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澳网李娜单打技术能力分析

2014-07-05 01:07:40翟小龙高元元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拉波娃澳网接发球

翟小龙,高元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2013年李娜与对手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的比赛数据(以澳网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为准)、录像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

2 分析与研究

竞技能力即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1]。纵观李娜整个澳网比赛,她都是以直落两盘的成绩杀入决赛,尤其是在半决赛中对阵种子选手莎拉波娃时,更是用完美的表现在进攻端完全压制对手,可见李娜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竞技能力水平。

2.1 技术能力

从技术所处的比赛阶段可将网球技术分为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和相持技术[2]。李娜在发球的技术环节上已经具备世界超一流选手水平,唯一欠缺的是发球落点的变化。而接发球技术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底线正反手技术能力的强弱,而李娜的优势就在于其出色的底线正反手进攻能力。在相持技术上,李娜属于底线进攻型选手,所以底线能力超强,但稳定性不够,这可能和其敢于冒险的打法有关系,其次其网前技术较以前有所提高但稍显不足。在底线的多拍相持情况下,可少打些高风险球而凭借其正反手的优势选择压制对方技术短板,为自己创造上网截击的得分机会。

2.1.1 发球技术

网球的发球是唯一不受对手技术限制的技术,而发球又是比赛每一分的起始点,结合不同的旋转、落点、速度的发球可以为自己战术的部署抢占先机。因此世界优秀选手都重视发球,掌握精湛的发球技术,力求在比赛中先发制人,可以从李娜的一发赢球率上很好的反应出来。李娜的一发赢球率只在决赛中低于对手,说明李娜在成功发球后能很好的掌握场上的主动,达到自己的战术意图。从李娜整个澳网前6轮比赛的数据统计(表1)来看,李娜一发的最高时速可达到175km/h,只比第4轮的对手及半决赛中的莎拉波娃低,而从一发的平均速度只在第3、4轮的比赛和半决赛中略低于对手,说明李娜一发技术稳定。发球是一个全身协调用力的过程,只有合理的动力链才能爆发出最大的发球速度(排除先天因素的影响),说明李娜的发球技术环节已经具备世界超一流选手的水平。

从表1看出,李娜的Aces球只比半决赛中的莎拉波娃少一个,而双误却少了5个,说明李娜在发球强调落点的同时更重视发球的稳定性,在与阿扎伦卡的决赛中李娜的一发最快发球时速略慢于对手,但平均一发时速却高于对手不少,这反而说明李娜在发球的速度上缺少变化,很容易让对手在接发球方面适应自己的球速,从而找到机会给自己的发球局带来压力。从表2的数据可分析得出,李娜的发球落点主要集中在对手的正手位置,尤其是在发二区内角的落点总数比二区中路和外角之和还要多,说明李娜发球多带侧旋,虽然安全性提高,但是落点缺少变化,很难压迫到对手的反手位置。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澳网半决赛费德勒对阵穆雷发球表现虽然不佳,但他的发球依旧值得李娜借鉴。费德勒的发球并不是最快的,但他发球落点的控制却是最好的,往往在最关键时刻可以依靠发球的变化来挽救劣势[3]。由此看来,李娜的发球还需进一步努力,应熟练运用平击、上旋、切削技术,通过控制发球的落点、角度、深度、旋转、速度,有目的改变发球类型与节奏,提高发球的威胁性,干扰对手的接发球,发球后利用自己的优势技术取得主动进攻得分或造成对手失误取胜。

表1 李娜2013年澳网比赛与对手发球数据统计

表2 李娜2013年澳网比赛发球落点统计(个)

2.1.2 接发球技术

高质量的接发球,可缓解发球方给自己施加的压力,把比赛带入相持阶段,使双方在同一条件下展开争夺。接发球战术不仅是正反手的抽击战术,而且还包括各种日趋多样化的防守战术。接发球技术和发球技术都是并列为第一位的技术。

