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晹
摘 要 随着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攻读学位,来华留学研究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在跨文化教育的背景下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帮助留学生尽快完成跨文化适应过程成为高校留学生管理人员需要思考与探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来华留学研究生 跨文化适应 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Foreign Graduates'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Problem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ZHU Yi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7)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students'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students come to China to pursue a degre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to study in China cause for concern. How to adopt effec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help students complete th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process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staffs need to think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background.
Key words foreign graduates;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隨着不断加快的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和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中国,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他们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他们的到来在给中国的教育发展注入多元化新鲜空气的同时也对留学生工作提出重大挑战。挑战之一就是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跨文化教育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关注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问题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帮助留学生完成跨文化适应,顺利完成学业。研究生在中国的学习时间较长,经历的心理阶段较多,产生的问题也更复杂,本文即从跨文化心理学的角度通过相关案例来对来华留学研究生的跨文化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探究相应的管理对策。
1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心理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文化对人们产生的影响。跨文化心理学“是以批判和比较的方式研究文化如何影响人的心理的科学”(Shiraev,2013:2)。跨文化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即探究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跨文化适应指的是“处于不同本体文化的文化氛围中的主体逐步调整、接受、适应、融入该文化的缓慢的、渐进的过程”(董萃,2005:192)。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深造的留学生均带有明显而深刻的本国文化烙印,对他们而言,中国文化是独特的,是一种新环境中的异文化。适应新的文化氛围需要一个过程,部分学生来到中国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适应这里的生活,顺利展开学术研究。但是,也不乏有学生因无法成功完成跨文化适应过程而产生苦恼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甚至有的学生由于文化休克带来严重心理问题而不得不终止在中国的学习。
“文化休克”这个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奥伯格(Kalvero Oberg)首先用来描述跨文化适应的。在奥伯格看来,文化休克“是突然失去所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和象征,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产生的一种突如其来的忧虑和无所适从的深度焦虑症,就像突然离开自己生长的文化茧壳的一种很不舒服而且不适应的感觉”(Oberg,1960)。来华留学生接触新的生活环境,其所熟悉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与中国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发生碰撞,不可避免地出现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应。
奥伯格提出了跨文化适应的四个阶段:蜜月期,敌意期和偏见期,恢复期,适应期。刚接触到不同文化时,个体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异文化的许多方面都会让个体觉得新奇。随着在华时间的推移,留学生开始感受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力,对新的生活方式感到不理解和不满意,很多人身上出现了文化休克的症状。此后,个体开始对不同文化产生敌视情绪,抵触异文化,否定文化差异,此时的个体若不及时缓解负面情绪就有可能因为无法适应而不得不停止海外生活。此时适当的跨文化心理干预有助于让个体摆脱困境,解除对不同文化的自我防御,理智对待文化的差异性,实现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丰富生活,完成学业。
来华留学生国别的多样性和个体的多样性对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固有的语言文化和习俗使留学生在面对其他文化时会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而不同文化碰撞时也常常会发生冲突。另外,来自相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极易形成一个个较紧密的群体,虽然这在一方面有助于按国别来进行管理,但从整体上看,不同群体的形成造成了留学生分散性的特征,不易产生文化的交融和谅解。所有这些都给高校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也是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 留学研究生跨文化适应现状
留学生在异文化中需要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去适应自然环境、语言沟通、学术研究和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形式的压力会相继出现。如果这些压力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留学生的心理或身体上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
部分留学生初到中国之后便会由于周遭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突发状况。某次新生开学典礼期间,一名欧洲同学突然感到强烈不适,头晕且四肢乏力冒冷汗,学院即安排车辆将其送至校医院急诊室,校医院的医生外语能力普遍不高,该生情绪始终无法平复,对医生的诊断能力也表示怀疑,表现出极度的焦虑和恐惧,当医生和老师询问其症状及有无过敏史的时候,该生及其本国朋友一再表示此种情况在来中国之前从未遇到,整个过程充满抗拒,不停否定医生的诊断,他们坚信是吃了中国的某种食物才产生这种反应,并强烈要求医院对该食物进行检查。后来经过沟通协商,该生被转送至校外医院的国际门诊部,该生的情绪开始平复,与高英语水平的医生沟通配合良好,不再发病,很快就诊治完毕,结果证明该生是由紧张引起的身体不适,临床诊断为惊恐发作,已无大碍。
