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梅涅劳定理与帕斯卡定理证明一个几何命题

2014-07-08 22:03秦进简萱慧
考试周刊 2014年37期

秦进 简萱慧

摘 要: 本文利用梅涅劳定理与帕斯卡定理证明同一个几何命题,体现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揭示定理与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表明高等几何的原理和方法在初等几何的应用中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梅涅劳定理 帕斯卡定理 几何命题

梅涅劳定理是证明共线点的有力工具,它是初等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在国际国内数学竞赛试题中出现较多.帕斯卡定理是高等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1640年,帕斯卡(Pascal)发现著名的射影几何命题,它是二次曲线的射影理论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命题的证明揭示梅涅劳定理与帕斯卡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体现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如,朱德祥编写的高等学校教材《初等几何研究》的第53页例题2,就是利用梅涅劳定理证明在射影几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德萨格定理.特别是利用高等几何的思想方法解决初等几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高等几何的原理和方法在初等几何中应用非常广泛,它具有独特的巧妙、灵活等特点.适当利用高等几何的定理证明初等几何问题能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

梅涅劳定理:设三角形△ABC三边(所在直线)BC、CA、AB被一直线分别截于点X、Y、Z,则有 · · =-1.

逆定理(梅涅劳定理):设三角形△ABC三边(所在直线)BC、CA、AB上各取一点X、Y、Z满足关系 · · =-1,则此三点X、Y、Z共线.

帕斯卡定理:对于任意一个内接于非退化的二阶曲线的简单六点形,它的三双对边的交点在一直线上.

命题:圆上六点A、B、C、D、E、F,AB与DE交于P,BC与EF交于Q,CD与FA交于R,求证P,R,Q共线.

证法1:利用梅涅劳定理证明.

证明:如图1,设DE与FA交于X,BC与DE交于Y,FA与BC交于Z.由AB截△XYZ三边分别于A、B、P,

· · =-1,即 · · =-1

由CD截△XYZ三边分别与C、D、R,

· · =-1

由EF截△XYZ三边分别于E、F、Q,

· · =-1

将以上三式相乘,得( · · )· · · · · · =-1

由圆的性质知,

ZA·ZF=ZB·ZC,YB·YC=YD·YE,XD·XE=XF·XA

即,ZA·ZF·YB·YC·XD·XE=ZB·ZC·YD·YE·XF·XA

· · · · · =1

所以, · · =-1

由逆定理(梅涅劳定理),P,R,Q共线.

证法2:利用帕斯卡定理证明.

证明:如图1,设简单六点形ABCDEF内接于圆,其三对对边AB与DE,BC与EF,CD与FA的交点分别为P,R,Q,圆显然是非退化的二阶曲线,根据利用帕斯卡定理,P,R,Q共线.

本命题证明的证法1是利用梅涅劳定理证明,证明时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有一定的难度.本命题的证法2是利用帕斯卡定理证明的,证明过程十分简洁,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高等几何理论可以统一初等几何的某些问题,提高推广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加强高等几何和初等几何的联系, 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和掌握初等几何,并指导初等几何的教学与研究.能够在更高层面上理解几何空间的基本特性、研究方法及其内在联系,深刻体会几何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朱德祥.高等几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梅向明等.高等几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endprint

摘 要: 本文利用梅涅劳定理与帕斯卡定理证明同一个几何命题,体现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揭示定理与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表明高等几何的原理和方法在初等几何的应用中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梅涅劳定理 帕斯卡定理 几何命题

梅涅劳定理是证明共线点的有力工具,它是初等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在国际国内数学竞赛试题中出现较多.帕斯卡定理是高等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1640年,帕斯卡(Pascal)发现著名的射影几何命题,它是二次曲线的射影理论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命题的证明揭示梅涅劳定理与帕斯卡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体现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如,朱德祥编写的高等学校教材《初等几何研究》的第53页例题2,就是利用梅涅劳定理证明在射影几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德萨格定理.特别是利用高等几何的思想方法解决初等几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高等几何的原理和方法在初等几何中应用非常广泛,它具有独特的巧妙、灵活等特点.适当利用高等几何的定理证明初等几何问题能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

梅涅劳定理:设三角形△ABC三边(所在直线)BC、CA、AB被一直线分别截于点X、Y、Z,则有 · · =-1.

逆定理(梅涅劳定理):设三角形△ABC三边(所在直线)BC、CA、AB上各取一点X、Y、Z满足关系 · · =-1,则此三点X、Y、Z共线.

帕斯卡定理:对于任意一个内接于非退化的二阶曲线的简单六点形,它的三双对边的交点在一直线上.

