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恩巧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是课改的重点之一。而对于西部偏远地区的初中学生来说,由于基础薄弱,数学学科是所学科目中比较难的学科,而数学科目在中考中所占比例大,这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加倍努力,认真思考,多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好的符合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数学;魅力;评价;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187-01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更好的适应课改需求,提升学生数学成绩,应准备充分,精心设计,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后练习与巩固要有针对性这几个方面入手,下面是我结合我几年的教学实践,关于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一、准备充分,精心设计
要提升初中数学课课堂效果,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充分精心设计。在数学备课时我们应该努力从教材、教学目标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几方面考虑,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往往决定其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因而我们在上课前必须明白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整体的基础是什么样子?其中哪些学生的基础好,哪些的基础较差?我们备好的课能不能够适应学生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的对学生进行了解。只有做到这些,我们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做得知己知彼,提高教学针对性。
同时,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在传统的知识传递结构中,教师处于核心的地位,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冲破旧观念的束缚,树立全新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主体的人。我们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认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他们存在的巨大潜能,要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释放和淋漓尽致的发挥。我们教师要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积极营造素质教育氛围,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课堂的各个环节(导入、多媒体应用,课堂互动等方面)也要注重设计,既要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又要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数学课堂在中学不是很受欢迎的原因,也许和数学老师本身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提高数学老师的人格魅力,要提升教师在学生中的人格魅力,就需要教师的拥有一颗爱心。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所有的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教师还有要胸怀一颗宽容之心。对于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来说,宽容就是金,当教师忍学生不能忍,为学生不能为时,就能征服学生、教育学生,甚至吸引学生。既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展示出教师的无穷的人格魅力。
其次,数学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或情趣高雅,性格稳健;或雷厉风行,充满魄力;或衣着大方,举止得当……教师不凡的气质和翩翩风度,都能使学生产生仰慕之感。当然作为一名教师,你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学生搞好团结,就要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公整,自己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养成随手拾起地上的一个纸团、把讲桌上的粉笔盒摆好、以饱满的热情出现在学生面前等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行为习惯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者学生、激励着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
再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激发兴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怎样才能激励、鼓舞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现在老师们在课堂上都非常注意改变自己以往的评价语言。特别是在公开课中,我们可以听到许多带有明显新课程理念性的评价语言。如:“你真棒!”“非常不错”等等。一节课中,这样的语言此起彼伏。刚开始接触这些评价语言时,师生们感到非常新鲜,也比较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时间一长,总觉得这些评价语言的运用存在着形式化的意味。再加上对学生的观察,有的调皮的学生借着评价的机会,自我表演一番;还有的学生只是嘴巴在动,情绪上根本就没有响应。当学生出现困难、出现过错或犹豫不决的时候,如果老师说一句“我相信你”、“我觉得你行”,那么他就很快会鼓足勇气。无论是学习成绩好与不好的学生,都对他们说:“我相信你行。”这样学生才会个个充满着自信。“行”的更“行”了,“不行”的也“行”了。评价语言贯穿整个数学课堂过程中,让我们“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敷衍”。站在孩子整个人生的维度上,用发展的理念来实施评价,科学有效地运用评价语言,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这样最大限度的给予学生学习的信心,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课后练习与巩固要有针对性
学生的数学成绩要向提高,光靠老师讲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要想学好数学,需要加强试题的练习。 那试题是不是越多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这就要求数学老师要做到精选试题。教师备课中初中数学作业内容要精选。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作业要精心设计,形式要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少而精。
凡是布置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必须反复推敲,精心选择并准确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时间。课后作业量要适当,教师布置的作业,应明确规定完成时间,凡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不到课外去做,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对难度稍微大点的的题目应向学生作适当的提示,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这样就会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