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读”的训练

2014-07-04 14:35秦朝霞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书声琅琅阅读课课文

秦朝霞

【摘要】阅读课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大半时间,肩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艰巨任务。怎样扎扎实实地上好阅读课?如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综合许多教师所做的一些探索,结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体会,我认为,要保证阅读的质量,就必须牢牢抓住"读"这个根本,明确读的地位,讲究读的方法,把阅读课上成名副其实的读书课。从阅读教学自身的特点看,"读"是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阅读教材中内容的感知和理解,情感的感悟和表达,蕴含的品味和赏析,语言的运用和积累,都是以读为重要手段的。从教育现状看,读不到位的现象颇为普遍,除了"读"的时间不能保证外,"读"的质量不够尤为突出。为此,要保证语言训练到位,需切实重视训练中的"读",以发挥"读"的多重功能。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语言

【中图分类号】G 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030-02

一提到"书声琅琅"这个词,我想每个人都不陌生。然而在语文的教学中,真正能做到书声琅琅的却不多见。我认为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遗憾,在语文教学中,应大力提倡"读"。

一、语文课堂,须以"读"为训练主线

当今的语文教坛,研究气氛十分浓烈,各种教派异彩纷呈。但是,纵观面上的教学现状,仍有不少急待改革之处。突出问题之一,是学生对阅读课不感兴趣。现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是在前几版的教材的基础上精心编制的,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辑们精心筛选的,其中有许多作品都出自名家之手,且作品的题材多种多样,有记叙文、散文、诗歌、童话、语言、神话、小说等等,按理说,学生读到这些作品会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相反,学生则是茫茫不以为然,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另外,"高耗低效"的现象也较为严重。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帮着眼点放在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上,课堂提问围绕情节转,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内容的掌握上,语言文字的训练很少注意。一篇文章学完后,学生没有学到什么语言方面的知识,没有积累到多少语言文学的精髓,听、说、读、写的能力毫无提高。至于学生读读书,那都是在为教师分析讲解做铺垫、做过渡,教师讲得多、问得多,学生读得少、想得少、练得少,许多东西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不是学生自己靠反复阅读、咀嚼品味而由衷生发的。因此,一篇文章教完后,疙疙瘩瘩不能读下来的还大有人在,一学期下来,不能把所学课文的题目说全的耶绝非个别。吕叔湘曾经说过:"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①現在这个问题虽然已经引起大家的重视,但语文教学不尽如人意的状况还未能彻底改变。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其优美之处不仅表现在词汇的丰富多彩上,能淋漓尽致地表情达意,还表现在语言的音乐美上,能朗朗上口的朗读成诵。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多让学生朗读,使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韵味,那么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美便会变成一个个跳动的音符,随着朗朗上口的语音流露出来,被学生理解,被学生接受,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之美,并欣赏到这种美。同时,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的美又会变成一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感受、欣赏文章的深层美。谁能否认听到那雄浑、深沉的朗诵不产生一种美感,谁又能否认那优美的声音不把你带进梦幻般的的世界,使人理解其意、感受其神韵呢?

我们的实验也证明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朗读的学生读课文都比较流利,有感情,且感情投入快,能够欣赏到文章的优美之处,与没有注重朗读的学生相比,感受能力高,欣赏能力强。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把功夫下在指导学生"读"上面,教学过程中,要以"读"为主线,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积累。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②若能长期坚持下去,范文的语言就进入学生语言中,即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

二、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读的训练

读的形式很多,主要有教师范读、齐读、指名读、默读、分角色朗读、自由读、领读、分组读等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特点,正确选择读的方式,这样就能以读代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生命的壮歌》、《黄河的主人》、《大江保卫战》这一类课文时,可以通过读激发学生的情感。由于学生阅历和认知能力的限制,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差异,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充分挖掘和运用课文的情感因素,以"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以"读"成为沟通学生与文中主人公心灵的纽带,产生心灵共振、情感共鸣。又如在教学《九寨沟》、《黄山奇松》、《草原》一类课文时,可以通过"读",发挥学生的想象,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朗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刚出生的小孩是不会说话的,想让其会说话就必须让其跟别人学说话,也就是说,首先要有跟别人咿咿呀呀地学说话的练习,才有自己说话的能力。而我们的教科书就为学生提供了跟别人学说话的最佳材料,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课文,就好像他们在一句一句的跟别人学说话,而在这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过程中,语感也就潜滋暗长了。语感具备了,学生说话才会流利、准确、达意。另外,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欣赏到的美积蓄在心中,写作时就会变成一种潜能流露出来,久而久之,就能做到妙笔生花。只有感受美、欣赏美,才能创造美。由此可见,朗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弃"讲"风,重"读"风,是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反朴归真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彻底解放思想,改革教学方法的真正标志。在语文的教学中,朗读无论是对培养学生的美感,还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如果阅读课真正上成了读书课,学生就成了学习语文的真正主人,就能再"读"中长知识、练思维、增智能,从而发挥出阅读课的最佳效益。

我们期待语文课上那朗朗的书声,更愿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参考文献:

[1]王晨主编《重读吕叔湘,走进新课标》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07(1)1

[2]张定远主编《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07(1)66

猜你喜欢
书声琅琅阅读课课文
沉睡的鸦
沉睡的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背课文的小偷
我们都是追梦人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背课文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好词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