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蕾
《项脊轩志》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潜心审读,对记叙文写作会有很多启迪。以此文为例指导学生写作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上课时就围绕它的事细情深展开。这篇文章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用简洁朴素的语言写人叙事,寄托自己的真挚感情,文章虽然选材角度很小,但写得委婉动人、清新质朴。这对苦于生活平淡、无话可写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况且情感缺失与情感虚假是目前学生作文中的一大通病。而近年来,高考作文把文章的“感情”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分标准。发展等级要求“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切感悟”。要想写出真情实感,必须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多少经历过令人难忘、感动的事。如果学生在习作中,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那些感受最深的生活细节就容易表达真情实感。但是,要写好细节却非易事。动人的细节是要在平时的写作活动中精心打磨的。反观《项脊轩志》的选材,它选取的都是家庭琐事、书斋生活、家族往事、母子之情、祖孙之情,没有一样是“轰轰烈烈”的,但都写得真切感人。由此可见归氏此文对学生作文的启示了。
鉴于此,在执教此文时,笔者有意识地进行了写作方面的指导,并在课后布置了相应写作练习,收效较好。
一、倾心朗读悟妙处
好的朗读能走进作者的心田,触动人的心灵。《项脊轩志》是一篇情真意切的美文,如果能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入那段时空,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课前我准备了相应的背景音乐,在上课时让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深情朗读,获得了意料不到的效果。课堂静悄悄的,学生沉浸其中,读到“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以及‘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不少学生都为之动容。而读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细节时学生的悲戚之色溢于言表,个别女生还抹起了泪。文字的感染力是无穷的,而细节给予人的绝不仅仅是单纯的主题,而是灵魂的撞击!我重申归文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从琐屑事件的叙述中抒写出真切感情的特点。并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继续自由朗读,特别注意对细节的咀嚼品味。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传情达意评细节
归文语言浅显,感情真挚,学生没有多少阅读上的困难。一般都能感受到作者回忆往事、思念亲人、感叹世事沧桑的强烈情感。但全文直接写到作者内心情感的只有“多可喜,亦多可悲”、“余泣,妪亦泣”、“令人长号不自禁”数句而已,而这几句本身并不足以动人。文章动人心处,全隐藏在对平凡小事的简单叙述之中。所以,在前面朗读的基础上,我试着让学生带着一颗易感的心,走进文本,走入归有光的内心。去体悟归有光那浓烈而又节制的情感。让学生试着写下最感动自己的细节并进行适当点评。下面是几则较为优秀的学生点评: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人已去,只留下与之相关的物来思念。令人感慨万千,真的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当初的美好皆成回忆,只有庭院中的枇杷树还在茁壮地成长,见证他们曾经相爱过。作者对妻子的爱也像这棵枇杷树一样有增无减,但终究是阴阳相隔,不免惋惜。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破旧的轩子中,空留作者一人,内心的悲苦又向何人诉说。唯有庭中的枇杷树,仍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它清楚地镌刻着过去的美好岁月……只是,没等他缓过神来,时光便毫不留情地一把将其拖走。是的,只有一个茕茕孑立的身影迎着黄昏,枇杷树枝深深地印刻在苍穹中,似往昔的岁月般清晰凸显,伴随着夜幕的降临,被孤独地埋藏进长久的黑暗中……
枇杷树是归有光亡妻亲手所植,而今亭亭如盖,人亡物在,物是人非,触目伤怀。这两则点评,都抓住这一细节展开,可谓精到之笔!面对亡妻所栽植的枇杷树,睹物思人,怎不黯然销魂!这正是不言情而情浓于中,不唤人人自现于前。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此句写出了归有光的家族分家后的那种不堪之景。一个大家族就这样走向衰败,令人叹息不已。分家往往是由于利益冲突而产生的,都是骨肉至亲,却由于利益而树倒猢狲散,着实让人感叹。归有光此时正直青春年少,本应在大家族的庇护下享受美好年华,现在却不得不承担重任,振兴门楣。古人的“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压得他喘不过气,令人怜悯敬佩。
这则点评从分家的细节中见微知著,读到了家族的衰败和作者惨淡的人生。
