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隐喻观与认知隐喻观的互补性探析

2014-07-08 08:03周玿吉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关联理论认知语言学隐喻

摘 要: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字面真值的偏离,其仅为一种修辞手法,而其缺乏对接收和信息处理机制的合理解释。近年来,对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兴未艾,这为隐喻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并对隐喻的生成机制和理解过程做出了合理的解释。Raymond Gibbs和Markus Tendahl(2008)将这两种对隐喻研究的不同方法做出对比,并提出融合这两种视角的假设。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以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研究的异同为研究视角,尝试性的得出其互补性的结论。

关键词:隐喻;关联理论;认知语言学

1.引言

过去的三十年间,学者对传统修辞学隐喻研究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纷纷提出质疑。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对字面真值的偏离,其仅为一种修辞手法,与认知、理解毫无关联,而这样对隐喻的真空解释并未阐述话语双方的理解机制。随着认知科学和关联理论的发展,其对隐喻做出了更为全面的阐释,二者的隐喻观更具解释力。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的思维趋向于隐喻化,因此话语中的隐喻更具说服力。“隐喻起先隐含于思维和行动中,语言中的隐喻仅仅是衍生物。”(Lakoff & Johnson,1980:153)认知隐喻观认为:语言中的隐喻只是不同认知域概念映射的表层映像,而其深层的机制应蕴含于人类的认知思维之中。关联理论提出隐喻自然生成于沟通、交流,利用隐喻这种看似松散的用法(loose use),明晰地表达晦涩难懂的语言。隐喻总是连续、任意使用与语言中的,不是任一已存在概念的映射。(Sperber & Wilson, 2008:84)

2.基于不同理论框架发展中的隐喻研究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符号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为学者提供了一些多维度、跨学科的隐喻研究方法。相比于传统修辞对隐喻的研究,语用学视隐喻为一种话语现象。Grice从语用学的视角对隐喻现象进行了初探,他认为隐喻现象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从而产生了特定和会话含义。可是这一初探仅将隐喻研究引入语用学的范畴内,却没有进一步解释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理解问题。

2.1 关联理论对隐喻研究的阐述

基于语用学对隐喻解释的局限性,关联理论为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旨在解释认知与交际之间关系的关联理论,其中最为基础的假想是:人们总是关注那些与他们最有关联性的信息。基于这一关联性,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两大原则:a.关联的认知原则,即人类的认知总是倾向于最大关联。b.关联的交际原则,即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

极富创造力的隐喻以弱隐含(weak implicature)为特征。理解这一系列的弱隐含则需要听话人额外的认知心力(cognitive effort),而这些额外的心力会产生诗学效应(poetic effects),隐喻能任意产生这种效应。隐喻及其余修辞手法都是一种随意言谈(loose talk),是另一种话语最佳关联性(optimal relevance)的表现。

随后,隐喻又被认定是一系列特定概念(ad hoc concept)的线性构念,这些特定概念是在某些特定语境中对词汇意义的扩展或者限定,例如,对于(a)(b) 中Robert is a computer这一隐喻表达,computer一词的理解具有语境能动性,不仅局限于它的词汇意义。

(a) Peter: Is Robert a good accountant?

Mary: Robert is a computer.

(b) Peter: How good a friend is Robert?

Mary: Robert is a computer.

对于computer这一词汇的理解会激活人类所共享的关于电脑的百科知识:电脑可以准确并快速处理大量数据;电脑无主观情感冷漠等。因此,(a)可理解为Robert工作效率高,计算精准;而(b)则该理解为Robert为人冷漠。

关联理论中认知语境更强调语境的动态性,语境是在理解话语的过程中不断变化、选择的结果,而不是静态规定的,这确保了最佳关联性,其中,认知语境主要是由知识草案、心理图式及社会心理表征等因素构成。基于以上论述,关联理论注重语用推理过程以及话语的理解,关联理论的隐喻观则将隐喻看成是解释性使用语言的例子和隐含义的产生过程,却忽视了隐喻在话语理解中作为心理机制的作用。与此同时,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述排除了话语双方因认知语境中参数差异而导致交际失败的情况。

