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互动式”课堂教学浅探

2014-07-08 23:19吴敏
考试周刊 2014年37期
关键词:互动式师生作文

吴敏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呼唤教育教学改革。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已无法完成新课标的各项任务。新课标强调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本质是“交往、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教学过程”的明确要求。那么,如何师生、生生“互动”,激活语文课堂,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活动以“特殊认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即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往往过于强化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以服从教师的教学设计为基本方式进行的,没有沟通,没有交往。尤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本应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课堂,往往气氛“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可见,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没有充分注意到人的生命过程的意义和价值,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在课堂教学中共同活动的行为特征。

叶澜教授提出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共同创造的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倡导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大的表现空间,强调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要更多地互动和合作交流。现代教学交往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创人生体验、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没有沟通和交往,就没有教学。这些说明了互动、交流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只有在教学互助、互动、互联、互促过程中,才能实现预定目标。

二、创设互动情境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低估或忽视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对所学知识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执教者由于事先对教学活动有详尽的预设,为了“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硬把学生拉回来,让学生的学习起点“归零”。真实的课堂应该是面对学生真实的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挥。可综合运用情境导入、讲故事导入、讨论导入、对比导入、问题导入等方法,将学生引导到具体的课堂互动教学情境中,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

教学“坐井观天”时,师生对话如下:

师:同学们,为什么青蛙会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生:因为它以为天就像井口那么大。

生:因为青蛙从来没有跳出井口。

师:哦,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原因,但我们还是要一起来研究研究为什么会这样。青蛙这种动物真的是一直生活在井里面吗?井是什么样的?你们见过吗?请同学们回家查资料或问爸爸妈妈再告诉大家。

通过设置符合学生能力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延伸课外,激发兴趣,由直观的文字转化为感性的生活实物,学生会产生分享主动学习的乐趣的愿望。

三、充实写作素材

建立“写作素材库”,每天利用课前几分钟,或每周利用专题课进行写作素材交流,相互补充,充实“写作素材库”。老师可以为学生朗读一些有深刻含义的文章,学生可以自己阅读或积累有意义的文章,这样就可以丰富写作素材,确定话题,明确标准。要求讲普通话,围绕话题,突出人物或事物特征,进行口头作文训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审题、理解题意的能力,避免写作跑题。课前布置话题,要求小组合作,选用编故事、表演等形式表现这个话题,提高效率,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准备好写作素材,大致构思文章脉络,到真正写的时候才能一气呵成。根据生活体验,抓住契机,随时调整作文授课计划,引领学生自主感触,交流所见、所闻、所感。在平日教学中,要时刻提醒孩子做有心人,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写作埋下伏笔,先说后写,理清思路。由确定材料到下笔成文中间需要一个说的过程,让学生把事情说出来,既是个体一次写的酝酿和尝试,又是不同个体的互相启发。小组自主选题,根据教学需要,各尽所能,将一班分成几组,由老师出几组题目,交给各组讨论。然后选择有关题材或表现方式,完成漫画作文,接力作文,即兴作文,想象作文……

四、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课堂人际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所谓的“师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时空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既指师生部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又指师生之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

在互动中,教师和学生均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都处于积极状态。课堂教学要从“人的发展”这根本出发点着手,关注教师的“动”及学生“动”。若教师在课堂上长篇阔论,滔滔不绝地讲,不厌其烦地分析,以致肢解课文,学生就像呆滞的机器,只能默默聆听,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使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和独立创造性的发挥,压抑了个性的发展。

课堂教学需要的师生互动,必须有真正的意义,应该是文化撞击的过程。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与课程文本形成互动,与老师一起对课程知识进行价值选择、理解和构架,进行文化交流,从而真正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新世纪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新课标》对我们提出新的要求。对于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教学已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一堂没有交往、没有互动性的课,已不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学生应当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应当成为自己的主人,真正展现人格魅力。教师首先应当把学生当做主体的人看待,认识到师生双方都是彼此关系的创造者,师生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在师生互教互学的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价值,把课堂学习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动式师生作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麻辣师生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
互动式设计模式研究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