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创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14-07-05 07:50苗文萍陈志新
考试周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水手课文内容船长

苗文萍++++陈志新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教师要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其实质是把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训练融于情境之中,使学生进入情境,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使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实现高效课堂。下面就《跳水》一文的教学,试从四个方面谈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找出自主尝试、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方法与途径。

一、设置悬念,导入情境

课堂教学如果不面对全体学生,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无法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气氛,就不是成功的教学。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悬念,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设置悬念作为一种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从而刺激学生求知欲的具体手段,应该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例如,教学《跳水》一文时,教师在上课前应先设置这样一个悬念:“同学们知道跳水是怎么一回事吗?”起初,学生都认为这问题简直不是问题,跳水不就是一项体育运动嘛,有高台跳水、跳板跳水等。大部分同学还能说出几位曾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的我国著名跳水运动员的名字……这时,教师立即告诉学生:“你们刚才回答的仅仅是体育运动项目的跳水。我们下面即将学习的《跳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跳水行为呢?是一位父亲用枪逼着自己年仅十一二岁的儿子从轮船数十米高的桅杆上跳进大海。这时,几乎所有同学都满脸疑惑,充满学习新课的欲望。

二、运用多媒体,展现情境

现代化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恰当地运用电教首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文字和画面结合起来,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正当同学们对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父亲用枪逼着自己儿子,从数十米高的桅杆上跳进大海感到困惑不解时,教师适时播放视频:画面上出现了蔚蓝的大海和一艘正在航行的帆船,随着帆船越来越近,甲板上水手们和一只猴子逗乐的情景呈现在学生眼前……当学生看到孩子被猴子逗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摇摇欲坠时,教室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教师立即关闭提问:“同学们设想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至此,通过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悬念,学生已完全进入了由教师设计的氛围之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孩子会掉进大海里,然后被船上的水手救出;有的学生则认为既然课文题目是《跳水》,则孩子肯定会跳进大海,然后被水手救出。此时,教师追求的良好教学情境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孩子的安危牵动着每一个学生的心。于是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三、感情朗读,体会情境

如果现代化的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全面、深入理解文本信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那么,通过创设朗读情境,引导学生有声有色地品读理解,使学生深刻领会课文内容,完成新课标赋予的任务,则是落实小学语文教学倡导的“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悟情”的最终目的。课堂上要先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实践中仔细体味水手、猴子、孩子,还有最后出场的船长(父亲),在事件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表现的神态、动作对整个事件的推进作用,尤其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充分体会,如抓住“立刻”、“同时喊”、“本来”等词语,体会船长做出判断的时间短、速度快。其次进行角色置换,指导朗读。第一层次从朗读方法入手指导,感受人物形象。通过教师的两次范读,对比朗读效果的不同。“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然后假设你就是孩子的父亲,你怎样向孩子喊话?(指导学生朗读“一!二!”时要短促、有力,不容置疑,体会船长的心情,感受他的机智果断)课文里水手的三次笑、猴子愈演愈烈的放肆和孩子从“哭笑不得”、“气得脸红”到“气急了”,以至于铤而走险,最后船长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化险为夷的因果关系,感受老船长果断处理突发事件的智慧。这一环节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在和谐、自主、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中,提供给学生个性学习和阅读“自我发展”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启发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引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再让学生想一想,除了船长采取的措施外,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时,教师应积极鼓励每个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阅读感受,哪怕这种感受与课文预习要求和课后思考题南辕北辙也不要紧,只要这种感受是真切和合理的,就可初步训练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个性化和“超文本”阅读的良好习惯。另外,可向学生适当指出文章内容暗含的“乐极生悲”和“福祸相倚”的朴素辩证观。

四、扮演角色,进入情境

《跳水》是一篇故事情节很强的文章,人物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异常明显。在尝试各种教法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角色扮演别有钟情。在教学中,教师可创设表演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剧中角色,展示人物的个性特点。

1.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设计情境表演,让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语句,尝试角色扮演,使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表述的情节转化为学生的形象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习完课文后,设计一个课本剧。(这艘环游世界的轮船继续向前行驶,过了一个月,水手、孩子、船长坐在甲板上回想起了“跳水”的那一幕,水手说:“都是我们不好,如果不逗猴子,孩子也就不会陷进险境。”孩子说:“是我自己不好,遇事不冷静,做事没有想后果。”船长说:“多亏你们身手敏捷,在最短的时间里救回了我的儿子,集体的力量可真大呀!”)在角色对话中,学生从中理解了作者的写作之意,开玩笑要有分寸,遇事要冷静等。

这种生动形象的情境表演,不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通过情境表演,在某种程度上锻炼了学生临危不惧、沉着应变的心理素质。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手课文内容船长
小水手的歌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出发吧,船长
半盏——第七话:水手们
幸运的水手
当船长
船长,我的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