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
当人们终于认识到学生上学时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在课堂里完成的时候,探讨课堂教学的文章日渐增多起来,这是一种很值得欣慰的现象,至少说明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当代教育的“中心工作”了。最近读到《探寻课堂“黑箱”的关键属性》(刊《中华读书报》2014年1月22日,以下简称《探寻》)一文,及其推荐的《教学的稳与变》(以下简称《稳与变》)一书,都认为课堂教学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可谓触到了当代教育的根本问题。《探寻》、《稳与变》虽然都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个“重中之重”,然而作者理解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传授知识,未免失之片面。除传授知识之外,课堂教学还有更丰富多彩的内容与不可舍弃的目标,却忽略了。且作者理解并解释的课堂教学质量,也是有悖教育的基本常识与教学经验的,不能反映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作者不吝笔墨地大谈特谈“黑箱现象”、“黑箱之谜”,并未触到当代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探寻》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不断改进教学;要想改进教学,必须发现教学问题;要想发现教学问题,必须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教学活动。”并进一步认为:“实际上,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且不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道理在当代教育界是否“谁都明白”?那个看上去顺理成章的“不断改进教学”——探讨教学方法的做法本身就让人怀疑:教育界探讨教学方法已经很多年了,结果不仅没有取得什么进步,社会各界对教育的不满却与日俱增。况且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照本宣科”,绝不是个教学方法问题。“教书育人”这是人类坚守“教育是传统的”根本意义所在。传统积累的常识告诉人们,课堂教学质量是由教师的素质能力决定的,不是在教学方法上变出什么新花样就能提高教学质量的。
人类在数百年近代教育积累的基本常识,几乎被热忱于探讨教学方法的人们忘记了:课堂教学质量是指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所达到的优劣程度,它集中地体现了教师的价值理念、思想情感、学问修养、语言表达、课堂驾驭、教材把握,乃至气质形象与人格魅力等诸方面,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与水平。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唯一重要地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由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创造的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教学质量并不必然地决定全部学习质量。因为在实践中,面对一个差生,再优秀的教师往往也无能为力——谁也不会因此评价这位优秀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低劣,所以这种特例丝毫不应动摇探讨课堂教学质量就是探讨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这个根本原则。《探寻》、《稳与变》都认为,教学质量是在“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结果”。这个说法在实践中是不能成立的。凡“相互作用”的产生,无不源于相互者都有主动意识,都能发挥主动作用。且不说一部没有生命的教材哪来的这种主动意识与主动力,其“相互作用”纯属子虚乌有。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所谓“相互作用”基本上是一种单向力,大多情况下仍然是教师的主动作用引起学生必然的“被动”活动。某些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也只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讨论、教师作结罢了。教师的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不可动摇的。否则必定出现适得其反的后果,学生如果成了教育的主体,在教学中居主导地位,很可能是一场灾难,人类在这方面是有惨重教训的。所以《探寻》、《稳与变》断言的那种“相互作用”实际上并不存在,也不应该存在,这种观念在时下教育界很是流行,许多教师在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不遗余力,却不能在提高自身素质水平上花功夫,这样的“探讨”自然收效甚微。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希望寄托在教学方法的变化上,只能是舍本逐末。“师道尊严”、“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等都是人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集中地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价值与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水平“唯一重要地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离开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这个根本点,探讨教学质量,是多年来教育界经常推行的“不断改进教学”成为徒劳无功的“鬼打墙”的根本原因。
《探寻》、《稳与变》关于“不断改进教学”这种在方式方法上花功夫的说法,不仅模糊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本质意义,湮没了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的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而且很容易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向歧途。就像中津津乐道的“黑箱状态”、“变异理论”、“内在机制”、“行动性试验”、“审辨是学习的基础”……诸如此类说法,不过是当前见多了的一些虽新鲜却很空洞的流行概念。这些概念试图概括的并非是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会有实践价值;虽然强调“必须发现教学问题”,然而读遍这些文章可以看出,这些教育工作者所看重的“教学问题”,不过是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明白的“黑箱状态”、“黑箱之谜”。毋宁说,“照本宣科”才是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关于“照本宣科”其实大家都看得明明白白,连学生也十分清楚——这是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如何改变“照本宣科”这种由来已久的教学状况,实质上就是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这才是当前教育工作中面临的突出任务。
