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素质教育:源头?基础?根本

2014-07-05 19:06周远清
中国大学教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文化素质源头同志

周远清

首先,祝贺高职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已经开展了20多年。当年,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专门成立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什么要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呢?因为要成立一个学会很难,需要经多个部门审批,报批过程可能要好几年。教学指导委员会是教育部高教司下属的一个机构。因为当时我联系高等教育,所以我自己就有权决定成立素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了素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一直工作到现在,做出了一些很重要的成绩。

按照惯例,一个学科应当既有教学指导委员会,又有相应的学会。像物理学科,既有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也有物理学会。所以,在我从中国高教学会退下来前后,一直想要成立一个素质教育的学会。2011年,在中国高教学会各方面的努力之下,经民政部批准,成立了素质教育学会。素质教育学会里,来自高职院校的代表和常务理事很少。高职院校已经有一千三百多所学校,比本科院校还多一些。另外,高职院校的很多书记校长,对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又有兴趣,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想在全国素质教育学会下面成立一个高职的素质教育研究机构,这个就是我们今天成立高职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的一个背景。今天正式成立,我也非常高兴,也了却了我一个心愿。

希望高职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以后,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刚才中国高教学会会长瞿振元同志做了一个很好的讲话,内容讲得也很全面。我在任期间,就素质教育也讲过很多,今天我想大致将素质教育概括一下。

我想用六个字来概括素质教育。第一个词是“源头”,即素质教育的源头,即思想源头,岚清同志叫作最初的思想源头;第二个词是“基础”,即素质教育的基础;第三个词是“根本”,即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什么地方。

一、源头

在岚清同志的访谈录中,岚清同志曾经讲,素质教育最初的源头是,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提高民族素质。后来中央文件提出,要提高劳动者素质。过了几年以后,在中央文件中第一次出现“素质教育”。岚清同志将这称为素质教育最初的思想源头。我也很同意这一看法。

1. 在1985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与质量”。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提到劳动者的“素质”,所以岚清同志将这称为素质教育的最初思想源头。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教育领域第一个最为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整个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句话很值得我们回味与学习。文件里提出的“根本目的”,指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以最初的思想源头就是提高民族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

2. 在1994年8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这一文件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有兴趣的同志也可以很好地研究一下,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都提到了要实施素质教育或者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就素质教育这一问题做过多次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会议上指出,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任务,即:一是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二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是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四是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五是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在第三点“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中,他提到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有很深的感慨,专门为此写了文章,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

3. 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这两件事情是我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多年来非常关注的事情,我也写过不少的文章。关于素质教育,从1995年开始我已经写过很多的文章了,但是对不对,要大家来鉴别。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也表明了新一代中央领导人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这让我们深受鼓舞。

二、基础

我认为,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这个观点在1995年就非常明确地提出——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文化。江泽民同志几次提到素质教育很重要,基础是文化素质。1995年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时候,也很明确地提出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当年用的是“文化素质”,不敢用“人文素质”,因为1995年前后,这方面还有些争论。素质教育当时归纳为四个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我觉得要概括一下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文化。什么叫文化素质?文史哲的基本知识,艺术的基本修养,当今中国和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我们把这些概括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张岂之先生是研究思想文化的大家,多次写文章肯定这个说法。

1. 什么叫素质?这个很难界定。我们曾说留给理论家们去探讨,因为“素质”这个词在字典上有一百多种解释。我也跟一些教育专家讨论过,大家都有这么一个看法,要真正界定一个词有很大的难度,可以做理论上的探讨。《光明日报》曾经发表过我当年写的一篇文章《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我当时是这么概括素质的: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我们讲的素质、文化素质,绝对不是指一种知识,是讲一种内化为人的稳定性的一种品格。我记得当时《光明日报》的总编辑,有一次碰到我时,也对我的观点给予了肯定。我想这是我们对文化素质的理解,并且明确文化素质或者是文化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2. 文化素质教育是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开始的。1995年我们进行试点,就是从文化素质、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始的。从那时开始,有的高校关于文化素质的讲座举办了上千次,并且场场爆满,反映出我们学生对素质教育的需求,对以文化为基础的素质教育的欢迎。另外,在20年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争论。比如说,刚开始就有人提出,国家有教育方针了,为什么还要提素质教育?但是这个争论很快就结束了。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很快在我们国家蓬勃开展起来,我个人觉得有一呼百应的感觉。包括很多哲学专家、文化史的专家、历史专家都积极参与。因此,应该说素质教育一呼百应,长盛不衰。虽然现在还是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总体来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为什么会长盛不衰?我觉得非常关键的是特点在“文化”二字上。以文化素质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它的精髓在“文化”二字上,特点在“文化”二字,魅力还在“文化”二字。我个人认为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文化。