命题:圆上六点A、B、C、D、E、F,AB与DE交于P,BC与EF交于Q,CD与FA交于R,求证P,R,Q共线.

证法1:利用梅涅劳定理证明.

证明:如图1,设DE与FA交于X,BC与DE交于Y,FA与BC交于Z.由AB截△XYZ三边分别于A、B、P,

· · =-1,即 · · =-1

由CD截△XYZ三边分别与C、D、R,

· · =-1

由EF截△XYZ三边分别于E、F、Q,

· · =-1

将以上三式相乘,得( · · )· · · · · · =-1

由圆的性质知,

ZA·ZF=ZB·ZC,YB·YC=YD·YE,XD·XE=XF·XA

即,ZA·ZF·YB·YC·XD·XE=ZB·ZC·YD·YE·XF·XA

· · · · · =1

所以, · · =-1

由逆定理(梅涅劳定理),P,R,Q共线.

证法2:利用帕斯卡定理证明.

证明:如图1,设简单六点形ABCDEF内接于圆,其三对对边AB与DE,BC与EF,CD与FA的交点分别为P,R,Q,圆显然是非退化的二阶曲线,根据利用帕斯卡定理,P,R,Q共线.

本命题证明的证法1是利用梅涅劳定理证明,证明时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有一定的难度.本命题的证法2是利用帕斯卡定理证明的,证明过程十分简洁,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高等几何理论可以统一初等几何的某些问题,提高推广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加强高等几何和初等几何的联系, 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和掌握初等几何,并指导初等几何的教学与研究.能够在更高层面上理解几何空间的基本特性、研究方法及其内在联系,深刻体会几何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朱德祥.高等几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梅向明等.高等几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endprint

摘 要: 本文利用梅涅劳定理与帕斯卡定理证明同一个几何命题,体现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揭示定理与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表明高等几何的原理和方法在初等几何的应用中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梅涅劳定理 帕斯卡定理 几何命题

梅涅劳定理是证明共线点的有力工具,它是初等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在国际国内数学竞赛试题中出现较多.帕斯卡定理是高等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1640年,帕斯卡(Pascal)发现著名的射影几何命题,它是二次曲线的射影理论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命题的证明揭示梅涅劳定理与帕斯卡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体现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如,朱德祥编写的高等学校教材《初等几何研究》的第53页例题2,就是利用梅涅劳定理证明在射影几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德萨格定理.特别是利用高等几何的思想方法解决初等几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高等几何的原理和方法在初等几何中应用非常广泛,它具有独特的巧妙、灵活等特点.适当利用高等几何的定理证明初等几何问题能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

梅涅劳定理:设三角形△ABC三边(所在直线)BC、CA、AB被一直线分别截于点X、Y、Z,则有 · · =-1.

逆定理(梅涅劳定理):设三角形△ABC三边(所在直线)BC、CA、AB上各取一点X、Y、Z满足关系 · · =-1,则此三点X、Y、Z共线.

帕斯卡定理:对于任意一个内接于非退化的二阶曲线的简单六点形,它的三双对边的交点在一直线上.

命题:圆上六点A、B、C、D、E、F,AB与DE交于P,BC与EF交于Q,CD与FA交于R,求证P,R,Q共线.

证法1:利用梅涅劳定理证明.

证明:如图1,设DE与FA交于X,BC与DE交于Y,FA与BC交于Z.由AB截△XYZ三边分别于A、B、P,

· · =-1,即 · · =-1

由CD截△XYZ三边分别与C、D、R,

· · =-1

由EF截△XYZ三边分别于E、F、Q,

· · =-1

将以上三式相乘,得( · · )· · · · · · =-1

由圆的性质知,

ZA·ZF=ZB·ZC,YB·YC=YD·YE,XD·XE=XF·XA

即,ZA·ZF·YB·YC·XD·XE=ZB·ZC·YD·YE·XF·XA

· · · · · =1

所以, · · =-1

由逆定理(梅涅劳定理),P,R,Q共线.

证法2:利用帕斯卡定理证明.

证明:如图1,设简单六点形ABCDEF内接于圆,其三对对边AB与DE,BC与EF,CD与FA的交点分别为P,R,Q,圆显然是非退化的二阶曲线,根据利用帕斯卡定理,P,R,Q共线.

本命题证明的证法1是利用梅涅劳定理证明,证明时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有一定的难度.本命题的证法2是利用帕斯卡定理证明的,证明过程十分简洁,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高等几何理论可以统一初等几何的某些问题,提高推广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加强高等几何和初等几何的联系, 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和掌握初等几何,并指导初等几何的教学与研究.能够在更高层面上理解几何空间的基本特性、研究方法及其内在联系,深刻体会几何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朱德祥.高等几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2]梅向明等.高等几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