以上几则学生点评抓住细节展开联想想象,可谓深谙细节之妙,我用课件形式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并让其他学生对这几则点评再次点评,以了悟妙处所在。同时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意识到,好的细节描写要做到“细微”,一是取材要小而具体;二是描写要细致入微。
三、小试牛刀展才华
有了以上情感上的铺垫和写作上的训练,学生在思想上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细节之于文章的重要性。于是,顺理成章地,我提出了大作文的要求。让学生写一篇记叙文,规定文中必须用到三个细节。这次写作完成得出乎意料地顺利,大部分同学都写得有血有肉,不再是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的凑字数作文了。学生的习作中,有些整篇虽未必出彩,但个别细节还是颇能打动人心的。
如一个学生在文章中写到祖父对自己的疼爱和呵护:
夏日清晨的街道上,摊位前冒着缕缕热气。你把我架在肩膀上,挑了一个没有太阳光的地方。你拿扇子轻轻地摇,堆满皱纹的脸笑得很慈祥,蓝灰色的衬衣过去正合适,现在却显得肥大了。粗糙的手不时将我额头前被汗水浸湿的头发拨到耳朵后,那破旧的扇子摇得更快了。馄饨没过多久就被端了上来。一只只晶莹剔透在水中显得十分诱人。隔着皮就能看见里面的猪肉馅,汤面上漂浮着一粒粒葱花、虾仔、紫菜,香油的味道一阵又一阵。你拿着勺子将馄饨捞出两三只,放在一只小碗里,再浇上几勺汤,把碗捧过肩膀,低头把嘴够到嘴边吹几口气,才将碗又放回我桌前。看我吃得开心,用手拍拍我的后脑勺。
——陈列君《你看得见吗》
这个吃馄饨的场景用祖父“扇子摇得更快了”,馄饨端上来后怕我烫“吹几口气”, 以及看我吃得开心“拍拍我的后脑勺”的几个传神细节,写出了祖父对孙女的关爱。
又如一个学生写母爱,没有选择送伞、送衣等写了又写的老题材,而是独辟蹊径,选择了蒲扇作为切入点。这就在选材上胜人一筹了,越是细微琐碎的东西,越能牵动人的敏感纤弱的神经。以下是习作片段:
我躺在床上,再次拿起身边的蒲扇,细细端详。这应该是几年前买的了,有几处已经微微裂开了。看到蒲扇不禁又让我想起了母亲。上午从家里来时,她叮嘱我说:“你不是说学校风扇吹不到你那床位吗?拿着咱家的扇子吧,兴许管些用!” 记得以前,家里一到晚上总停电,母亲就买了把扇子,到了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母亲就拿着它,为我扇风。现在,拿起身边的蒲扇,摇几下,自有那股气息,淡淡的,如同母亲为我扇风时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
——孙雷江《我身边那把蒲扇》
蒲扇,多普通而不起眼的东西,却很好地传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心。这是母爱的象征,扇风细节让人沐浴在母爱的光辉下。这个细节比多少“辛苦”“伟大”之类的空话都更有表现力,也更感人!
以上是学生作文中写得比较好的细节片段,也有领悟力比较强的学生有意识地让细节贯串全文,用细节的红线串起了整篇文章。比如《花、狗和爷爷》:
我家院子里常种着些普通的花花草草,爷爷闲来无事便把养花作为他自娱自乐的方式。院子前是一条干净的水泥小路,时常有邻居到家里来串门,和爷爷闲聊些生活琐事,而此时邻居的目光便会停留在院子里的花草上。看到邻居羡慕的眼神,爷爷便会热情地向他们介绍。爷爷就像一个自豪的父亲,向邻居介绍他出色的孩子一样。听到邻居赞许的话语,爷爷会像小学生听到老师表扬一般高兴,灰白色的眉毛也舒展开来。
爷爷热爱生活,更珍爱每个生命。有一天,我和爷爷在院外散步,看到不远处的晒场上躺着一只蜷缩的小狗,小狗和空旷的晒场组成了一个小天地,仿佛是一叶生命的孤舟静静飘荡在深沉的大海怀抱里。我快步上前,蹲下来仔细地看着小小的它。这是一只灰黑色的家狗,毛发之间还夹杂着细小的土颗粒。我看见它的肚皮一鼓一鼓地,便觉得好笑。
爷爷这时也走过来了。狗听到了一些响动,忽地惊醒了,它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耷拉着的耳朵极不安分地竖起来,就像看到了恐怖分子一样,一个转身就惊恐万分地溜走了。它跑跳了一小段路后,扭头看我们并未追上来,就在旁边的电线杆边上小心地躺了下来,这真是一条有趣的狗啊!爷爷说,那真的很像“动物世界”里的袋鼠呢,说着,我们不约而同地笑起来。不过一会儿爷爷又同情起来:“那只狗大概是被人赶出来的,可怜又瘸着腿,唉……”爷爷很少叹气,我见他若有所思,灰白色的眉毛此时也紧凑在一起。爷爷远远地望了那狗一眼,不再多说什么。
一连好几天,我都能看到那只狗,狗的样貌比先前好了许多。毛发既干净又整洁,真像是一位绅士。爷爷一走出院门,狗就十分亲昵地迎上去,欢快地绕着爷爷跑跳着。爷爷弯下腰,轻轻地抚摸着狗的毛发,狗也十分地配合,轻轻地伏在爷爷的脚边上,毛茸茸的尾巴惬意地摇动着,狗也通人性啊!
花狗之间,爷爷的形象就出现了,这是一个热爱生活、尊重生命、极富爱心的老人。文中写爷爷的眉毛这一细节极为传神,灰白色的眉毛时而舒展,时而紧凑,很好地传达出了爷爷的内心。那条可爱的小狗描摹得也很出色。小作者有一双极为敏锐的慧眼,善于抓住细节来记事写人。由此可见好的细节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真实感,让笔下的人物形象更丰满。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密不可分的有机体。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提取写作因子,给学生以写作上的启示和示范,能更好地体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教学原则。归有光的散文《项脊轩志》正是这样一个极好的“例子”。 它从琐屑事件的叙述中抒写出了真切的感情,让我们充分感知了细节的魅力。正如穆青所说:“有时候,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作文中,无论你对想表现的人物有多么崇高的情感,多么深刻的理解,都必须落实到最凡俗最平常的细节上,学会从细节处生发升华。细节成就美文!这可以说就是归文对于我们的最大启示。
(作者单位:绍兴县越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