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为导向 以人格塑造为目标 培养合格人才

2014-07-05 06:05敬和民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人格人才教育

【摘要】论述了新时期改革对教育部门培养合格创新人才要求的紧迫性,从教育的本质是人的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教育改革兴趣培养人格塑造创新型人才

【基金项目】本论文获2013年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zy023)及省级教改项目(2013jyxm065)资助。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07-01

经历文革后,我国改革开放已历经30多年,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已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只有继续坚持改革、深化改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而要使改革的事业能够顺利地不折不扣地得到继续发展,人才的培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到了如今这个科技发展极为迅猛的时代,要想适应人生挑战,胜任未来的工作,一个人如果要按部就班地最终获得博士学位,需要接受的正规教育时间接近30年,如果没有兴趣,没有毅力,学习确实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能够坚持下来,非常不容易。而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不输在起跑线上,不管小朋友是否有兴趣,家长们在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其学习各种各样的课程,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如舞蹈艺术班,器乐艺术班,声乐艺术班,武术班,小主持人班,书法班,外语班,作文班……因此,一部分也可能是较大一部分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对学习产生了反感。德国在二百年前的教育宣言就指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德国这一教育理念注重的是受教育者自我能力的培养,使得受教育者在未来的人生岁月中能顶风雨、抗严寒、战酷暑。而我国的教育制度体现为应试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考查的是学生掌握(记住)了多少知识,而难以判定学生是否有学习的兴趣,是否有自学的能力,不能判断学生能否有学习或创新的潜力。因此,应试教育方式不利于人才遴选。另一方面,家长只管孩子的考试分数,只要分数考好了,孩子向家长提出的其它任何要求似乎都能满足,而忽略了孩子的毅力及抗压能力的培养,孩子缺少接受挫折的训练,孩子学习动力的激发源头大部分是物质的奖赏,忽略了精神追求方面的激励因素,孩子对学习终极目的的认识不清楚,为什么学习似乎不清楚,似乎是为了分数而学习,或为了家长而学习,或为了奖赏而学习,而当这些奖赏很容易满足或在其认为不再重要时,就失去了持续激励其学习的动力。因此,应试教育选拔出的人才,其发展潜力有限。

由于从小没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所以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地学习知识并了解知识的起源,更不可能奢谈探求未知世界的的奥秘,在中小学阶段,由于有家长和学校的有效管理和升学的压力,学生还能刻苦学习,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完成老师课堂所布置的任务,而一旦升入大学后,没有家长督促,没有老师的严格管理,有的学生由于厌学倾向严重,甚至连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的课程教学,到网吧里消磨时光或是参与其它活动。

另外,在信息传播极为便捷的网络时代,所有的人都能容易地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西方的价值观也非常容易影响青年学生。现阶段,在青年中,很难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这样,学生在学习当中,就很难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也就不能培养出未来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虽然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开设的课程中,历史、政治等类的课程占据了较多的课时,但这些课程往往被学校、老师及学生当作考试的内容来学习,难以承担起塑造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责任。因此,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是否对学生起到了真正了解历史,塑造灵魂的作用,或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当今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培养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课题。

我国北宋著名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1020-1077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包括他的四句名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历代流行不衰。近年,温家宝总理在国外演讲或接受记者采访,曾多次引用; 2005年,时任台湾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先生访问大陆,也曾用以寄语北大学子。足见张载四句名言的精神感召力之强盛。把张载的“四为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为社会确立精神价值,为民众指明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1]。这四句话可说是概括了人类教育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指出了受教育者要能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要能为普天下之民众提供精神之支柱,要能继承前辈学术之传统,要能为天下百姓开拓太平之事业,这是何等宏伟的人生目标,如果有了这样的志向,又有哪一个人能不倾全身心为之终身奋斗呢。

在1915年,蔡元培先生参加巴拿马“万国教育会议”时,向大会提交了一个报告,题目叫作《一九〇〇年以来教育之进步》。在这个报告里,蔡先生提出: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何谓人格?人格乃一个人的性格与气质,是一个人一生中对待事业及人生目标的态度。有一句极为通俗的话“性格决定命运”,也可以理解为“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事业高度和社会评价”。因此,教育的成败与否,关键要看教育者是否获得了认知未来世界的能力,也即探索自然、社会奥秘的能力,以及是否具有开社会风气之先河、献身社会之勇气的人生态度。

据报道,在英国伦敦,一位名叫斯尔曼的残疾青年,他的一条腿患上了慢性肌肉萎缩症,连走路都很困难,可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信念,创造了一次又一次令人瞩目的壮举。19岁时,他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21岁时,他登上了阿尔卑斯山;22岁时,他登上了乞力马扎罗山;28岁前,他登上了世界上所有著名的高山……然而,就在他28岁这年,却突然在寓所里自杀了!功成名就的他,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呢?有记者了解到,在他11岁时,他的父母在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时不幸遭遇雪崩双双遇难。父母临行前,留给年幼的斯爾曼一份遗嘱,希望他能像父母一样,一座接一座地登上世界著名的高山。年幼的斯尔曼把父母的遗嘱作为他人生奋斗的目标,当他全部实现这些目标的时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奈和绝望。他留下痛苦遗言:“如今,功成名就的我感到无事可做了,我没有了新的目标……”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不断实现人生的目标,更在于不断提升人生的目标。另据2014年2月11日成都商报报道:“高考理科状元毕业四年流浪街头”,这就是典型的教育不成功甚至失败的例子。毕业大学生目前大部分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耐不得寂寞,扛不住压力,工作觉得没意义。试想如果其有一定的理想,在其意识里如果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也懂得人生需要通过一步一步才能来走向理想的殿堂,就不会出现宁可失业消磨时光也不脚踏实地努力的现象了。

综上所述,要培养出能独自面对未来社会竞争,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才,需要强化教育方式的改革及学生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林乐昌,“为天地立心”—张载“四为句”新释,哲学研究,2009年第5期:58-63.

作者简介:

敬和民(1968-),男,四川南部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属材料的组织及性能表征及表面工程技术。

猜你喜欢
人格人才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