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兴岭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52-01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一直以来普遍为广大地理教师所采用,特别是随着高中新的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青睐。但笔者发现有不少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甚至是误区,那么在新的高中地理课堂改革的大背景下,地理教师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就此问题笔者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目前地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提问过分注重数量 忽视质量
为使课堂更加生动活跃,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较多的问题,设置了不少的问题意境,视频、动画、电影、新闻、故事等等情景都用上,甚至教师以问代讲、以问代练、以问代评,变“满堂灌”为“满堂问”。提问的问题又是简单的、肤浅的问题,甚至是前后脱节、杂乱无序的问题,表面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学生对所提问题的思考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浮于表面,教学效果甚差。
(二)提问过分围绕枝节 淡漠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师的提问往往围绕知识的细枝末节,舍本逐末、枝节旁生,没有突出问题的核心,抓不住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这样的问题,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精髓,没有瞄准新课标的要求,更不能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探究能力和分析、归纳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提问过分随意 偏离问题的核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的问题存在着严重的随意性,偏离教学内容的核心,甚至于教学内容无关。主要表现在:一是问题设计随意,或是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或是个人的教学习惯,未经精心设计随意设问。二是提问方式随意,教师提问时没有考虑问题的代表性和针对性,有时或流水式提问、或集体式回答、或者先点名后提问,表面上气氛轰轰烈烈,其实不乏“鱼目混珠”之人,效果并不好;有时甚至是惩罚性提问,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四)提问过分重视虚拟 缺乏学生的真实感受
为了突出问题的典型性,教师选择的问题不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是设计一些虚拟的问题,问题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学生没有真情实感,这样不仅不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更不利于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应用。在问题的探讨中有时也忽视了学生的过程参与,学生得不到真实的体验。从而造成了为设计而设计,忽视了地理学科学以致用的特点。
(五)提问过分注重教师问 忽视学生的主动提问
在课堂上往往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按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学习。学生难以形成自己独立的想法,更不能发现或提出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其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备课、上课过分注重教师的提问,忽视创设问题意境,让学生主动的去提出、去发现、去探索问题。
二、 地理课堂提问艺术的再思考
地理课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因此,课堂问题就必须结合当前新的课程改革进行新的探索。
1.提问要讲究契机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设疑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但,多提问并非满堂问,提问要讲究契机。
(一)是提问于学生学习知识的疑惑处。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等条件的限制,会遇到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问题,会产生许多疑惑。在这些疑惑处教师有意识巧妙地提出一些问题,设置一些疑点,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定的悬念,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思维的最佳状态。
(二)是提问于学生思维的转折处。学生在学习完一个问题,思维需要转折向前推进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置一定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帮助他们打开思维的新通道,接通思维的新联系点。进而促使学生产生新的求知欲,形成新的学习动机。
(三)是提问于教学内容的关键处。教学内容的关键处往往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关键点。如,在学习了我国和世界的能源消费构成之后,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你能否比较一下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优缺点?你认为十年之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会是怎样吗?说说理由。在学生了解了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特点后,如何对其评价以及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将怎样发展,就成为这部分知识的关键问题。在这个关键处,设置这样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以发散思维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的多种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2.提问要讲究新意
新颖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同样一个问题,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方式或角度,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学习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后可设问:“不知道同学们注意了没有,从我们学校(黄河三角洲)向北不远处一直到海边,存在着大片大片的盐碱地,你知道这些盐碱地是怎样形成的吗?你能为生活在这里的老乡治理这些盐碱地出谋划策吗?”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仅感到新颖,而且是联系实际,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现实意义。
3.提問要讲究适度
提问要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提出的问题就必须要适度,尤其是应注意要有适当的难度,适宜的梯度。
(一)是提问要有适当的梯度。对学生智能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提问需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教师要给学生掌握知识铺设便于攀登的台阶。
(二)是提问要讲究精度。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时就应考虑,所设计的这个问题对哪部分学生最需要、最有帮助,对哪部分学生来说可能不需要,帮助不大,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提问要讲究精度。如果提问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点到谁谁回答,就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总之,作为地理教师要重视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提问的研究,了解当前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视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在课堂上既要精心设计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更应注重引导学生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的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地理素养,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