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4-07-08 18:47郗莉杨晓蓉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松鼠语句自然段

郗莉 杨晓蓉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介绍动物的说明文,从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方面介绍了这可爱的小动物。我们在欣赏它、亲近它、喜爱它的同时,不能不叹服作者精心细致的观察、准确精练的说明及生动传神的描写。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语,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躲”“蛋”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4.练习概括段落和课文内容,继续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积累并运用表示顺序的词语。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练习概括段落和课文内容,继续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生字,理解新词,规范书写生字。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练习概括段落和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继续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积累并运用表示顺序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强调“鼠”字的笔顺,读课题,注意读音。

2.内容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从任务角度简洁导入,强调“鼠”字的笔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复习,整体回顾课文内容,再次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品读感悟环节的自然过渡唱响“前奏”。】

【点评:“你读懂了什么”的设计非常好。我们教师始终要相信,学生的阅读及理解绝不是一张白纸,在第一课时的初读之后,他们会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这里让他们说说已经读懂了什么,内容比较宽泛,其实是给了学生一个表达阅读所得的平台,也是对学生理解程度的了解,便于教师实施下一步教学计划。】

二、品读感悟

(一)出示读书要求。

想一想:松鼠是一种 的动物。

找一找:从文中找出能说明的语句。

读一读:出声练读找出的语句。

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1.指名读要求。

2.学生按要求准备。

【设计意图:崔峦老师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感悟、积累与运用的实践中学习语文。读书要求的出示,让学生学有目标。】

【点评:想一想“松鼠是一种 的动物”,其实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细读文本的一个“诱饵”。这是统领全文的重点问题,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正因为问题局限性小,所以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就大。而“想一想,找一找,读一读,比一比”又给了学生比较具体的方法提示,便于学生操作,利于学生自我阅读能力及习惯的养成。】

(二)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

1.机灵。

(1)学习第2自然段——行动

①指名回答。

②读句子,谈感受。

③组织读书比赛。

【设计意图:抓住描写行动的动词让学生读书、谈感受,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重点词语,读得有滋有味。】

(2)学习第3自然段——搭窝。

①指名回答,读句子。

②出示第3自然段,交流本段中说明松鼠机灵的语句。

③指名交流,学习“搭窝”过程。教师在展示台上相机勾画表示顺序的词语。

④指名说话,用表示顺序的词语说一句话。

⑤组织读书比赛。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运用表示顺序的词语说话,激发学生动脑、动口的表达欲望。开展比赛读,以读代讲,在读中积累。】

(3)学习第4自然段——食物。

①指名回答。

②出示第4自然段,指名读。注意多音字“爪”,随机处理三个“它们”分别指代什么。

③齐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机灵,随即处理三个“它们”分别指什么。再次齐读,整体回归。】

2.美丽。

指名回答。(出示第1段)

交流: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松鼠的美丽?教师相机用笔画出词语,学生练读,读出它的美丽。

指名读。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并勾画描写外形的词语,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受写法,相机评价,体会松鼠的美丽。】

【点评:本环节主要是组织学生以“交流、朗读”的形式对读书思考的情况进行展示,即用“读一读,议一议,比一比”的方式对刚才“读一读,想一想,找一找”的结果进行反馈。有安排,有反馈,如此教学才扎实。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里的反馈很开放,给了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比如读句子比赛、试着用词语说话、谈感受等。】

三、拓展迁移

1.学习特点:第1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运用特点。

(1)补充中心句:边读边想后面的话是围绕什么来写的,试着加一个中心句。

。小白兔的耳朵又大又长,只要听见一点轻微的声音,就会“唰”地一下竖起来,灵巧地四面转动,寻找声音发出的地方,直到声音没有了,才恢复常态。小白兔吃饱了的时候,就仨一群俩一伙地在沙地上跑来跑去,像一个个小雪球在滚动。

(2)围绕中心句,写最熟悉的一只小动物。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狗。

。 。

(3)学生自主练写。

(4)交流展示。相机评价。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以读促写。学段目标提出:通过仿写等方式,继续练习用词准确、有内容、有条理地写话,完成由说到写的过渡,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写作特点,先感知再运用,设计有梯度的仿写练习,符合学生思维特点,既整合了教学内容,开发了学习资源,又进行了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

【评析:“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但要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表达。这里的仿写练习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很好举措。同时,这一训练的设计有一定梯度,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难度。】

四、推荐读物:课外阅读《燕子》《翠鸟》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要多读,不仅指读的遍数多,还指要读更多的文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里推荐学生阅读同一主题的文章就是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同时深化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评析:学语文是个慢功,是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在阅读课上,我们的眼光一定不能只停留在一篇课文、一节课的教学上,要注意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向课外,引向更广阔的语文世界。】

【总评:郗老师《松鼠》一课的教学设计有三个最明显的特点:

一是成功实现了教师的“退位”。一节课从始到终,教师没有大段的讲解,没有强势的牵制,全部是依学生的阅读情况一步步展开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非常明显,而教师“退居二线”,只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了适时的组织和引导,二是凸现了学生的“读”。这节课,始终没有离开读,从复习时的“你读懂了什么?”到本节课的“读一读,找出相关句子”“比一比,谁读得好”,以及汇报朗读,再到课终的推荐课外阅读材料,无不体现了教者注重学生阅读体验这一教学理念。三是重视学生语言的习得。在对课文的阅读中,教师很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文本表达上的特点,比如动词的恰当运用、按顺序表述、用合适的词语体现松鼠的美丽等,并适时引导学生仿例子说话。在教学的尾声,教者又设计了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的练习,读写结合,完成了语言训练的目标。】

(作者单位:陕西渭南市临渭区南塘小学/陕西渭南市临渭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 刘忠信)

猜你喜欢
松鼠语句自然段
重点:语句衔接
小松鼠
松鼠
松鼠
松鼠
美丽的秋天
画画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