纵观整个澳网比赛,李娜在接发球方面依然延续着其底线敢打敢拼的风格。从表3的数据可看出李娜的接发球得分率在前6轮都远高于对手,出色的接发能力也得益于其底线超强的进攻能力,尤其是在面对对方疲软的二发时李娜都会用一记闪身正手直接下分,或者把球打开角度,为其接下来的战术实施做好铺垫。从表1数据看出在前两轮的比赛中李娜的双误一共只有3次,而对方双误加起来有11次,实力较弱的选手在面对李娜具有侵略性的接发时,心理承受很大的压力,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其出色的接发能力,其接发能力在半决赛中对阵莎拉波娃时更是完美的展现出来,半决赛中李娜只有1次双误而莎拉波娃有6次,事实上莎拉波娃犀利的底线进攻很依赖于她的发球,面对李娜强大的接发,莎拉波娃全场比赛的发球都没有太好的表现。

表3 李娜2013年澳网比赛与对手接发球数据统计

2.1.3 底线技术

在底线对抗中,积极的跑动、准确的步法、全面的底线正反手技术、精确的回球落点是在底线对抗中取胜的基础[3]。制胜分是反应选手进攻能力的重要指标,表4可以看出,李娜每场比赛中的制胜分均高于对手,说明李娜是在进攻端非常有天赋的选手,正如2011年克里斯特尔斯评价李娜时一样“李娜的正手可以进世界前5”。在第5轮比赛中,李娜轰出了32记制胜分,而对手A.拉德万斯卡只有10记制胜分。李娜在面对A.拉德万斯卡这种靠防守反击且打法灵活的球员时,李娜可以放手进攻,在比赛相持到4拍以上时都会以闪身正手抽击球的方式下分或者让对方疲于奔跑,而李娜的双反直线和大角度斜线配合具有冲击力的正手一直使A.拉德万斯卡疲于底线两头奔跑。在决赛中李娜打出36记制胜分是对手的两倍,但非受迫性失误有57分比对手高出29分,这也是其决赛失利的关键因素。非受迫性失误是现代网球运动中反应运动员技术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李娜场均制胜分高于对手,但非受迫性失误也比对手多,这说明李娜在打出高质量击球的同时也同样承担着同样的高风险。表5可以看出李娜有18次破发机会却只转化了7个,而对手只有12次破发机会却转化了9个。因此,李娜应加强底线的对抗能力,在不失误或少失误的基础上用大角度的回球充分调动对手,让对手来回奔跑,从而把握时机,以强有力的、且落点精准的回球攻击对手的薄弱之处,使其不能回击出高质量的球,为自己创造制胜分的机会或迫使对手失误。

表4 李娜2013年澳网比赛与对手制胜分据统计

表5 李娜2013年澳网比赛与对手破发点数据统计

2.1.4 中场和网前技术

网前拦截技术是贯彻以攻为主,以快制胜的战术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李娜是底线进攻型的选手,通常很少来到网前打球。但在本届澳网比赛中,网前截击技术也成为其得分的主要手段。从表6看出,李娜在前5轮比赛中上的上网次数只在第4轮比对手低,而得分数只有第3轮比对手低,说明李娜在底线的进攻端给对手的压力很大,迫使对手回球出浅,从而创造好的上网机会,并且能抓住上网机会果断拿分,由此看出其现在的网前技术很扎实。尤其是在第5轮面对世界TOP前5的A·拉德万斯卡时,由于对方底线进攻偏软,李娜更是采取积极主动的上网打法配合底线战术,从而能很好的拿下比赛,表明李娜的网前截击能力相对以往有了很大提高。

表6 李娜2013年澳网比赛与对手网前数据统计

李娜面对中场浅球时,脚步都会及时到位,用一记侧身正手力求直接得分,或者为下一步技术的实施和战术的运用做铺垫。

3 小结

1)李娜在保证自己一发技术优势的同时,更应强调一些落点和速度的变化,分散落点,利用落点和线路的变化来达到自己的战术意图。2)李娜的正反手优势明显,但更应增加线路的变化,来获取制胜分的机会,而不是靠冒险的高风险制胜分。3)李娜在心理上明显比以前更成熟,但面对世界超一流选手时应该更自信。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杨成波.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乒、羽、网)训练学特征的比较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8(6).

[3]张志华,曹 宇,周建梅,等.美国网球公开赛李娜单打竞技能力分析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5).

猜你喜欢
拉波娃澳网接发球
安迪·穆雷泪洒澳网公开赛
青年球员的乒乓球接发球抢攻战术选择的研究
浅析排球接发球阵型思维演变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1
第52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前3名选手接发球技术分析
澳网商店
网球俱乐部(2009年1期)2009-04-01 07: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