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小军
摘 要: 现代日语中的助动词的数量虽然有限,但教学初期不可避免会与它相遇。有些日语教材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减轻学生的负担,在教学初期,极力回避日语助动词的概念,转而要求学生强记句式、句型,这一做法反而成为一些学生厌恶学习的原因之一。作者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启发,提出日语助动词方程式的概念,以期能在初级日语教学中直视日语助动词的存在,帮助教师及时引入助动词概念,强化教学效果,同时给助动词教学效果的考核提供一个可行的手段。
关键词: 初级日语 助动词教学 考试方法
1.认识日语助动词的重要性
同我国的语文教学类似,日本也是从初中才开始在语文教学中系统融入国语语法,诸如词性、句子结构、句子成分分析等。并且,日本的学校语法和我国的主要日语语法著作书都把助动词看做独立的词类, 并作为重点叙述[1]。
日本的大槻文彦最早提出了助动词这一语法概念。众多的日语语言研究、教学者面对这个借用英语语法的概念,呈现了两大倾向:或认同这一概念,运用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或回避甚至试图否定这个概念,试图另辟研究路径[2]。在我国现有的日语教科书中,对于助动词的处理,也反映了这两个倾向。有的教科书回避助动词概念,只是从句型、含义上作出解说,甚至采用自成体系的语法术语;有的则是正视助动词的存在,尽可能保证语法说明的逻辑性和规范性。
笔者认为,尽管引入助动词概念后,从逻辑上有难以说通之处,但是与不使用这一概念相比,使用它的好处更多,更能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大大减少死记句型的负担。除个别另有目的而独树一帜的辞书外,权威的日语辞书都会在附录部分给出助动词活用表,主流辞书都会对助动词的词性进行标注。因此,笔者主张在日语教学中,每当遭遇助动词时就应该告知学生,并作出符合当时文章语境的解释。
比如教学中遇到「田中さんは日本人です」时,就有必要告知学生,「です」是助动词,在本句的语境下,这个助动词的作用是:对主题(田中さん)作出判断,显示说话人对听者或读者的尊重;它接在名词后面,前面的名词是(对主题作出的)判断结果;它的时态是现在和将来。这样,学生就不仅能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为“田中先生(女士)是日本人”,而且能迅速理解“说「田中さんは日本人です」这句话的人尊重听者或读者”及时态等的信息。
日本初中国语语法提出的助动词有れる、られる、せる、させる、ない、ぬ(ん)、う、よう、まい、たい、たがる、た(だ)ます、そうだ、らしい、ようだ、だ、です,共计18个。如果对这些日本的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国语语法助动词[3]进行观察,我们就能发现,即使不一定涉及全部含义和用法,它们中的大多数是我们在初级日语教学就要遭遇到的,其中的です、ます更是初学习阶段必然遭遇的助动词。理所当然,及时告知学生关于です和ます的助动词概念及其内含的信息并作出清晰解释是非常必要的。
2.助动词方程式的提出
我国的初中会开设化学课程,再学得不好,也会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留下印象,比如:
2H +O =2H O
该方程式揭示氧气和氢气在经过化学反应后生成了水。
有了这个方程式,就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了氢气和氧气产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最后的反应生成的结果。由此方程式可以联想到日语助动词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反应。日语助动词犹如一个化学物质,只要将它加入进来,就可能引起复杂的分子结构的变化,而非简单叠加的物理变化。
母语为日语的人,即使终身不懂助动词为何物,也不会影响他使用日语与别人交流。但是,母语为非日语的日语专业学生,几乎没有日语听说能力的积累,不可能像日本的小学语文教学一样,即使回避语法解说,也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文章,理解作者的意图。也就是说,日本的小学生对于日语已经是内行,不需要对助动词进行说明,他们就能理解「王さんは学生です」中です所携带的信息,并会正确使用这个句型。对于非日语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如果不给出“「です」是助动词,在本句的语境下,这个助动词的作用是:对主题(王さん)作出判断,显示说话人对听者或读者的尊重;它接在名词后面,前面的名词是(对主题作出的)判断结果”,就不能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这时,学生只好死记这个句型,但即使死记住,也可能是一知半解,不一定能保证能够准确使用,一些学生毕业后说的日语错误百出就是证明。
再以助动词ます为例,它“只能接在动词后;不改变动词的含义;显示说话人对听者或读者的尊重;时态为现在和将来”,利用如下公式:
动词+ます=?