三、根本

素质教育的根本在哪里?1995年在华中理工大学召开的试点工作会议本来想安排30个试点单位,结果来了五十几所学校,并且提出一定要试点。后来选择了五十几所学校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单位。在那次会上,我曾经讲到,素质教育是当前我们教育的根本,不但在中国,国外也是一样。世界上不少的教育专家都认为现在的教育重理轻文,这是切中时弊的。我记得当年分析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时候,曾经讲过人文教育过弱、课程内容偏旧、外语水平偏低、教学方法偏死、专业口径偏窄这五个问题,对人文教育用了“过弱”这个词。上述试点工作会议指出,提出素质教育是“切中时弊、顺应潮流”,世界上很多专家都在呼吁要重视人文,加强人文的教育。一开始用“切中时弊、顺应潮流”,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加了四个字——“涉及根本”,即“切中时弊、顺应潮流、涉及根本”。素质教育涉及我们的根本目的,涉及大学的根本目标、根本任务,即如何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在浙大召开的1995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咨询会上,我就素质教育说过“三注”,即注重素质教育,注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后来我们提出了人才培养的三要素,即知识、能力、素质。很多同志认可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的提法,虽然也还有分歧,我想这是正常的。中国教育改革1958年以前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获取知识的能力。1958年教育方针提出后,高等教育比较重视能力的提高。

一是重视能力的培养。当年清华大学提出了“四个能力”。第一是获取知识的能力。第二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清华大学是以工科见长的院校,素来非常重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三是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现在的提法就更宽泛了,连幼儿园都在提培养创新能力。当年清华大学提出的是“一定的创新能力”。第四是一定的组织能力。提出“四个能力”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比较重视能力的培养,从注重传授知识到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培养能力,在我们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这应该是教育思想的一个前进。

二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感觉到,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能力;但是还有一样东西,就是它可以让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当时说是不是可以叫它为“素质”。在座的各位可能都有这样一种想法,即希望你要的人或者你底下的干部,他知识很丰富,能力也很强,同时素质也高。甚至有时说“这个人能力很强,但是素质不高”——总希望他素质高一点。所以在跨世纪的过程中,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培养人的三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并且把素质概括为四大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到现在为止,我个人还是坚持这种说法。素质教育不是一个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是一种体现教育方针的教育思想。这个思想我把它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三注”:注重素质教育,注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1995年,谈个性的发展还要特别小心,因为说张扬个性往往就是“个人主义”。但是很快,大家都认可了张扬个性。为什么把这三句话放一起,因为要提高创新能力,要张扬个性必须跟素质教育联系起来,这三点是密切相关的。“三注”的提出是把素质教育引进了高等教育。

第二,“三提高”: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素养特别是文化素养,提高学校的品位特别是文化品位。

第三,三结合: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文化素质的提高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

1952年的院系调整把很多综合性大学变成了学科门类单一的学校。19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了一轮大规模的高等院校调整合并。为什么要合并院校呢?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校培养人要使他更加综合一点,人文教育要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中国高教学会曾在陕西杨凌召开过一次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主题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对那次研讨会,大家反映开得很好,发言水平也很高。要下决心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这样培养的人就能有较好的综合素质。

[本文是作者2014年4月18日在“高职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责任编辑:李文玲]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源头同志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探讨
冠状病毒
FOR YOU, O DEMOCRACY
向雷锋同志学习
寻找思路源头 发现解题活水
论农广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
一句赠言
“片名趣答”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