了我们呢?”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纷纷把敬佩的目光转向第一个提问的同学。听了老师的鼓励,第一个学生重又抬起了头,沮丧也一扫而光。

与上面的故事相比,我觉得刘雁华老师遇到了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因为于漪老师课堂上的那个学生,仅仅是问了一个看似低级的问题而已,而刘老师课堂上那位愣头愣脑的男生却是有意偷梁换柱,拿自己的校长开涮。这种近乎恶作剧的举动,很容易使教师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批他一通吧,不但会破坏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对习作的赏析;听之任之吧,他的做法又确实很不得体,对师长有失尊重。那么,此时此刻,刘老师该怎么办呢?说实话,当时在台下听课的我都替她捏了一把汗。但令人欣喜的是,刘老师和于漪老师一样,用非常专业的做法化解了尴尬。在她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火鞋和风鞋》的故事之后,台上的学生和台下的教师都被深深地打动了。尤其是当她绘声绘色地模仿迪姆与乡村孩子的对话时,我发现,包括汪兴、张校长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露出了会意的笑容,而那位愣头愣脑的男生则陷入了沉思之中。正所谓“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就这样被刘老师轻松“搞定”了。

事实上,课堂教学是一件极为复杂和辛苦的事情。1975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克逊研究发现:一名小学教师平均每个上午要进行1000次社会交流。例如,她必须抬头、皱眉、咳嗽示意、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静静地把学生推回座位上、对学生展示的玩具车表示赞叹等。而在我看来,更麻烦的是这些交流从来没有什么固定的程式和顺序,其中的很多事件都是教师始料未及的,如果缺乏足够的教育智慧,它们随时都会让你手足无措。

1802年,被人们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就在他关于教育的首次演讲中做出过这样的判断:“关于你究竟是一个优秀的教育者还是拙劣的教育者的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你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呢?”教育机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教育机智这一问题并未引起教育研究者的足够兴趣,它就像是一个“黑匣子”, 满载着亟待破解的教育秘密,孤独地躺在教育海洋的角落里。

那么,什么是教育机智,教师如何才能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呢?

一、教育机智的定义

结合中西方对教育机智的解释,我们可以给它下这样的定义:教师借助眼睛、耳朵等各种感官,体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境和事件,使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的能力。如果你认为这个表述有点拗口的话,我们不妨换一种表述方法。所谓教育机智,其实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经历: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你正在课堂上眉飞色舞地演讲,这时,课堂上冷不丁冒出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措手不及中,你的心里不自觉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噢,天哪!怎么办?”然而,在短暂的思维空白之后,你迅速地调动起大脑的“云计算”能力,在自己知识和经验的数据库找到了近乎完美的问题解决方案,使课堂教学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风光无限。于是,在一块石头落了地之后,你禁不住要跳起来大喊一声:“哇,太棒了!这真是一次课堂教学的巅峰体验!”

二、教育机智的策略

尽管教育机智一部分源于人的天赋,但它更多要依赖于平时的历练,其路径和内容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耐心的倾听。关于倾听的重要性,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现场访问一名小朋友:“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现场的观众被小朋友的话逗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却仍然注视着这个孩子,他想知道,这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小家伙?这时,他发现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其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看,林克莱特是一个多么称职的心灵导师!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有多少教师能耐心听完孩子的陈述,又有多少教师会匆忙对孩子的言行妄下结论呢?

第二,细心的观察。在倾听学生心声的同时,一个机智的教师还要善于体察学生动作、表情的细微变化,并从中找到破解学生心灵的密码。而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主要差异也正在这里。例如,面对课堂上高高举起的十几只小手,新手教师看到的仅仅是十几只举起的手而已,专家教师看到的却是手下面活生生的人。试想,如果刘雁华老师仅仅关注那个愣头愣脑的男生,却忽略了文章作者的话语和表情,她就不可能发现朗读者是在恶作剧,当然也就很难捕捉到化解尴尬的契机。

第三,丰厚的积累。在强调倾听和观察的同时,我们还不能忘了,教师的知识基础是教育机智赖以生存的沃土。于漪老师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时,曾概括了这样八个字:“目中有人,胸中有书。”这的确是经验之谈。而从于漪老师和刘老师的两个教学案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她们都有着丰厚的知识储备。假如当学生说出“万万”和“亿”的两个区别时,于老师不能做出那么精彩的总结提升;假设当学生拿校长开涮时,刘老师没有对《火鞋和风鞋》主题和细节的熟练把握,那么,怎么可能有如此机智的应变、如此精彩的生成呢?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评的一致性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 编 流 水)

猜你喜欢
克莱特于漪机智
“人民教育家”于漪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松鼠、坚果和时间机器
机智的妈妈
机智的警察
这个世界需要你啊,机智的少年
听的艺术
机智的回答
善于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