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英 韩丽君
【摘要】目的:弥补理论学习过程中相对缺乏的临床见习阶段,缩短医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尽快进入并适应临床实习过程,能较快掌握如何对病情进行分析、诊断和处理。
【关键词】专业知识强化培训缩短距离尽快适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47-01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临床医学生相对缺乏临床见习阶段,理论课结束后即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实习过程中学生比较迷茫,不能够进行及时的角色转换,最后导致实习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通过教学改革,对进入临床实习前的医学生专门进行一个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帮助并使学生顺利地进入并较快的适应临床实习过程及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一、研究目标、对象、方法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临床实习前的医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了解学生能否较快实现角色转换和适应临床实习,从而观察强化培训后的实习效果。
(二)研究对象
以我校09级春中医、09级秋中医1、2班和10级秋中医1、2班的学生为实施对象,随机抽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参与研究学生总数251人;其中男生104人,女生147人,年龄段为16~18岁。入学由学生科依专业的不同随机编班,授课教师从选择对象中随机抽取单元实验班和对照班,分组列表如下:
(三)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的科研方法有比较法、调查问卷法、模拟场景考试法。比较法以学生为主,调查问卷法以学生和实习医院带教老师为主体,模拟场景考试法以学生为主。
1.选择研究的范围
在临床科目中,我校开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科目。我们选择其中的主干课内科 、外科和诊断学基础中的部分内容为研究范围。这三门科是临床医生必需掌握的重要课程。
2.选择教师
选拔有多年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的老教师和工作积极、踏实,有敬业精神的青年教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训前统一培训内容,统一授课方法。
3.教学具体过程
(1)教学过程安排
对实施班级进行随机分组,对实验班的学生在专业课结束后进行3周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在学生离校进入医院实习前进行一次模拟场景考试。在医院实习过程中,对学生和带教老师进行访谈,填写调查问卷,了解培训后效果。
(2)教学方法
实验班在培训过程中,先由教师对培训内容重点部分精讲,之后进一步进行临床技能强化训练。教师根据培训内容把设计好的模拟题发给学生。随后学生进行练习,即“模拟医生”与“模拟病人”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问诊,体格检查,并写出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进一步检查、治疗原则。教师点评,学生讨论,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找出存在问题并予以及时解决。其中的技能操作部分,均在实验室授课。先有教师边讲边示教重点操作步骤,随后学生分组在实体上练习。教师逐一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以上的内容培训结束后,进行综合模拟场景考试。
二、结果
(一)模拟场景考试
对照班和实验班分别采用相同考试内容,考试方法是学生2人1组,监考老师2人1组,采用笔试和实体操作两种形式。实体操作时让学生互相检查。监考老师对学生同时评分,然后对考试成绩进行汇总。成绩如表1所示,经X 2检验和T检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优秀率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及格人数对比无差异。
表1模拟场景考试成绩统计表
统计处理:X20.01(1)=6.63 ≥90: X2≥90=14.824 X2≥90>X20.01 P<0.01
X2检验:X20.05(1)=3.84≥60:X2≥60=2.017X2≥60
T检验:T0.01=2.58T优=3.84T优>T0.01 P<0.01
T0.05=1.96T及=1.42T及< T0.05 P>0.05
(二)访谈及问卷调查情况
对照班和实验班同时进行问卷调查,2009级和2010级所有实施对象及医院的带教老师,实事求是的对问卷内容作出客观评价。问卷调查人数学生共369人,从实验班和对照班随机平均抽取人数(某些学生可以重复抽查2-3项)合计赞成率占96.7 %,带教老师总人数75人,合计赞成率占93.4 %。
三、讨论
(一)调查结果统计中的影响因素模拟场景考试成绩统计结果均表明,实验组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的及格率对比无明显差异,一方面是实验班经过强化培训,而对照班没有参加培训,整体综合思维水平不一致,另一方面是样本量和抽样误差有关。
(二)培训内容选择培训内容选择好坏,是能否组织好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对临床实习前医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的研究与实施,无论是問卷调查,还是考核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应该在学生理论课程结束后给予一个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弥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与临床接轨的空白,使学生能够顺利的适应角色转换,缩短医学生从理论到进入临床实际运用能力的过渡期,为社会培养实用型、能力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