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国民
【摘要】目前,农村教育相对薄弱已是事实,农村校园文化建设更是薄弱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我觉得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从建设优美育人环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着手,力争把校园建设成为师生工作、生活、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和谐校园班级文化校园文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253-02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示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培育学生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目标,全面提高學生素质。因此加强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我浅谈以下几点:
一、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及外在形象。因此,我校注重搞好学校校园环境的规划、做好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工作,为师生提供一个优美学习、生活的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首先,校园建设做到布局合理,井然有序。。
其次,发挥宣传栏作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再次,抓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作,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
二、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创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是新课程理念下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和谐社会中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建设一支高素质、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对学校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教育的成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时代在飞速前进,知识在不断更新,因此,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丰富自己的知识,激活自身的文化源泉,做到边教边学,边学边教,教到老学到老,时刻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学生共同进步,与时代并步前行。作为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本职工作,需要有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做到安教、乐教、善教。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在长期学习、生活及日常活动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班级氛围、班级精神、班级理念,并体现在班级所有学生身上共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1、设计班级口号,鼓舞学生干劲。口号可以增强团结精神,可以鼓舞士气,它代表一群人的共同心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守德守纪,惜势惜时”、“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潜心苦学,锐意进取”、“团结拼搏,奋发向上”,一句句朗朗上口的班级口号张贴于我校各班级教室内,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既体现了各个班级的特色,又显示了各个班级的集体力量和集体智慧,对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培养优良班集体有着深远的影响。
2、精心布置教室,美化学生心灵。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更是学生生活着的一片的空间,对其进行布置和美化,使其成为无声的教育资源,能激发和触动学生的心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布置可根据本班的特点,学生的爱好、特长,采用“简洁、美观、协调、实用”的原则。如设立班务栏,把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班干部名单、班规制度等张贴在上面,体现出一个班集体的严谨、有序;设立图书角,鼓励学生为班集体捐献图书与大家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跃学生身心健康
当前,出于安全考虑或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有些学校只注重学生的课业和正规的教育教学活动,而忽视了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实际上,学校适时适度地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可以消除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有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发展特长,培养能力。
1、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如开展书法小组、美术小组、体育小组、篮球队、田径队、舞蹈队等,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培养出一些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为学生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校书法兴趣小组的学生每年都有一部分人代表参加县举办的中小学生书法比赛,并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书法兴趣小组已成为我校课外活动的一大特色。
2、开展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我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放风筝活动、手工制作活动,并对活动结果进行评比奖励,将学生优秀作品收藏于学生作品展览室,定期开放供学生参观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3、开展校内、外活动,活跃学生身心。有些学校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总是把学生“困”在学校教室里,不敢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怕出安全事故,负不起安全责任,于是,学生几乎成了“井底之蛙”。其实外面的世界的确很精彩,特别是农村广阔的田野是一个大课堂,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城市孩子无法亲身体会到的自然、环保等方面的知识。我校每年结合季节或节日组织一些植树节活动、到烈士陵园扫墓、春游、野炊、文艺汇演、朗诵比赛等校内、外活动,每当开展这些活动时,也是学生最开心的时刻,他们一个个欢声雀跃,兴高采烈,高兴而去,尽兴而归。
当然,校园文化并不仅仅是摆石头,种树木,植草坪,贴标语,喊口号那么简单。校园文化体现的是学校团队持久恒定的价值取向,凝结的是一代代师生积累下来的文化内涵,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巨大向心力,还需要再一代代的师生不断努力,精心规划,细心呵护,耐心发展,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凸显自己的特色,使之继承、延续、发展,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