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淑霞
如果把教育比作一张桌子,那么德、智、体、美就是这张桌子的四条腿。桌子若缺了一条腿,就是破损的;教育若少了美育,就不是全面的。要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需要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初中生正值豆蔻年华,世界观和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他们感情丰富,有追求美的强烈愿望。如果用一些美好的事物影响、激励他们,特别是在学习、生活中挖掘的一些好的典型事例感染、教育他们,则他们的道德情操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这时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辨别是非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美好的情操,使他们成为感情丰富、热爱生活、具有坚定意志行为的人,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
受应试教育的压力,语文教学变得程式化,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多大兴趣,学起来觉得枯燥乏味,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还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让语文这种实践性强的科目走出枯燥又程式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我认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的主要职能是使学生把学习内化为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的培养离不开美育的功用。
1.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它本身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只要我们充分开发利用,就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开阔视野,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图画、音乐、多媒体投影,以及教师自身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都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产生美的想象,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对学生进行听、读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以课文为主,因此课文内容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的感知材料,阅读范文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激发美的情趣。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感知和体验课文创设一种情境、提出一种导向,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营造美的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投入其中。在这其中,教师朗读、学生倾听是关键。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语言平实,叙写朴实无华,表面上看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朗读课文,然后把生活中“父子”的情感体验讲给学生听,让学生联想自己与父亲的情感体验体会作者的情感,于是那充满人间至爱的父子情便会从作者平淡朴实的文字中奔涌而出。然后再要求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反复朗读,感受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这样可以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实践证明:朗读课文是激发情趣的关键所在。通过朗读,课文中的美学意蕴得到初步揭示,美学价值得到相应实现。
三、培养学生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进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及提出问题时,恰当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等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连”、“嫁接”、“回忆”和“联系”。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做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波澜的画面,审美感受更丰富。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时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主要内容的人和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探究与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春》第一题:“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朱自清在文章的结尾以人喻春,赞美春天,你能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为这篇文章另写一个结尾吗?这是指导和提示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训练的台阶,使学生得到想象和联想的实践锻炼。
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
生活实际中反映的问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不容回避的事实。如什么是美?穿补丁衣服美不美?穿漂亮衣服美不美?白杨树、松树美在哪里?同是岳阳楼,同为洞庭水,为何阴晴两景会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同是秋天景色,为何在这个作者手下绚丽灿烂,而在另一个作者手下却是肃杀凄凉的……诸如此类问题该如何理解?
毛泽东同志认为,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鉴赏要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蕴含的意义。这就需要授课者能够引导学生对所讲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当我们明白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经济一穷二白、创业艰难的特定环境时,我们对柳青笔下的粱生宝“五分钱买一碗汤面”、“车站过夜”、“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用”等行为就不会感到可笑,对梁生宝近似悭吝的举动就会肃然起敬,并从中受到教育。反之,像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这样一个醉心于过上层社会生活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作品讽刺了她的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如忽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则青年学生很容易对玛蒂尔德所向往的奢华生活产生共鸣,对她在舞会上的成功表示羡慕,对她丢项链、赔项链表示惋惜,这就达不到审美教育目的。要提高学生识别事物美丑的能力,就应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展开联想、思索、分析和判断。祥林嫂为何在祝福中死去?她的悲剧遭遇为何产生?可以引导学生从鲁四老爷的所作所为,贺家堂伯的驱赶,柳妈的解脱之计等展开联想、思索,分析其与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因果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封建制度、封建礼教是扼杀祥林嫂的罪魁祸首,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阶段,是审美教育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