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艳秋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145-0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因而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很好的进行研究。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切合实际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和研究。
一、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育和引导教师打破传统的角色定位,树立一种合作、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观。如何在师生关系中把握平等、合作关系,首先,教师应该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尝试从学生的角度体验课堂教学,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如果教师理解了自己的行为对学生具有的意义,就能够更好地修正行为,达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其次,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感受,使教学成为对话、交流和知识创新的活动,这样,师生之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关系,而是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索与交流的平等关系。因此,教师必须要考虑: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应鼓励、启发和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设想,因为这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世界的心理触角,是创造意识的体现。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不断的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敢于想传统的方法和权威挑战,才能够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创造动机是直接激励和推动学生去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各种创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造精神。创造动机还与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有关。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 。 动手操作实践以其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察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通过教师引导,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
三、培养学生正确思考的能力
正确的思维来源于对定理、公式的透彻理解,所以在讲定理、公式时,要注重它的形成过程、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深刻地领悟定理和公式的本质特征。无论是证明题,计算题,还是作图题,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分析思考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归纳、猜想、探索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
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要在问题的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辩证关系。教师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为。教师在授课前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再去考虑新内容的难易程度、呈现顺序,使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2.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应该对教材进行教学法加工,深入挖掘蕴涵在教材中的某一节所体现出的思想方法。在学生经历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后,教师一定要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等等及时帮助学生梳理、优化自己的思维。这样,有利于学生逐渐养成从直观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从未知到已知、从静止到变化、从整体到部分、从孤立到联系的思维习惯。3.要指导学生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互合作、交往的机会,使学生了解各自的见解,丰富自己的知识,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在数学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使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教学和"问题解决"过程中领略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刻内涵;加强反思,优化思维过程,这样学生对学习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还要指导学生建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障碍。这样坚持不懈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进一步地激发出来。
我们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指导应该是我们老师重要的職责。数学新教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让学生如何获取知识,而且要考虑如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因为它留给学生的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不懈的追求,将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加强数学知识形式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励下亲身经历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