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
摘 要:通识教育中的“通”是融会贯通的“通”。生命科学虽兼具基础和应用学科的特点,但要求学习者和研究者首先要对生命敏感。作为一名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笔者认为,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应注重特色建设,通过与时俱进细化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以政策为导向提高教师修养,使课程建设既适应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要求,又体现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特点,并渗透生命科学学科文化,从而提高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通识教育;生命科学;特色建设;学科文化
2004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印发《关于生命科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原则意见》(征求意见稿),将课程定位为面向非生命科学类专业本科生的综合性素质教育课程,明确了生命科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即旨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促进大学生认识现代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内涵、进展以及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培养他们珍视生命、热爱自然、关爱社会的情操,激发起他们对生命科学热点问题的兴趣,激发他们在学科渗透融合下的探索和创造激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认识观。该教学目标体现了三个层面的要求:第一层面,使学生接受生命科学知识的熏陶,了解该学科的主要领域和进展,认识关键概念、理论及热点问题,掌握探索生命科学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提高生命科学基本素养;第二层面,思考生命科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生命现象,形成整体的知识观,启迪学生的智慧,超越功利,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第三层面,促进生命科学与不同学科领域相关知识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洞察、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学科渗透融合下的探索和创造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笔者认为,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应注重特色建设,通过与时俱进细化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以政策为导向提高教师修养,使课程建设既适应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要求,又体现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特点,并渗透生命科学学科文化,从而提高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与时俱进细化教学目标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应用生命科学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谋福利。由此可见,生命科学属于基础学科,但同时具有应用学科的特点,与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生命科学属于自然科学学科,但主要探索生命的奥秘,这就要求学习者和研究者不能仅仅关注它的应用性,首先要对生命敏感,能够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目前,人教版中学生物学教材内容广泛涉及宏观和微观生物学知识,以及现代生命科学的概念、理论及热点问题,并涉及现代生物技术进展及在相关领域应用的知识。所以,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应淡化第一层面教学目标,并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分别侧重第二、第三层面教学。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高校应兼顾第二、第三层面教学目标,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则应突出第二层面教学目标,服务于大众化教育阶段提升国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全人教育”需要。教师则应认真研究课程特点,明确侧重“基础”还是“应用”,并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在突出特色建设的同时,强化学科文化的渗透。
大连大学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强调专业素质的养成,强调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用性和适应性。但本科应用型人才并不是“狭窄于技术”的工匠,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学校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通识教育。我校现已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200余门,分为限选和任选,要求学生修满10个学分。其中,生命科学大类约50余门课程,并分别归入“自然科学与技术类”和“医药学与健康类”中。例如,我校“基础生命科学”课程在建设之初定位为面向非生命科学类专业本科生的任选课程,主要促进对生命科学有兴趣学生第一层面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育部《关于生命科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原则意见》下发后,该课程调整为非生命科学理工类专业本科生的限选课程、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的任选课程,希望促进三个层面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认真研究部分省市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教育现状及学生学习状态之后发现,高中理科生已基本达到第一层面教学目标要求,而能够达到第三层面教学目标的学生占我校学生的少数,故结合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我们将该课程调整为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的限选课程、非生命科学理工类专业学生的任选课程,要求教师用心设计教学,分别侧重学生“第一、第二层面”和“第二、第三层面”教学目标的达成。