该生即属于少数初到中国便出现水土不服现象的留学生,虽然她是身体状况表现出极度的不适应,类似中暑反应的背后却有着深层的文化休克症状。该生对中国的食物表示怀疑,吃完之后便认为自己产生了不适症状,随后开始恐惧焦虑,且该生一再强调来到中国之后才出现这种不适,这其实正是在面对异文化时产生的疑虑和否定。同时,该生最初和医生之间语言不通,愈加紧张和焦虑,后来医生与其用英语沟通时她的情绪恢复,病情稳定,惊恐症状逐渐消失,这也反应了留学生来到中国之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语言沟通障碍。
语言困难不仅影响到留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也会影响他们的学术研究。大部分的研究生课程都是以中文为唯一或者主要授课语言,如果留学生的语言水平没有达到相应标准,他们就无法选择合适专业,无法彻底掌握專业知识和融入课堂讨论。缺少交流和沟通,也容易陷入孤独焦虑的窘境,妨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产生恶性循环。
此外,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到了中国之后还需要处理与除中国和本国文化之外的其他国家文化的关系。于是除了个体的文化休克产生的不适应情况之外,文化冲突导致的各种矛盾也时有发生。各国留学生往往被安排在专门的宿舍楼里,各国学生住在一起,生活习惯会有不同。一些宿舍纠纷往往源自于一方制造噪音过大影响另一方的休息,在冲突升级时则常常会出现言语上的对彼此文化背景和国别的不尊重,甚至是侮辱行为。这类事件在入学半年左右的学生中发生比较多,他们正处于跨文化适应的敌意期和偏见期,文化冲突和文化困惑交互影响,产生不良后果。
类似突发事件的发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问题。当经历不同文化的冲击时,很多人都会有不适情绪,甚至是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或找他人倾诉寻求帮助来缓解压力,改善不良情绪,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宗教信仰等原因无法自行改善心理状态,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高校留学生管理人员在工作多加留心相关人员动态,出现问题时能妥当及时地进行处理。
3 针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的具体对策
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留学生是行为主体,而留学生管理人员的作用也不可小觑。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留学生,高校留学生管理人员需要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培养跨文化的教育和管理理念,正确对待文化的差异性,营造出国际化的留学环境。
首先,鉴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在为留学生提供帮助和进行留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时候,应该具体阶段具体分析。来华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留学生们在中国的时候较长,他们中的大多数基本上都会经历奥伯格所提出的跨文化适应的四个阶段,因而在各个适应阶段需实施相应的管理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在学院网站上设有生活指南和小贴士,供留学生提前了解学校生活。在留学生入学之前,有关介绍中国和学校的材料会通过网络或邮寄形式发给学生,让他们对即将开始的留学生活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这样他们在接触异文化之前可以做好思想准备。留学生来到中国之后,即安排相关入学教育,向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目前和留学生相关的学校网站大多数还是只有中文界面,包括选课系统,因此可安排相关专业的中国同学与留学生进行交流,帮助留学生完成选课任务,制定学习计划,同时可招募中国学生志愿者参与留学生新生的接待活动中,促进文化交流,发展中外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在留学生们度过了环境适应期的阶段之后,他们对周围的生活开始熟悉起来,也有了自己活动的圈子,这时也往往是事件常发期。个别留学生会出现违反校规的行为,也会与其他留学生发生冲突。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管理者在将文化差异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的前提下,对违规学生进行说服教育,让其深刻了解法律法规校纪。留学研究生的学习学术性很强,他们在稳定适应期的学业压力比较大,管理者需及时给予关注和帮助,激励他们的学习动力,保证其延期和毕业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建设留学生辅导员队伍,设立留学生顾问的职位,为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提供专门的辅导。目前学校的留学生管理干部在很大程度上担任了留学生顾问的角色,而他们的主要职责在于招收和管理留学生、组织留学生活动以及处理各类日常涉外事务,很难从个体层面上关注留学生的心理动态。中国大学生都有专门的辅导员对其日常生活和学习进行有效的辅导,而留学生辅导员队伍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人数相对较少,除了处理日常突发事件之外大部分工作也与留学生管理干部的工作相同,专门的留学生顾问体系尚未形成。随着留学生数目的逐年递增,留学生管理亟需专门化规范化,明确分工和职责,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有效留学生管理体系已经成为现实之需。
另外,丰富留学生语言文化活动,加强跨文化沟通。学校定期组织留学生游览中国历史文化古迹和秀丽风景区,这一方面丰富了留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助于缓解他们的思乡情绪,另一方面也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减少他们在面对异文化时的紧张焦虑,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各类汉语和中国文化大赛也纷纷面向广大的留学生群体,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积极搭建中外学生交流的平台,互相学习语言,消减语言沟通障碍,培养中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宽容的情怀。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跨文化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留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义重大,一批批具有国际视野的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促进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他们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是帮助传播了国家的语言文化,增加国家间的了解和交流,为构建和平的国际环境起到促进作用。而在跨文化教育的背景下,留学生面对文化碰撞时势必会产生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会引起突发事件,影响个人安全和文化交流。高校留学生管理人员应当高度重视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问题,培养国际视野,具备缓解文化差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施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预,努力帮助来华留学生尽快实现跨文化适应的过程,推进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埃里克·B·希雷(Eric B. Shiraev),戴维·A·利维(David A. Levy)跨文化心理学:批判性思维和当代的应用(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Critical Thinking and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侯玉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 董萃.跨文化适应:异域文化中的“二次成长”.社会科学辑刊,2005.
[3] Oberg,K.Culture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Practical Anthropology,Vol.7,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