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霜玲
【摘要】以《新词规范化》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为例,分析在中职"语文基础知识与应用"版块的教学中运用探究法的依据和效果,提出探究法教学在完成显性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具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思考能力的隐蔽课程功能,符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评价观"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教学设计探究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002-02
《新词规范化》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的"语文基础知识与应用"版块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分析认为,其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理论性、总结性比较强,面对中职学生展开教学,应考虑到中职生熟悉网络语言,思维活跃,但流于零碎、片面,缺乏梳理和归纳,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等特点,适当强化感性教学资源的收集、展示和整理,引导学生针对感性知识材料进行梳理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建构起对理论知识和结论的认识,方可比较牢固地掌握这一部分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主要使用探究法进行教学。
著名教育学家李秉德教授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将教学方法分为五个类别。探究法就是其中的"以引導探究为主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主要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来获取知识。其特点在于学生在探究解决认识任务的过程中,他们的独立性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从而逐步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索、研究、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提供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开展有目的的探索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发现"的结论或结果。
探究教学法的运用,在显性教学内容的完成方面,有学习者自我建构、知识掌握牢固的优点,此外,探究教学法的实施过程,还具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思考能力的隐蔽课程功能。
本课的教学目标,从知识方面是引导学生探究和了解新词语产生的原因和规律;从能力方面则是培养学生对词汇的感悟、辨别和运用能力,教他们学会从语言变化与发展中感知社会生活的变迁;在情感和价值观上,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判断流行词汇的优劣,规范地学习和吸收新词。教学的重点放在探究新词语产生的原因和规律,难点则是如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辨别和运用能力。教学过程具体分为以下环节:
1、实例分析,导入课题。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以词语"大哥大"引导学生说出"手机"一词,顺势提问:为什么我们不用"大哥大"而用"手机"?梳理生活中对移动电话的称呼从"大哥大"变成"手机",目的是引导意识到:社会生活变迁,新词新语跟随流行事物不断涌现,自然而然导出课题。
2、分组合作,收集素材。课前在活动准备阶段,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小组课外收集网络和生活中使用频率高的热词,并在课堂上做"新词新语知多少"的成果展示。根据课前预设及历次课堂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学生小组在准备阶段的收集活动,通常是比较有成效的,课堂上往往能展示大量的新词语。充足的新词语,有利于教师从中找到下一步教学示例用的典型词语。
3、梳理分类,探究来历。针对学生们展示的各种新词语,提出"他们是怎么来的",引导思考新词语的产生途径。随后,可从学生们课堂现场展示的新词语或从备课材料,抽取合适的例词,引导学生探究所展示的具体词语的来历,然后举一反三,讨论找出同类词语,并让学生自行归纳并表达清楚其产生途径。如:微博、支付宝、蓝牙耳机、蚁族、转基因等——随着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出现而产生;打酱油、雷、囧、土豪等——旧词新用而产生;棱镜门、航母style、闪客、金领等——词语衍生而形成。依此类推,自主探究,最后逐条得出新词语的五个主要产生途径,完成教学重点目标。
4、实践运用,辨析差异。该环节设计了"热词脱口秀"活动,要求即兴说一段话,所说内容中包含指定词语。给定几组包含当前各种传播手段中频繁出现的词语,如:"QQ、微博、微信"、"雾霾、PM2.5、环保"等,让学生通过活动,尝试运用新词语表达,思考和体味这些词语的词义、色彩等。在本环节的最后,给出"草根、屌丝"一组,并使用优酷教育提供是网络谈话视频节目《马老师谈"屌丝"》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体味和区别这两个词的差别,探究辨析其不同的词源、词义色彩和使用场合,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辨别和运用能力,突破教学难点。
5、提升认识,迁移巩固。在前面的环境,学生已经集中、大量地接触了新词语,并在脱口秀活动中接触到了对新词语的辨析,本环节以一个《流行的就一定是好的吗?》小故事,提出"一个词是不是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否走下网络论坛、走进现实社会,最终规范化,是什么因素影响的?",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出新词语规范化的条件和步骤后,邀请学生大胆预测当前流行的一些新词语,是否会继续流行并最终规范化。最后这个预测活动,即使是教学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也不会得到对错与否的答案,但是,却可以给学生以开放的观念引导,提醒他们将目光投放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更多的理性的角度看待语言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节课结束在一个省略号而不是一个句号上面,给学生留下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探究社会语言现象的期待,设计意图即是强化本课教学内容的迁移和巩固。
从本课的教学来看,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已经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任务,学生收集整理的大量新词新语,是本课教学开展的一个重要资源,此外,教师备课中,根据预设,也准备了词语、视频、图片、脱口秀话题等资源。师生的这些课前准备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感性教学资源,针对这些感性知识材料,学生通过梳理探究,"发现"结论或结果。这一过程中,要保证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的独立性,教师一定要克制自己讲授的冲动,要等待学生自己找的结论、找到规律。讲授固然可以告诉学生知识,但是,只有确保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的自主完成,才能够使学生以自我建构的方式完成这一知识内容的习得,同时也达成我们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思考方面的能力的目标。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中,设计了"语文基础知识与应用"系列版块,这一版块每单元一个内容,分别涉及到字、词、句、标点符号、文体常识等知识。这部分知识是语文学习的最基础知识,平时隐含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材编者将其作为一个专门知识系列编入各单元教学内容中,体现出在课程理念上要求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整合。但是,编者在教学参考书中并未对这个板块的教学提出具体的建议。那么,该怎样对待"语文基础知识与应用"系列内容,该用何种方式来教这一部分内容?
总体上看,这个系列的教学内容知识性、理论性、总结性比较强,如果用讲授法、练习法来完成教学,是最简单易行的,但是长期的教学实践反映,这种做法效果却不是很好。从《新词规范化》教学实践来看,选择运用探究法开展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究其原因,与中职生的特点相关。中职生通常文化基础课偏弱、思维活动比较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知识结构零碎片面,缺乏梳理和归纳。同时,当前各种知识、信息的网络传播对学生影响巨大,他们热衷网络交流,熟悉网络语言。基于此,对于"语文基础知识与应用"系列版块,用探究法开展教学,依托网络,强化感性教学资源的收集、展示和整理,引导学生针对感性知识材料进行梳理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建构起对理论知识和结论的认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一教学方法的选择也符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主张,这一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主张让学生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自体验,自主地理解事件、建构意义,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在建构知识的同时,也提升自身探究、思考的能力,这也正符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评价观"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