根据动词的活用类型,展开后可以形成:
ある+ます=あります (五段動詞)
食べる+ます=食べます (一段動詞)
勉強する+ます=勉強します (サ変動詞)
来る+ます=来ます (カ変動詞)
能让学生清晰地巩固动词分类概念,给学生今后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由此可以发现,有些日语教材在进入动词教学时,将あります、食べます、勉強します、来ます这样的连接了助动词的形式作为新单词直接给出,设计得看似非常亲切友好,实际上却恰如温柔杀手,学生一旦对此形成固有概念,将成为今后深入学习的一个不易逾越的障碍。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学生将会接触更多的助动词。比如表示过去、完成、存续的助动词た。如果用助动词方程式表达,就是:
形容词 +た=?
形容动词+た=?
动词 +た=?
助动词 +た=?
引入这些助动词方程式后,我们就能利用助动词方程式进行语法的说明和解释,如:
おいしい+た=おいしかった
しんせつだ+た=しんせつだった
ある+た=あった
です+た=でした
ます+た=ましたendprint
导入上述公式后,非常有利于学生在逻辑的层次上理解并接受た所包含的信息。
3.考试方法的设计
日语教学中少不了对教学效果的检测。目前的日语权威考试有JLPT和JTEST等,它们的考试题型当然也通过各种题型融合了对日语助动词的考核内容。特别是JTEST,由于部分考题是日方的人工阅卷,可以对助动词的掌握情况采取比较适当的检测方法。如其记叙问题第一种中就有这样的题型:
A:おいしいですね。初めて食べました。
B:ああ、それは?摇?摇 ?摇?摇という?摇?摇 ?摇?摇ですよ。
第二种记叙问题中有这样的题型:
A:次のミーティングは、いつがいいですか。
B:私はいつでもいいので、【1. 皆さん → 2. 都合 → 3. 合う】ますよ。
可以发现,以上两题涉及了对助动词です、ます的考查。但是,这样的题型考查的内容知识外延过大,没有聚焦于考查助动词。
如前所述,本文提出了助动词方程式的概念,那么集中对助动词的掌握,也可以通过解答方程式的形式实现。比如,对于助动词ます,可以设计:
言う+ます=?
?+ます=寝ます
買い物する+?=買い物します
又如,对助动词た,可以设计如下方程式,并能够使用学过的词汇进行展开:
形容词+た=?(如:おいしい+た=?)
形容动词+た=?(如:?+た=綺麗だった)
助动词+た=?(如:?+た=でした)
考虑到学校的日语教学规模,我们完全有能力根据具体教学情况,从上述方程式原理出发,创新设计一些考题,可以要求学生给出方程式的未知成分,也可以要求学生叙述方程式所包含的具体信息内容,并探讨方程式的衍生应用。
4.需要深入的研究课题
日语助动词的活用形式比较复杂,有按照动词活用的,有按照形容词活用的,有按照形容动词活用的,也有无活用的或特殊活用的。它和日语其他品词,包括助动词的结合方式构成了助动词方程式的林林总总。设计助动词方程式没有丝毫高科技含量,但是它体现了化学反应的、“产生了变化”的真谛。今后,有必要通过教学实践,对助动词方程式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考察,总结教学效果,归纳助动词方程式的总体规律,让助动词方程式能够切实为日语教学和日语考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永夏.论现代日语中的助动词词性.日语学习与研究,1986-12-27.
[2]惠文娴.试论日语助动词的语法地位.考试周刊,2009-02-19.
[3]Hello School 国語 文法 助動詞.http://www.hello-school.net/harojapa009.ht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