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
摘 要:作者通过对美国好莱坞影视业的实际考察,比较客观的分析了好莱坞影视业的现状,并把重点放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启迪上,从人才、资本与公司、创新与保护、价值观、尊重观众意愿、市场化的制作模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我们要学习借鉴的地方,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是一位资深电视人对好莱坞影视业发展的透视和观察。
关键词:美国影视业;工业化生产;市场化销售;高科技融合;资本化运营
中图分类号:J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7-0101-02
2013年9月份笔者有幸去美国西海岸参观学习,并专程去好莱坞市考察,目睹了美国大片的生产过程,学习了娱乐业的公司化运作经验,见证了高科技在电视电影拍摄制作中的广泛应用,与美国同行交流了影视产业市场化操作的办法。
好莱坞(Hollywood)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郊,市区面积1204平方公里,人口约348万。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开阔盆地之中,平均海拔84米。这里植被良好,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气候宜人。1月平均气温13.7℃,7月平均气温23.4℃,一年中有300多天晴空万里,年平均降水量仅357毫米。因为终年少雨,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影视制作,20世纪初电影业自美国东海岸逐渐向这里集中,慢慢发展成为世界电影的轴心。
随着电视的普及,好莱坞又号称世界影视业的中心,聚集着全球六百多家知名影视公司,也是美国的文化产业中心。好莱坞市是洛杉矶市的一部分,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市,人口过千万(在美国人口过千万的城市很少),金融资本业非常发达,为好莱坞电影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好莱坞还是全球时尚的发源地之一,引领并代表着全球时尚的最高水平,如梦工厂、迪士尼、20世纪福克斯等。在这里时尚与科技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各种奢侈品牌一直被全球各地争相模仿。
一、电影城里开眼界
环球影城分为3个区域——石电车之旅、影视城中心、娱乐中心和购物区宇宙城。走进环球影视城,电视电影工业化生产的细节,一一展现在你的眼前。你可以参观电影的制作过程,解开特技镜头之谜,回顾经典影片中的精彩片断。有兴趣的话,你还可以与“明星”一起对白,客串一把剧中的角色。
在环球影城大火灾 Backdraft展示区,可以模拟化学工厂的火灾景象,让游客亲身体验火灾的可怕情景。火势在电脑的控制下,可大可小,每小时有重现过程,情景逼真,场面惨烈恐怖。2012年推出的变形金刚3D过山车Transformers:The Ride-3D,采用最新的影视科技手段,模拟下一代惊险刺激的战车穿越游戏项目,游戏更注重参与者的心理体验和时空转换,在海滩、高楼、现代、远古不断的场景变换中,让你与霸天虎争雄高下,在现实与虚幻中体验穿梭时空的无穷魅力。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The Ride板块,让游客体验在2015年的冒险。远古时代 The Flintstones Show展示原始人群的故事,巨大怪鸟在头顶盘旋栩栩如生,令人屏息。海洋战争Water world-A Live Sea War Sol:ectacular,海中的要塞城市、城墙处飞驰而出的巨型战斗机等,让人眼花缭乱。最新高科技成果被应用到地震、海啸等自然现象的模拟之中。一个公交站台瞬间不复存在,海啸巨浪腾空而起。夜色下的好莱坞绚丽多彩,光焰旋风Spectra Blast表演展示焰火、水、激光亦梦亦幻的奇妙世界,充分展示美国的科技和文化实力。好莱坞星光大道(Hollywood Walk of Fame)是条沿好莱坞好莱坞大道与藤街伸展的人行道,上面有2000多颗镶有追敬名人姓名的星形奖章,以纪念他们对娱乐业的贡献。入选的明星包括电影、电视、音乐等行业的杰出人才。
二、奥斯卡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
奥斯卡金像奖,简称奥斯卡奖,也即学院奖(Academy Award),1928年设立,每年一次,从未间断过,凡在上一年上演的影片均可参加评选。由有“好莱坞之王”之称的米高梅电影公司创始人梅(Louis B. Mayer)发起成立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颁发。旨在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是美国电影业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动,与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齐名。金像奖的评选第一轮是提名投票,由学院下属各部门负责提名(采用记名方式),将获得提名的影片在学院本部轮流放映,观后学院的所有会员再进行第二轮投票(采用不记名方式),最后以得票的多少决定获奖影片。获奖名单是高度保密的。投票后,选票交由美国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WC)统计。统计后的用纸则全部烧毁。各项获奖名单,分别装入密封信袋,直到颁奖当日当刻,由司仪当众拆封宣布。奥斯卡金像奖为好莱坞影视工业的生产提供了一把客观、公正、公开的考核标尺。
三、好莱坞给我们的启迪
1.人才。媒介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是创造力,可以说媒介产业和文化产业是一种创造力产业。电影电视是典型的媒介产业,具有媒介产业共有的本质规定性,即创造力。而创造力或创意是由人而产生的,因此,影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具有创造力的人力资源。好莱坞云集了大批顶级的编剧、导演、明星、特技人员。电影场面的大气、火爆,特技的逼真、绚丽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威尔·史密斯、约翰尼·德普被称为好莱坞四大天王。顶级人才的聚集,让好莱坞生产的影片满足了美国电影市场的需要后,出口到世界各地,为好莱坞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还输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文化,巧妙的完成了文化侵略和掠夺。所以说人才的聚集是好莱坞长盛不衰的关键因素。
