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医医院巡礼之五脑病科

2014-07-05 13:14
科学生活 2014年6期
关键词:专家门诊特需多巴

上海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组建于1998年,2011年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更名为脑病科。科室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独立门诊、病区、名老中医工作室和中医神经疾病研究室的医院重点学科,201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2012年入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李如奎教授是脑病科的创始人,出生医学世家,学贯中西,他在神经科疾病治疗上始终坚持中医特色。在他的带领下,脑病科秉承“立足中医、发扬特色、坚持不懈”的宗旨,较早开展了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科学研究。并将中医治疗神经变性疾病作为科室的主攻方向,2003年医院帕金森病专科成为上海市卫生局中医特色专科之一。

特色制剂

1.芍星治痫片

主要功效:熄风止痉、化痰镇痫

适应证: 原发性癫痫

2. 益神颗粒

主要功效:补肾安神、升白细胞

适应证:用于神经衰弱、贫血及白细胞减少

3.地玄滋阴合剂

主要功效:滋阴降火、填精益髓

适应证: 用于精神药物引起的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4.落花安神口服液

主要功效:平肝安神

适应证: 用于各种失眠及焦虑等

5.首贞健肾颗粒

主要功效:补气养血,壮腰健肾

适应证: 腰膝酸痛、畏寒肢冷、腿软乏力

6. 香白通络巴布膏

主要功效:祛风化痰、疏通筋脉

适应证: 面神经炎

病患与专家问答

患者问:我的父亲,患帕金森病已有5年,吃美多巴剂量已很大,但手脚抖还是很频繁,现在还有没力气、睡不着、大便不通的情况,请问有什么好办法吗?

刘毅答: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性退行性病,由多巴胺受体减少引起,西医临床常规选用美多巴等多巴制剂治疗,但近两年有报道称,美多巴易在神经细胞蓄积,产生毒性,使得黑质凋亡增快,病情恶化。我科在名老中医李如奎主任创制的“止颤汤”基础上,总结了一套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帕金森病早期单用中药内服,延缓病情的同时还可改善病人便秘、乏力、失眠诸症;中后期则在西药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不仅可以保护多巴神经细胞,还可针对美多巴的毒副作用起到增效减毒作用。

刘毅,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医神经疾病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负责人,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擅长治疗帕金森病、偏头痛、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脑卒中等神经科疾病。

芷江路总院门诊时间:周三上午(专家门诊),周三下午(特需门诊)

石门路分院门诊时间:隔周周日上午(特需

门诊)

患者问:我从高二时就有头痛,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工作越紧张越易诱发头痛,严重时影响工作,头颅CT和MRI检查都未发现异常,医生诊断我是偏头痛,经常靠吃止痛片来缓解。我想问,中医有没有调理的方法来减少我头痛的发作?

施慧芬答: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可在儿童期和青春期起病,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于男性,常有遗传背景。呈一侧或两侧疼痛,其特征是发作性的、多为偏侧的、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到72小时,常伴有恶心和呕吐。少数典型者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等先兆,常每月发生一次或两次,或每年三四次,部分女病人诉与月经有关系,疲劳、紧张均可诱发。中医认为坐卧当风、涉水淋雨、情志不舒、过度劳累、气血两亏、肝肾亏虚、痰浊内阻、淤阻脑络等以致邪气上犯巅顶,或脑窍失养都可发为头痛,所以,我们从病人的发病诱因上入手,根据病人的不同体质,拟定头痛系列药方,加以辨证施治,不仅可以缓解头痛发作期的头痛,同时也可预防和减少头痛的发作。

施慧芬,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神经内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治疗偏头痛、脑血管疾病(中风、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等)、老年期痴呆、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病等。

芷江路总院门诊时间:周二上午(专家门诊),周四上午(特需门诊),周四下午(专家门诊)

石门路分院门诊时间:周三下午(特需门诊),隔周周日上午(特需门诊)

患者问:我今年50岁,是一名女教师。近两周来反复眩晕,基本都是在睡觉时翻身、或躺下的瞬间发作,感觉天旋地转,时间很短暂,起床时也会有短暂发作。白天头位不动有头昏感觉,但不严重。打针输液用了各种药物,作用不明显。请问该如何治疗?

李文涛答:眩晕和头晕只是一种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譬如周围性眩晕中有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美尼尔氏病、前庭神经元炎、中耳炎等;中枢性眩晕有脑血管疾病、肿瘤、脑炎等等,甚至身体其他系统疾病也可以引起头晕。不同原因治疗方法显然不同,因此对眩晕来说明确诊断是关键。因为其病因复杂,因此到专科医生(脑病科、神经内科)那里进行诊断尤为重要。从你描述的表现来看,良性位置性眩晕(又叫耳石症)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要明确诊断,还要专科医生进行体检。这一种眩晕,主要是耳部半规管有耳石脱落引起,根本的治疗是用手法治疗。有经验的医生,一般1-2次手法就可以治愈,药物作用不大。希望您尽快到专科医生那里进行诊治。

李文涛,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脑病科常务副主任。曾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部及皇家海莱姆郡医院神经内科学习。擅长运用中西医学两套方法治疗神经内科疑难病,对眩晕、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失眠、中风、癫痫、头痛及其他瘫痪、疼痛疾病有丰富治疗经验。

芷江路总院门诊时间:周二下午(专家门诊),周六上午(专家门诊)

石门路分院门诊时间:周四上午(专家门诊、眩晕病专科门诊)

食疗药膳方

中风病

★ 四味粳米粥:取天麻9克(以布包好),枸杞15克,红枣7枚,人参3克,加水烧沸后用文火煎煮约20分钟。去天麻、枣核,下入粳米50~100克共煨粥。每日2次。适用于中风后偏瘫伴高血压者。

帕金森病

★ 枣仁龙眼汤: 龙眼肉、炒枣仁各15克。将龙眼肉、炒枣仁加入水煎成汁,再加适量白蜜即成。每日2次,早、晚服用。对久患帕金森氏病、气血亏虚者有补益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家门诊特需多巴
观察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专家门诊
杨仲鸿《摩些文多巴字及哥巴字汉译字典》审查经过补说
特殊需要儿童融入幼儿园生活的环境创设策略探讨
特需医疗何去何从?
专家门诊
专家门诊
专家门诊
患者眼中的“特需门诊”
关注医改:为公立医院参与高端医疗指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