所谓“照本宣科”,就是教师将课本上那些用抽象语言概括的、用文学语言叙述的——诸如价值理性、思想情感、精神境界、审美观念、定义、定理、定律、原理、规律、方式、方法……不经过自己消化后的“再创造”——这个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备课过程,直接将课本内容照搬到课堂上,向学生生硬地灌输。毋宁说,这种灌输都是毫无个性的宣讲。所以“照本宣科”将丰富的东西单调了,将深刻的东西浅薄了,将动人的东西枯燥了,将感人的东西冷漠了,将灵巧的东西机械了,将精妙的东西粗俗了。一些本来生动活泼的内容,在“照本宣科”中成了冰冷僵化的文字符号,学生只能在了无兴趣中对这些文字符号死记硬背。在“照本宣科”中,教师形同会说话的机器,教师原本应有的风度形象的魅力、语言表达的魅力、情感渲染的魅力——这些对课堂教学有着神奇妙用的力量,都被这架会说话的“机器”“胎死腹中”了。“照本宣科”由于缺了教师的“再创造”,使得授课内容既无理趣,更无情趣,学生在一种枯燥、乏味、单调、无趣、沉闷的课堂氛围中形同遭罪。形同遭罪的课堂学习,又怎能不助长学生厌学的心理呢?endprint
当然,普遍存在的“照本宣科”并非都是教师不备课造成的。调研中发现,多数“照本宣科”是教师由于受知识结构与学养水平的限制,无法实现对课本上的内容消化后的“再创造”,所谓“再创造”,简单说就是教师把要讲的“道理”吃透后加以通俗化。例如对于一个新概念,教师讲一百遍学生不一定听明白;但教师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学生马上就会茅塞顿开、明明白白了。然而举例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子必须恰当、生动,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这需要教师有很宽的知识面,有很高的学养,一句话:教师要看很多的书。
在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讲真理的意义,然而学生在几十分钟里对这些真理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掌握,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为了引起学生对真理的兴趣,更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必须将课本上表述的真理还原成问题,即在课堂上展示前人发现真理的原始过程,这个过程最能体现教师的水平与能力——围绕问题旁征博引、画云戳月,利用显例举一反三、深入浅出,末了或有画龙点睛之妙,或出海阔天空之新。再复杂的真理,也会在这个过程结束时的水到渠成中豁然开朗起来。而这个过程中贯穿的“以事实为根据、以逻辑为准绳”的思想,既培训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理性——毋宁说,这一切都是在教师展示问题过程的驾轻就熟中不知不觉实现的。然而“照本宣科”或简化了这个过程,或干脆没有了这个过程。于是这样,再简单的道理灌输给陌生的学生也是困难的。何况在大、中、小学的课本中都有许多学习的难点,通常情况下,这些难点是教师最费心力的地方,花去的备课时间最多。即便这样,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要想讲明白,要想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教师将这些难点也“照本宣科”,岂不是害苦了学生?能怪学生怨声载道吗?
实际上,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观测教学质量的要素也不单纯是作者所认定的学生是否“有效地掌握、理解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课堂教学中必须完成的道德教育与“精神成人”,《探寻》、《稳与变》都没有提到,这是作者的学术欠缺,在探讨课堂教学中,这是一个不应漏掉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如果说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教学的重点在课堂;那么,培养“健全的、完整的人”这个教育的根本宗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这个教学的唯一目标,毫无疑问也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健全的、完整的人”实质上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两个不同说法,其意义都是相互渗透的。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负责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精神素养、意志能力,帮助学生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也就是现代“教育学”中所倡导的“精神成人”,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综合素质水平的、健全的、完整的人。然而,不仅《探寻》、《稳与变》将课堂教学看作单纯的教师传授知识,当代教育界几乎都是这样理解并实践的。自从专业化被奉为教育的圭臬后,这是一种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现象。
学校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就像贺麟当年所批评的,把道德律条写在书上、挂在墙上,向学生宣讲一番就万事大吉了,以为学生就会有道德了,实际情况绝非这样。成功的道德教育是将道德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然而单纯的道德说教无法实现这一点。有关知识告诉我们,道德的自觉行为,与头脑的理性密切相关,与心理的情感千丝万缕,与良知系统一脉相承。所以,看上去一目了然的道德行为,在道德主体那里有着复杂难辨的精神脉络。然而这仅是就道德赖以生存的主体而言;实际上道德变为实际行动时,却又必须借助外来的力量:
