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言迁移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为期10个月的汉语教学中,我发现泰国学生在使用汉语时有很多带有母语迁移性质的偏误。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总结了泰国学生部分的语言迁移现象,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教学对策。
关键词:泰国学生;语言迁移;第二语言教学
一、引言
语言迁移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从语言迁移的结果上看,其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在母语与目标语有相同或相近形式时出现的有利于习得的迁移,即对二语学习起积极因素;负迁移,又称干扰,是指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错误或产生不符合目标语规则的形式,从而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现象,即对二语学习起消极因素。随着本人在泰国生活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泰语水平日渐提高,我发现泰国学生的一些明显的语言迁移偏误与其母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所提及的语言迁移有时指正迁移,但更多的时候是指负迁移。
二、语言迁移现象
1、语音方面
语音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中最为突出的一类语言迁移现象,它在泰国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对比汉语与泰语两种语言,不难发现两者都由三部分组成,即辅音、元音和声调,所以泰国学生对声调的接受程度普遍较好。但由于汉语中存在泰语所没有的元音及辅音,学生们往往会用其母语中存在的音所代替,这就产生了母语的负迁移。如汉语声母中存在舌尖后音zh , ch , sh , 与舌尖前音 z , c , s, 而泰语中存在s 与之相似,所以学生们往往把这六个音都发作相同的s;又如汉语韵母中存在ü,而由于泰语中没有相类似的音,学生们往往将其读作u。值得注意的是,儿童习得汉语所产生的语音偏误要比成人习得汉语所产生的语音偏误少的多。这一现象可以用伦尼伯格(E.lenneberg)于60年代提出的语言习得“关键期”来解释。所谓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所以儿童习得语音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2、词汇方面
词汇是语言信息的主要载体,在二语习得中词汇是非常重要的。初学汉语的泰国学生往往认为一个汉语单词对应一个泰语单词,殊不知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有时为一对一,有时为一对多,还有时为多对一。例如:
(1)*我睡觉在学校。
我住在学校。
学生在学习过“睡觉”之后,常常用“睡觉”代替“住”。
(2)*时间去学校,妈妈都送我。
去学校的时候,妈妈都会送我。
(3)*我想她很聪明。
我认为他很聪明。
对于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区分困难,比如“想”和“认为”“觉得”在泰语中为同一个词,往往学生们最容易误用。
3、语法方面
我们都知道汉语语法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语序的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对于泰国初级学生来说,由于对虚词的学习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初级汉语的学生语法问题主要存在于语序方面。例如:
(1)*老师漂亮很。
老师很漂亮。
(2)*眼睛的你大。
你的眼睛大。
(3)*头发的她长很。
她的头发很长。
当我们试着用泰语还原学生这些偏误句的时候,不难发现这其中泰语的“痕迹”。
三、针对语言迁移现象的教学策略
母语知识的迁移现象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比汉泰两种语言,不难发现汉语中存在的泰语所没有的音。当在课堂上进行到重难点的音时,教师应加强语调示意学生这个音是难点,通过领读让学生们慢慢模仿。一个班级中会有接受能力稍强的同学,也会有接受能力稍弱的同学,这时可以让发音准确的同学到讲台上帮助老师发音,让他告诉同学们他是怎样发出的音。之后再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夸张练习、带音法、手势和画舌位图的方法加以巩固。
对于语序问题,我会先在黑板上写出正确的句子,然后翻译成泰语之后标出泰语语序的顺序如:
我的眼睛大。
(3)(2)(1)(4)
这样学生们自然明白了汉语与泰语的语序不同,接着我会让学生们写出几个类似的句子以检验学生们是否掌握。
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如果我们能多了解学生的母语,就能比学生更好的总结出两种语言的差异,我们就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其次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目的语知识。
参考文献:
[1]班炜,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
[2]郭云飞,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的初探[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
[4]谢简,泰国学生语序偏误及母语迁移研究——以定语状语错序为例,暨南大学,2012年。
[5]姚金玲,探析泰国学生汉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现象,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6]杨月乔,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及影响迁移因素研究综述,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13年。
[7]张慧芬、徐雅琴,语言迁移和第二语言教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9年。
作者简介:张可(1989.06.22 -),女,吉林省人,硕士,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就读于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