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4-07-04 23:29范锦丽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题能力

范锦丽

【摘要】在中学教育领域,研究性学习以其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等特点,早在2000年就被国家纳入中学教育计划。几年来,相关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研究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作者结合亲身的教学实践,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索》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以实例应用的形式进一步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探讨其特点,提出在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可以通过穿插专题研究或课堂中创设多种实验活动来进行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170-02

地理学科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门类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地理教材中有很多的课程内容适合学生进行研究,是非常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门课程。而且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关心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学生关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可以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地理学科的特点特别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在地理新课标中的价值

1.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中,由学生个人的自发引起的、自主参与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而学生的参与、经历、操作、探究、感悟等"研究性活动"是主体参与的重要行为体现。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通过研究性的学习过程,提高學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2.通过研究性学习,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

传统的地理教学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研究性学习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主动学习的氛围,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和自主参与的活动、操作、考察、调查、经历、体验、探究等主体活动,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自主探究的王国。使课堂充满活力,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

3.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只注重地理科学知识的传递,讲授规律、原理通常是直接指向结论,很少让学生经历当初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很少做实验或根本不做实验,使有关结论的得出缺乏事实依据。有的在黑板上"讲实验",让学生"背实验",来应付考试中的实验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和体验地理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查阅资料等,从鲜活的资料中激活了原有的知识储备,在不断的发现中发掘了创造的潜能,逐步形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4.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

现代社会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乐于合作、善于交往已作为知识经济时期人们社会生活重要基石,终身学习、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发展的重要理念。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关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耐心听取他人意见,学会分享与交流研究成果,加强与人合作。在交往与合作中,能使同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集众人之智慧,而发现新知。

二、研究性学习是美丽转身

1.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研究问题,有助于学生发展。

2.研究性学习提升地理教师的素质

长期以来,受到评价机制及一些其它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中学地理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停滞不前,没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在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指导下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参加者,在这样的角色环境下要求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教学策略的思考和改进上,用于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上。

三、应用后的思考

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地理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向,也是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但在指导学生的研究课题中碰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引发出一些思考,归结为:(1)选题不当。有些学生在确定研究课题时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光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的课题远离自己现实生活,超越了学生的观察、研究能力范围,而且可查阅的资料又及其有限。(2)开展研究活动无从下手或收集的资料不能紧扣课题。当课题确定以后有一些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入手,不能根据课题的需要来选择确定正确的研究方式,没有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写出的文章苍白无力,不仅失去了野外考察等与社会相接触的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训练,更失去了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应具有的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从而根本上失去了研究性学习的真正意义。(3)研究成果的表述缺乏论文味。不少学生不知道写论文是怎么回事,文中的语句虽然很漂亮,但对论点的论证仅仅是资料的罗列,缺乏必要的分析,难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更是显得重要。

2.教师自身能力要提高

地理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不仅要融会贯通中学地理教材、地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学习,拓宽知识,充实内容,了解信息,适应时代对地理教师的要求;地理研究性学习一方面要加强教学研究,争取科研立项;另一方面要多形式、多渠道地争取继续教育,提高自己对学生课内外学习的指导能力。可见,地理研究性学习不仅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作用,而且极大地强化了全体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

3.教师要做好课题的设计

设置的研究课题应是学生熟悉的,并能有意识的与学生学过的地理知识相整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和可探索性,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问题要难易适度、具有层次感,适合不同学生;问题应具有示范性,使学生可以借之举一反三;要着眼于学生自主研究能力水平的提高。当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由于缺乏某些知识或认知策略陷于困境时教师必须给以启发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质疑和教师的释疑、点拨,二者环节是紧密结合进行的,特别是对个别学生的解疑,应在辅导学生自学过程中完成的,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4.以学会合作作为重要动力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对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只是全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它并不意味着开展研究性学习就应否定记忆、理解等层面的学习方式。因此在研究性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两者的关系,使学生不断自觉地完善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方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研究性学习需要同一小组同学的共同合作,因此,在划分课题小组时,教师要注意将不同学习程度、不同能力(如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同学适当搭配。要注意指导小组长的工作方法,如讨论时,首先让那些学习略差的学生发表看法,然后让学习较好的学生补充,避免小组内一人讲别人听的做法,要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问题思考之中。通过思考和发表意见,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共同完成课题的探究,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提高。

总之,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作为教师要博采众长,把学生培养成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刘志.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的实施.首都师范大学.

[2]李万川. 中学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甘肃省甘南藏族综合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题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