实践中的道德往往表现为一种知耻行为,所谓知耻——“知道不应该干什么”的根本意义,是面对“不应该干的事情”时,表现出的一种自制力,这种自制力虽然与理性、情感、良知都有关系,但主要来源于敬畏意识。敬畏是人由于崇拜、崇敬某个神圣崇高的客体而衍生的畏惧心理,实质上是人的良知系统受客体影响后的一种优化现象。这种“优化现象”与功利无涉,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品质,蕴含着不受功利左右的巨大潜能。所以只有知耻的人,才可能不为名气所动,才可能战胜功利的诱惑,才可能经受生死的考验。中国文化中赞扬的气节,实质上就是知耻产生的不可侮的凛然风度。人类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是,首先要教育学生树立积极、健康、远大的理想,要有神圣、崇高的信仰——由此产生为人处世不可或缺的敬畏心理。人类的过去与现在都可证实,凡有信仰的民族,都有敬畏心理,所以他们的道德行为大都是自觉的。相反,没有信仰的人一般地缺乏敬畏心理,这样的人往往“什么也不怕”,“什么也不怕”的人什么事情干不出来?这样的人,所谓知耻,所谓道德,也就无从谈起了。可以看出,自觉的道德行为有着丰富的精神来源,绝不是道德家拿道德律条教化的结果。所以,道德教育实质上是一项精神培养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信仰与情感等方方面面。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道德教育只能分解在全部的教育内容中,特别是课堂上——“寓教于乐”地渗透在各个科目共同构成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里。其涵有的人文精神在教师的主导下对学生的耳濡目染与潜移默化,才是道德教育的理想途径,也是其真正的希望所在。所以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应有理性的张扬、情感的渲染、审美的提升,以及对谦卑、敬畏、知耻、向善的永不懈怠的坚守——这一切都是在教师讲课时贯穿的人文精神里,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学生的骨子里了。这便是本文强调的课堂教学的“原旨要义”——知识传授、道德教育、“精神成人”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全部意义。下面举例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
《史记》中的《项羽本纪》之所以被历代节选在学生课本里,主要原因在于,《项羽本纪》是中国古典散文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就像有人所推崇的“即便《史记》全书散失了,只要《项羽本纪》流传下来,司马迁在中国文史上的大家地位也是岿然不动的”。然而语文教师如果仅从《项羽本纪》中——语言的生动凝练与醇厚隽永,人物的血肉丰满与逼真感人,情节的起伏跌宕与波澜壮阔等文学的角度授课,可能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但毕竟缺了——司马迁若地下有知,一定会抱怨,后人读《项羽本纪》怎么忽视了其中最重要的方面?项羽身上宁死不辱的知耻精神,才是《项羽本纪》最有意义也最光彩照人的地方!endprint
《项羽本纪》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绝不仅仅是个写作水平问题。文章中处处散发的作者对项羽的理解、同情、赞扬,以及那扼腕中的一唱三叹,都是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情操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寄托:司马迁切身地痛感到,自从刘邦当上皇帝后,流氓文化大行其道,中国文化中最具恒久价值的理念之一——知耻,在项羽的身上成了绝响。唯其这种“绝响”才成就了《项羽本纪》涵盖千古的绝唱。乌江的悲剧不仅是项羽个人的,更是这个民族的,乃至中国文化的。所以,才有了项羽殉难乌江一千三百年后,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之久传不衰。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籍与江东父兄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有何面目见之?”李清照为什么要讴歌一位失败的英雄?当南宋大小官员在山河破碎中“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时,这样偏安一隅的朝廷只知花天酒地,不管生灵涂炭,已经是“无耻之耻,无耻矣”。所以,对《项羽本纪》授课中的这种层层深入,既是审美意义上的需要,更是教书育人中不可替代的感化——项羽不仅以其“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形象立世,更以其感天地、泣鬼神的知耻精神光照千秋。古人的知耻精神必定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引发震撼灵魂的道德自省。
万有引力定律是中学物理中一节十分重要的课。虽然这是一堂讲授科学知识的课,但是其中涵有的“精神成人”的意义,却是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认真对待并予以完成的:教师的授课不能仅仅停留在——“两物体之间由于其质量而产生相互吸引力,该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F=Gm1·m2/r2的讲解上,因为围绕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前后的一些史实,不仅生动感人,这些史实中的那些饶有兴致的理趣,对学生更有着不可多得的“精神养成”帮助。例如那个著名的苹果落地故事。虽然有人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这个故事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何况这个故事是牛顿的好朋友威廉·斯图克莱在其撰写的牛顿传记中讲到的。故事的真实性在这里已没有讨论的意义,即便这个“逻辑”是假设的,它却生动地表达了一个科学家不可或缺的品质: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而这,恰恰是中国文化、中国人所缺乏的。所以,将苹果落地故事移植到课堂上,教师若对其含有的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与批判精神有意地引申阐释,对学生来说不啻为一堂妙趣横生的培养问题意识与逻辑思维的课。这堂课若进一步拓宽——万有引力定律发现后,牛顿向人类宣告的那个“上帝是第一推动力”,可谓石破天惊地道出了“人类是十分渺小”的深刻哲理。当人们明白了这个哲理后,肯定会在神奇遥深的宇宙面前多一份刻骨铭心的敬畏与谦卑。敬畏与谦卑是人之所以为人最重要的品质。像人类面临的:动物的濒临灭绝,冰川的融化,地球的变暖,以及地震、海啸、洪涝、干旱自然灾害的频发,大气污染、水土污染、生态失去平衡……日渐增多的生存危机都是人类丢弃了敬畏与谦卑,在欲望的驱使下为所欲为造成的。所以说,如果人类的来路上曾经有过什么失误,首先是教育的失误。教育的失误,使人类在失去敬畏与谦卑的任意妄为中走向灾难。
仅仅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不是个短期内能够实现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这种提高不是人们常见的短期培训可以奏效的,它需要教师耐得住寂寞读书,读书,再读书。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所谓教学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教一辈子,学一辈子;学一辈子,教一辈子。”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常识中起步,并非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例如某直辖市早在多年前,就以红头文件的形式,硬性要求教师必须一年阅读多少册书——这个读书指标与个人的奖金、职称、提干、工资待遇等挂钩。然而几年下来,教师的读书情况并不让人乐观,或者说,“教书匠不读书”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扭转。教师读书到了这种行政干预也难以奏效时,不仅是教育界的难堪,也是当代教育的悲哀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