2.2 认知隐喻观中的“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 & Johnson 合著的Metaphor We Live By为隐喻的认知研究奠定了里程碑,书中“概念隐喻”理论凸显了隐喻在人类认知中的重要性。“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Lakoff & Johnson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人类认知能力可以从一个概念域投射到另一个概念域,而其中的关联性则是这两个概念域实体之间相似性,因此,概念隐喻是客观事物对认知领域的相似联想。例如,He destroyed my defenses这句话就隐含了ARDUMENT ARE FIGHTS这一概念隐喻,因为在argument和fight这两个概念域中,我们会默认很多相似性,比如,在这两个概念域中都会存在攻击、战略安排、战胜或是被打败等概念。

认知语言学强调在激活概念结构的过程中认知机制的主导作用,尽管认知隐喻观侧重于对认知机制的联系与解释,却只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已经被公认的概念域,而那些话语中所产生的创造性隐喻用法则被忽视;同时,与关联理论隐喻观相比,认知语言学仅从认知的角度剖析隐喻,却没有将语境这一因素考虑其中,未免将研究推向真空的,对隐喻实际使用的解释力不够。

3.关联理论隐喻观与认知隐喻观互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基于上文的阐释,我们发现语用学、关联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研究不断推进的整体趋势,摆脱了传统修辞学对隐喻的界定:语用学对隐喻的阐述使其进入日常语言研究之中,认知语言学突出在隐喻表达中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而关联理论则是强调了对隐喻的构念和理解。然而,其对隐喻的理解依旧存在弊端,这为本文提倡二者互补性提供了必要性。

一方面,当我们关注隐喻的由来时,我们发现一些隐喻来源于语言使用,而另一些则来自思维、认知。例(1)是关联理论有关隐喻的例子,其句子的理解与话语双方建立的认知语境有关,而(2)则是认知语言学对隐喻举出的例子,其主要观点认为隐喻是不同概念域间的概念映射。(1)Robert is a computer.(2) Your theory is falling apart. (THEORIES ARE BUILDINGS)

另一方面,深入探讨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研究的着重点对分析二者的互补性尤为重要。关联理论中听话人利用语言和语境线索来创建新的特定概念,用这种创建特定概念的方式来理解隐喻现象。认知语言学则通过不同认知域的隐喻连接项之间的重复使用建立起类似于概念隐喻的概念激活。

以上两点显示出在解释隐喻现象时单独使用关联原则或概念隐喻缺乏完整系统性,将语言使用现象分类进行剖析,使得普遍适用性大打折扣。因此,如将关联理论与概念隐喻相结合解释隐喻现象,则会产出更为普遍的解释力。

以(1)为例,如将关联理论与概念隐喻结合,我们可视Robert为源域,computer为目标域,二者间的相似性使得这两个概念域间存在着一定的映射。而在computer这个目标域的众多属性中,如何选择某一属性与目标域相互映射则要涉及不同认知语境中对这一目标域属性的选择与理解。因此,将概念隐喻与关联理论相结合解释隐喻现象会更为全面:不仅涵盖了内在机制,还阐释了隐喻表达理解的过程。

4.结论

认知语言学从微观的层面为关联原则提供心理图示,对隐喻进行内在机制的剖析;而关联原则可以从宏观的、最佳关联的角度解释人们能取舍性地理解隐喻含义的原因。一方面,认知语言学可以为关联原则以理解为基础的隐喻研究提供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另一方面,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也可以在关联原则中得以完善和细致。综上所述,关联理论隐喻观与认知隐喻观的互补性可进一步拓展隐喻研究的范围。

参考文献:

[1]Lakoff,G & Johnson,M. 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Sperber,D & Wilson,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asil Blachwell, 1986/1995.

[3]Tendahl,M. & Gibbs,R. Complementary Perspectives on Metaphor: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Relevance Theory.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8, 40:1823-1864.

[4]王文斌,熊学亮.认知突显与隐喻相似性[J].外国语,2008,(3):46-54.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束定芳.从隐喻研究看认知语言学、修辞学和语用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启发[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8.

[7]项成东.显义生成与概念映射[J].外国语文,2009,(6):14-20.

[8]严世清. 论关联理论的隐喻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7-11.

[9]张辉,蔡辉.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J].外国语,2005,(3):14-21.

作者简介:周玿吉,女,安徽芜湖人,现就读于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方向。

猜你喜欢
关联理论认知语言学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修辞手法
构式语法与句法浅析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