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华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时效性,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的生命观点看待语文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从学生角度入手,以学定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确定教学方式,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以最优化的教育策略,恰当切入,架起学生、文本和教师互动的桥梁。
关键词: 学生角度 语文教学 切入点
一、对语文教学切入点的认识
吕叔湘说过:语文教学不但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切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要从学生角度入手,以学定教。教师在设计教学切入点时要弄清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现状和情感认识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确定教学方式,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以最优化的教育策略,恰当切入,架起学生、文本和教师互动的桥梁。
二、语文教学切入点的具体运用
1.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切入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中捕捉到学生“好之”甚至“乐之”的“点”,投其所好以切入课文,则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达到以趣促学的效果。
某些学生一听说写作文就头大,尤其是写议论文。我在一堂“议论文写作训练课”上与学生这样对话:“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此刻你们心里最期待的是什么?”
“春游……”学生异口同声。
“这……安全问题,再说我们的学习也不能耽误,因此我建议取消这次活动。”我的态度有点“暧昧”。
“为什么不让我们去?”
“其他班都去了!”
……
学生群情激奋,吵吵囔囔,有的敲打桌子,有的涨得满脸通红,有的趴在桌上直生闷气。
“我更想知道,为什么你们一定要去?”我巧妙地将话语切入正题。“那么就将每个人的理由写出来吧!”
此时的学生,无不带着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希望,带着不吐不快的激情,写下情感激荡的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切入点如果使用了“最好的老师”的魔棒——兴趣,就能点石成金。
2.贴切学生的生活切入
新课程强调教学要回归生活,倡导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生活是学生熟悉的,如能从学生生活中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定会达到“引生活之水来浇灌教学之花”的效果。
教师在执教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前,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父亲,然后用“文中的父亲与你的父亲相比又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呢”这一问题引入。因为课堂教学是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开始的,所以学生感到熟悉而温馨,调动生活中的感情积累,通过比较、归纳等形式理解并学习课文,达到“与我心有戚戚焉”的审美境界。
3.从学生的疑问处切入
“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对学生是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传授知识,而是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
《孔乙己》写的是一个悲剧故事,而文中有十多处写笑或笑声,颇令人费解。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置疑:我们生活中的喜剧往往能让人开怀大笑,悲剧往往让人悲伤不已,可以说戏剧和笑声、悲剧和泪水总是分不开的。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说《孔乙己》本是一篇悲剧,却充满了笑声。那么悲剧里怎么会充满笑声呢?接着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哪些人在笑孔乙己?笑什么?为什么笑?不同人的笑有什么独特内涵?为什么以笑写悲?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用情感作催化剂,在风光旖旎、芳草鲜美、惊奇迭现的精美文字景观中感性地滋养自己文学的灵性,在文化的芳香和缤纷中感受文学的灌顶。
三、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抓住学生的特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教师才能高屋建瓴,占领教学的制高点,学生才能揭开分析课文的“红盖头”,才能少走弯路,及时进入阅读主阵地,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