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彬
【摘要】当下需要素质教育,因为经济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于高素质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既属于新兴学科,又属于变化最快的学科,加上各地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所以信息技术教学没有既定的教学教法,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074-02
当下需要素质教育,因为经济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于高素质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既属于新兴学科,又属于变化最快的学科,加上各地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所以信息技术教学没有既定的教学教法,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比较抽象的基本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课外10与课上10+25+10"教学模式,并取得可观效果。
一、课外10分钟自主学习
一节课有45分钟,在这短短的45分钟里要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需要老师和学生都做好充分的准备。老师要求学生抽出课外的10分钟,进行提前预习,针对索要学的内容提出疑问,不仅能提高自学能力,独立获取信息,更能提高课堂授课效率。
这10分钟从哪里来,课外时间如何才能保证学生真正去学习了呢,这就需要把这个"课外10分钟"放到下午自由活动的时候,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10分钟讨论,最后由小组组长汇总组员提出的问题交给老师,这样在讲课的时候,老师的讲授才更有针对性。
二、课上"10+25+10"
1、前10分钟"吊胃口"、讲授理论
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有不少理论内容,不仅抽象,而且最枯燥,让学生很难理解记忆。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理论课时要多动脑筋,多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趣味课题,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将抽象、费解、空洞的教学内容转化得生动、浅显易懂的内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趣,让他们充满好奇心,就会主动的去探究它,想方设法知道其所以然。这样学生可以脱离枯燥的理论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中学习理论知识。
比如在学习如何从网络上下载东西,在理论的讲授中,我会先让学生们看一看我下载的东西:学生们喜欢的视频、学生喜欢的歌曲、学生需要的学习内容、电脑中常用的软件等,让这些学生们喜欢、需要的东西能够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顺道把下载的理论夹在其中,并让学生们做好笔记。
2、25分钟消化课程
2.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通过课上前10分钟"吊胃口",要趁热打铁,在这25分钟里,怎样解决这些下载的问题。当这些问题被一一解开的时候,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任务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創新能力。
2.2演示法
根据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做课程的演示教学。这样也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出现疲劳、注意力涣散的现象,并缓解课程的枯燥。
演示法是教师运用实物、教具或教学设备(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和计算机等)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为学生提供最直接的讲授演示。为了能让学生科学、有序地观察发现,充分感知和理解这些材料,教师的演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颖生动的演示,熟练的示范,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好的演示,往往使学生过目不忘,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激发学习计算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分层次教学
由于学生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区别,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参差不齐的现象,容易造成"吃不饱"、"吃不了"等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试着进行分层次教学。
针对"吃不饱"的同学,可以给他们说一些更深层次的学习内容,或者让他们做个"成品"出来,比如:在学习幻灯片的制作的时候,把这一节课程放到一个节日附近,这个节日可以是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等,可以让他们给老师、父母制作一个节日幻灯片。对于"吃不了"的同学,要细心的进行指导,必要的时候,单独"开小灶",重新把内容讲一遍,直到他们学会为止。
3、10分钟练习巩固
3.1实践出真知
计算机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尤其对于刚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虽然在课堂上学会了,但是没过多长时间也许就忘记了,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实践来巩固学习内容。教师要结合本节课程的理论教学的内容,给学生留下实验题目并及时指导,让学生们充分发挥"小宇宙"的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动手完成一个作品。这样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发散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自己动手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不会成为"出口有理论,动手无能力"的"理论家"。
3.2表扬鼓励
当学生们完成实验题目后,老师要查看每个学生的作品,遇到优秀的作品,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让学生们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内心成功的喜悦。如果还有充足的时间,还可以让学生阐述对此作品的考虑思路,并展示给全班同学。如果碰到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没有完成的同学,一定要给予鼓励,希望他能在课下完成该作品。
课程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以鼓励性语言为主,不能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总结出学生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信息技术作为中学一门年轻的课程,不同于其它的学科,它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要通过呈现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一份学习的热情与新鲜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特殊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职课堂教学方法,让我们的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波.素质教育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体现[J].潍坊学院学报.2005(4).
[2]刘世蕾.计算机教育中的人才素质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5[1]《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技术教学》王平
[3]《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徐委峰
[4]王士凤.中学计算机教学之我见[M].科技资讯,20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