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虽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主流积极向上,但仍然存在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漠、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状况,高校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着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婚念观教育、诚信和感恩教育、就业创业教育、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等等诸多方面的难题。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教育 难点
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难题,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限制难以找寻满意的答案,这些难点问题长期存在并伴随大学生思想教育始终。破解这些难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但是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较差等等问题,这样的非主流恰恰值得思想教育工作者关注和重视。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大学生紧跟时代潮流时尚,却少了些责任与担当,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大学生理论知识学了不少,却知行脱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归根到底拍吃苦;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大学生热情高涨、易冲动、易受外界影响;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强调自我,个人主义泛滥;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大学生张扬个性却经受不住打击,抗压能力不强。上述问题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表现为几个难点问题:
难点之一: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但他们的理想大多属于低层次的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而对于更高层面的政治信仰信念却显得茫然苍白。虽然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使人们对社会与个人前途的期望发生巨大变化。大学生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负面作用的自身“免疫力”不强,自然更容易受到侵蚀。再加上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不强,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一些大学生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其价值观存在明显的功利倾向,表现在:政治追求的功利化、学习选择的功利化、就业期望的功利化、人际交往的功利化。究其原因是受到了市场经济的辐射、社会不良风气的侵染、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以及自我意识的过度膨胀。
难点之二:心理健康教育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自卑、郁闷、焦虑、无聊等负面心理情绪,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应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是高校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因人的内心、情绪等具有内隐性特点,有的学生遇到困难不愿求助,这就增加了早发现早干预的工作难度。所以高校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预防体系,是预防心理危机的根本途径。同时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增强他们心理保健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帮助,缓解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通过各种辅导形式,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适应、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并坚持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
难点之三:婚恋观教育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日趋成熟,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十分强烈。但由于大学生自身道德理性不成熟,对恋爱与婚姻的本质、内涵认识不足,以及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在处理恋爱与婚姻问题上出现了种种矛盾,影响到学业和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成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隐患,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婚恋观。
大学生的恋爱动机的盲目性与单纯性并存,恋爱结果的理想化与现实的冲突,更多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恋情与婚姻是两回事,校园恋情是难有结果的,只能将“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奉为爱情格言。而恋爱关系不稳定,校园恋人常常会因为思想、性格、志向、兴趣不合或一方移情别恋而发生矛盾和纠纷。当前大学生婚恋观总体上呈现多元化价值取向的特征,由传统保守的婚恋观逐渐向开放的婚恋观发展趋势明显。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婚前性行为、恋爱结果的态度上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和冲突,大学生的婚恋观和婚恋行为迫切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中国人含蓄的性格特点和婚恋话题的私密性都影响到婚恋观教育的开展,使这方面的教育比较缺失,而婚恋观教育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思想,恋爱、婚姻作为一种人际交往方式,既要受平等、忠诚、尊重、負责等基本道德的约束,又必须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之所以校园恋情会演变成校园暴力或悲剧,原因在于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婚恋对象、不善于表达爱情、不能理智对待失恋。国外一些大学包括中学对学生的婚恋教育非常细致,小到约会的地点选择、约会时的着装都有指导。这种细致入微、简单实用的恋爱艺术指导值得借鉴。
难点之四:诚信与感恩教育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存在凸显诚信教育的重要,作弊手段推陈出新,屡禁不止,学校一方面要加大对作弊等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必须加强诚信教育,同时需要整个社会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如何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人平时在校消费状况,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奖助学金的评审,使资助经费真正用到符合条件的学生身上,这项工作的难度不小。而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认定和学生资助工作,是落实教育公平基本政策的具体体现。但要真正逐一核实审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申请资格和条件,目前还受到一些条件制约,必须依靠学生的诚信品质。同时开展资助工作不能满足于把钱发到学生手上,要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做到既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又在精神上培育学生,在能力上锻炼学生,实现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能。要以学生资助工作为载体,以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为切入点,努力培养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爱校意识、奋发进取意识、自立自强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勤俭节约意识和感恩意识等六个基本意识。
难点之五:就业创业教育
就业难已经是社会共识,但就业难在哪里?难在选择、难在观念、难在适应,难在就好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大力支持青年学生就业创业,充当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高校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的落实,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大学生们在就业问题上所暴露出的就业思想问题主要有:思想状态低迷,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对职业前景的信心;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时缺乏主动性,自主意识不强;就业期望值过高,功利思想较重。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对学生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帮助毕业生确立与市场经济体制、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职业观、择业观,进一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和社会需求的关系,确立正确的人生信念,主动将自己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将个人建功立业的志向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理想联系起来,自觉地主动地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和行业去就业、创业,把个人的聪明才智融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的洪流之中。
难点问题之六:辅导员队伍的專业化与职业化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专职教师,遇到这些难点问题时他们的知识积累、理论素养与科研能力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应该是全才通才、专家杂家,要破解这些问题往往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借鉴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其他学科研究成果,进行跨学科研究。而社会现实与理论的反差也常常会消解思想教育的效果,增加破解这些难点问题的阻力。这些都迫切要求专家型辅导员应运而生。教育部已经就学生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家化建设提出了若干意见,现在各高校也出台了实施意见,开展了提升职业能力,评选最喜爱辅导员等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种种活动。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待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带有偏见,认为辅导员就是大学生的“保姆”,是管理员、服务员。辅导员在繁忙工作后得到这种社会评价,他们的成就心理容易受到挫折,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不利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而没有一支专业稳定敬业的辅导员队伍,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根本就无从谈起。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难题远不止这些,做人的思想工作极具复杂性和挑战性。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不断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周晓虹,《论大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年3期
作者简介:叶林,女,副教授,研究方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