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项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39例临床观察

2014-07-07 15:47张焕军王舒昊冯静寅马睿杰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椎动脉基底缺血性

张焕军王舒昊冯静寅马睿杰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00

2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明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推拿科

电项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39例临床观察

张焕军1,2王舒昊2冯静寅2马睿杰1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00

2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明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推拿科

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缺血;眩晕;电项针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中老年多发病,是由于颈椎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障碍,从而产生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构音困难、平衡障碍等一系列症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因后循环缺血引起的发作性症状,大脑后部、脑干、小脑并无器质性病变,但症状往往较重,影响生活质量。笔者应用电项针的方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78例全部来自宁波市江东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理疗科2011年8月—2013年7月门诊患者,男32例,女46例,年龄41~65岁,病程7天~15个月。78例随机分治疗组39例,男17例,女22例,年龄41~64岁,平均(56.86±7.65)岁;病程0.02~1.6年,平均(1.02±0.46)年;对照组39例,男15例,女24例,年龄43~65岁,平均(57.02± 7.27)岁;病程0.03~1.5年,平均(0.98±0.5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1]标准。①年龄40~80岁;②以头晕/眩晕为主诉,伴复视、视觉障碍、头痛、呕吐、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等,体征主要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视野缺损、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吐障碍、Horner综合征等,具有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性表现;③TCD提示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椎基底动脉系统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闭塞和/或CT/MRI显示脑干/小脑梗死。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眩晕诊断标准。①有典型的眩晕症状,自身有旋转或晃动感或目眩,或视景物有旋转感或自觉头晕,昏沉或晕胀不适;②可有反复发作史。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疾病诊断;②年龄在40岁以上,65岁以下;③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症状,多因体位的变动而诱发或加重,伴有耳鸣、恶心、呕吐或猝然昏倒;④可伴脑干一过性缺血症状;⑤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颅脑、颈部CT或MRI检查证实;⑥自愿参加本项研究,签署进入研究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①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梅尼氏综合征、后循环出血及梗死、颅内肿瘤等疾病;②有明显兼夹证或合并症者;③伴有严重的神经缺损患者;④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电项针治疗。取穴:主穴:供血穴(风池穴下1.5寸,双)、风池(双);配穴:百会、内关(双)、颈夹脊。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取30号1.5寸毫针,局部皮肤消毒后进针;供血穴针尖向对侧口角刺0.5~0.8寸,得气并使针感向头顶颞部传递;风池穴针尖微向咽喉方向斜刺0.8~1寸,捻转得气,有放射感为度;百会快速进针,针体与皮肤约呈30°角进针,达帽状腱膜下,针刺深度30~35mm。针后做快速捻针1min,留针3~4h;内关进针0.5~0.8寸,酸胀麻为度;颈夹脊进针0.8~1寸,捻转提插得气后有酸胀感;选供血穴、风池穴用G6805低频脉冲治疗仪电刺激治疗,疏波2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治疗30min。1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次5mg,每晚1次,口服。两组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等。

观察指标:观察临床疗效及眩晕分级评分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左、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眩晕病情分级评分标准[3]:0级(0分):无眩晕发作或眩晕症状完全消失;Ⅰ级(1分):发病时和发病后患者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Ⅱ级(2分):发病时患者日常生活被迫停止,发病后数小时即能完全恢复;Ⅲ级(3分):发病时患者日常生活被迫停止,发病后小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Ⅳ级(4分):发病时患者日常生活被迫停止,发病后患者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Ⅴ级(5分):发病时患者日常生活被迫停止,发病后患者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眩晕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无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感,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眩晕或头晕减轻,伴有轻微自身及景物的旋转,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影响;无效: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2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7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7,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3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测变化 治疗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测比较() cm/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测比较() cm/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3.4两组治疗前后眩晕分级评分变化 治疗组治疗后眩晕分级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眩晕分级评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眩晕分级评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3.5两组随访结果 治疗组3个月复发3例(7.69%),6个月复发5例(12.82%)。对照组3个月复发5例(12.82%),6个月复发11例(28.21%)。治疗组3个月和6个月随访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目前有微栓子学说、脑血管痉挛学说等,通常认为与脑动脉硬化等因素有关[4]。由于后循环血管-神经支配非一一对应,因此缺血引起症状也较复杂,伴随多种重叠临床表现,其中最主要症状为眩晕,也是患者首要的主诉,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常见病,伴随视觉障碍,走路不稳,呕吐,步态失调等症状。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中医“眩晕”范畴,多因“风、痰、湿、火、虚”等因素引起,或因肝风内动,或湿邪阻络,或气血不足,或复感外邪,致经络不通,气血痹阻,上扰清窍,导致眩晕。国内学者对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已有临床报道。侧重针药结合方法有李丽霞[5]等针刺太冲穴结合静滴丹红注射液、口服阿司匹林和氟桂利嗪方法,采用疗效评价法和眩晕分级评分方法。马瑞斌等[6]针刺百会、天柱、风池、四神聪结合静滴天麻注射液和口服阿司匹林方法,采用疗效评价和TCD检测VA、BA血流速度变化。单用针灸方法有程红亮等[7]用化瘀通络灸法取百会、大椎、涌泉穴实按灸,以及采用通督调神法[8]取百会、大椎、风池、供血、风府、上星、膈俞、阿是穴提插手法操作留针,同时均采用疗效评价法和数字评分法评定患者眩晕伴随症状。张凯等[9]用三步针罐法取整脊、中平、后溪、颈夹脊、阿是穴采用平衡针法,结合电针颈夹脊和刺络放血法治疗,采用疗效评价法。高兵兵等[4]取风府、风池、翳明、供血穴,捻转手法并留针,侧重手法操作,采用疗效评价法。有研究显示,针刺能增加椎-基底动脉颅内支收缩波的波幅,降低椎-基底动脉颅内支流入时间,增加椎-基底动脉颅内支的血流量,可使两侧椎动脉供血不平衡得到有效改善[10]。