具体到任课教师,则应结合课程特点和授课对象,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体现课程特色。如笔者主讲的“营养与健康”课程实用性强,授课对象涵盖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为使每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一是关注情商教育。关于情商的概念有多种提法,但均涵盖三个方面的因素,即自我调控、自我约束的能力,百折不挠、不卑不亢的积极心态,富于同情心、关心他人的高尚情操[1]。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商教育”这一生命科学价值内涵,使学生具有“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包容他人、善待自己”的情怀。二是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在教学中穿插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法、调查法等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客观、辩证、整体的思维习惯,学会以科学的逻辑、理性的视角、宽容的态度去认识和处理事物,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己、事业、社会、人类和自然。三是追求完美健康。在达成上述两个目标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到个体生命的唯一性,认识到人自身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才能不盲从、不轻信,并运用科学的营养学知识指导生活实践、预防疾病,实现个性化的营养与治疗,真正做到“善待自己”。
二、以学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
我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应侧重学生第二层面教学目标的达成,即思考生命科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生命现象,形成整体的知识观,启迪学生的智慧,超越功利,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关注的相关实际问题,使每一讲的题目贴近社会和生活实际,增强教学的时代感、现实感和针对性,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渗透生命科学文化,由浅入深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为强化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笔者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提炼出“环境与健康”这一讲。按照WHO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还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身体健康是指人的躯体结构和功能完好,并能良好地维持自身的稳态和与环境的平衡。心理健康是指乐观自信、务实谦虚、积极向上;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环境,且不常有忧虑、焦躁、恐惧、愤怒等情绪。社会适应则包括社会责任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一致,等等。强调无论营养还是健康均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即物质与精神、情感与理性、科学与人文的互渗融合。而在“只有部分智慧是不够的”讲座中,除了告诉学生不同性别、年龄、环境、特殊生理时期人们对营养的个性化需求外,还着重强调一个看不到土壤、细菌价值的人,看不到精制食物导致营养流失的人,看不到心理因素对食物选择和吸收影响的人,看不到营养与周围世界联系的人,就是一个只有部分智慧的人[2]。营养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让身体在各个方面都获得健康,这种健康是形成智力、情感、道德和精神健康的基础。从而使学生明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需要多学科文化熏陶形成的良好个人修养。
可见,在认真分析教学对象基础上的教学设计使课程特色鲜明,教学内容贴近社会和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潜移默化地渗透生命科学文化,由浅入深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以政策为引导开展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中的“通”是融会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达到不同学科文化、不同专业之间的交融[2]。我校从1998年开始建设通识教育课程,经不断改进和完善,已形成了分工合理、目标明确的课程体系。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暴露出来。最突出的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均只强调各自学科的优势而忽视其他学科。因而,所谓文理并行的通识教育,其实却是两条路上跑的车,并非处于“通”“融”状态,其间的分裂和隔阂依然存在。为鼓励文理学科间的深入交叉,尤其是在课程内容上实现真正交融,学校在教改立项上特别予以政策倾斜。例如,涉及文理学科交叉的立项不受名额限制,且给予重点扶持,旨在通过文理背景教师的双向合作,突破学科间的界限,实现课
程深度交融。
通过近五年的政策引导,我校吸引了一批治学严谨、视野开阔、敏于求新、人格高尚的专家学者负责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笔者曾与历史学专业的老师谈到历史学与生物学的交叉。所谓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既需要有历史文化的视角,也需要生命科学的维度,否则或流于过高估计文明和文化对人塑造作用的决定性,或流入仅将人视作受本能摆布的动物,从而降低了对人文精神超越性作用的认识。而生命质量体现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差距越小,生命质量越高。如何去缩小差距,与个人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有直接的关系。通过研讨和交流,促进了大家对彼此学科的尊重,提高了教师的个人修养。
美国学者古得莱得在《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中说:学校肩负着使知识人性化的责任。他们思索的是要通过怎样的组织和传授,才能使全体人民都获得知识和智慧的工具。这是对教学的核心要求[3]。我们在教学和教学管理实践中充分体会到,做教育工作是需要境界的,必须站在为全人类、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的高度,超越个人名利,提高自身修养,细化教学目标,用心设计教学内容,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潜心追求、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肖群忠. 智慧与教育[N]. 中国教育报,2012-06-22.
[2] 王宏斌,王金发.创造优质通识课程 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J]. 中国大学教学,2013(3).
[3] 吴玫. 从通“学理”到明“事理”[N].中国教育报,2013-11-08.
[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以学科文化课程群建设为中心,探索新的人文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实践途径”的部分成果]
[责任编辑:夏鲁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