2.资本与公司。洛杉矶是美国金融中心之一,在好莱坞的早期发展阶段,石油资本、金融资本充当了重要角色。最早来到好莱坞冒险的一批外部资金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资金主要来自个人。从1995年起证券市场上流行的组合投资理念被引入电影领域,行业外资金投入电影业的潮流再度兴起,资金主要来自保险公司、退休基金等机构。2004年第三批业外投资者也开始参与其中,领衔者就是来自华尔街的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其中,美林、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等就是最早的一批金融资本参与者。这类公司往往会发行一支电影基金,参与投资电影的制作。数据显示,对于电影制造方而言,资金的25%来自银行贷款,而来自基金的融资则超过了50%。在每一笔电影投资中,投资者只需要提供一笔数额不高的资金,三年之后的平均回报率就可以达到50%~100%。而在这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如果电影获得观众认可,这笔投资还会获得DVD销售、原声带销售、付费电视和版权海外转让带来的稳定收入。
3.创新与保护。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政府为人才提供了充分发展的空间,社会有健全的法律保证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在以创意为核心竞争力的娱乐行业,创新无处不在。在好莱坞可以看到最新的、最前沿的高科技电影、电视拍摄方法。美国大片的冲击力、爆发力、吸引力、娱乐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各种高科技特技镜头在计算机上完成的。美国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也是我们必须学习的。美国能源储量丰富,但开采的不多,主要依靠全球掠夺性采购。对电视行业的频道资源也是尽最大可能的在保护中利用。美国月人均收入大约4000美元,生活水平比我们高很多很多。在夏威夷五星级酒店只可以看到57个电视频道,西海岸的其他城市一般可以看到40个左右的电视频道。他们认为娱乐消费并不是靠无限制的多开频道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而是在保护中加以利用,把更多的频道资源留给后人,少开精办比较稳妥。
4.美国影视作品传播的价值观。在美国考察期间,我们发现美国人有强烈的个人主义信念,追求个人幸福是一种社会共识,这也是美国价值观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美国社会重视个人自由,崇拜个人奋斗,讲究个人价值最大程度的得以实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崇拜科技研究,喜欢探索未知领域,倾向于关注人类未来的生存问题,这种价值观念体现在影视作品的选题上也是如此。好莱坞制作的影视剧,无论是惊心动魄的宏大场面,还是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大多在悄悄的传播着正义、博爱、家庭、人文等价值取向,而这也正是人类共同关注的永恒主题,也是美国影视作品享誉全球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的影视作品还在悄无声息的传播英雄主义、自由平等、机会均等等社会价值观念,号召每一个人,哪怕是底层最平凡的小人物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个人的追求。以此鼓励观众,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许多影片也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默默温情和人性的美好,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凸显出珍惜生命,自力更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5.尊重观众意愿,市场化的制作模式。美国电视剧一般一个星期只播出一集,25集正好够播一季。美国的电视剧一般是边拍边播,工业化生产,市场化鉴定。影视作品播出后非常注重观众的评价,收视率低下的电视剧,不管剧情进行到何处,各大电视台都毫不留情地“枪决”。在一部电视剧制作过程中,编剧是核心的核心。一部电视剧编剧会分别从几个层面进行剧本创作,不同的编剧根据各自掌握的专业知识领域,分别负责不同的情节线索及高潮部分的设置和安排。大家一起将各自创作的故事内容,想方设法衔接成为一个统一整体,打磨润色,调整完善后最终形成剧本。以《CSI》为例,仅责任编剧就有8位,整个编剧团队更多达20多人。
一般一部受欢迎的美剧拍摄要几年时间,剧中很有人气的角色甚或主角,被编剧硬给“写死”那是家常便饭,演员们一般不敢得罪编剧,因为他们的手中笔(也许是一台电脑)可以让演员横跨“阴阳两界”。这与我们的导演中心制、演员强势地位情形正好相反。2010年美国电影的海外票房达212亿美元,较2009年上涨13%,近年来也都表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出口亚太地区电影票房达87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21%,在亚太地区的票房增长中40%都是由中国贡献的。
总之,美国作为全球影视业的领跑者,其发展趋势无疑值得我们的关注和借鉴,但美国影视作品传播的价值观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中美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
参考文献:
陈焱.好莱坞模式美国电影产业研究[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4.
陳犀禾.当代美国电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美)约翰·贝尔顿.美国电影美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何建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卢燕,李亦中.聚焦好莱坞:类型电影的衍变与创新[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