《灵枢·大惑论》指出“五脏六腑之精气,……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说明脏腑精气向上注于脑,向后出于项中部。“脑为元神之府”,椎-基底动脉是脑重要的供血动脉,项针穴位深部即是椎动脉和颈内动脉,电针可以改善颈部肌肉血液循环,调整肌张力,增加组织营养,改善大脑后循环血供。本研究中取供血、风池、颈夹脊均位于项部,可以激发脏腑精气上注于脑,使大脑气血充足,眩晕得止。供血穴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高维滨教授自创穴,位于风池穴下1.5寸;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和阳维脉交会穴,两穴皮下分布有头夹肌、枕小神经分支、枕动静脉,深部为椎动脉。电针风池、供血穴,选用疏波,可以使颈部肌肉有节律的收缩,通过肌肉等软组织挤压内部血管,产生“肌肉泵”的作用,使血流加速,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量,同时又可兴奋网状结构上行系统调整大脑的功能,从而改善眩晕症状[11-12]。百会穴为诸阳之会,为治疗眩晕之要穴,可以疏通百脉,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气血上荣;内关有宽胸理气,安神定志,停眩止吐功效;颈夹脊穴深处循行有双侧椎动脉,针刺颈夹脊穴可以提高椎动脉血流量及改善局部组织供血供氧。

氟桂利嗪为双苯哌嗪类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可选择性松弛血管平滑肌,对脑血管有选择性扩张作用从而改善脑循环,减轻脑细胞水肿及代谢异常,常用于治疗脑血栓、记忆力障碍、眩晕症等疾病[13]。

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具有无创性和可动态监测性,能反映治疗后后循环供血改善情况。本组结果显示,电项针治疗后后循环LVA、RVA、BA血流速度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眩晕分级评分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作用机制可能为改善椎动脉、基底动脉、脑动脉的痉挛或狭窄,提高血流速度和局部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内径,增加血管弹性,改善椎-基底动脉的顺应性,增加脑血流量[14],从而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

[1]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369-374.

[4]高兵兵,赵敬东.项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09,24(10):1927-1928.

[5]李丽霞,王国明,宋永强,等.针刺太冲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59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1):1672-1673.

[6]马瑞斌,张凤琴.针药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2,28(12):34-35

[7]程红亮,胡培佳,李飞,等.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3):170-172.

[8]程红亮,胡培佳,张闻东,等.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3):208-210.

[9]张凯,张宝珍,蒋戈利.三步针罐疗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30例临床分析[J].天津中医药,2010,27(1):36.

[10]张晓华,艾群.列缺穴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6):36-38.

[11]姜建玲,高维滨.电项针治疗突发性耳聋5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5):29-30.

[12]高维滨.神经病针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8.

[13]杨世杰.药理学[M].第5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35.

[14]张永臣.针灸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10):992-994.

2014-02-09

修回日期:2014-05-26

马睿杰,E-mail:maria7878@sina.com,Tel:18057102851

猜你喜欢
椎动脉基底缺血性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a-C基底对WSx 薄膜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