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负债”与负债的博弈

2014-07-04 19:30:16冯润禾
中外企业文化 2014年8期
关键词:偿付能力负债保险公司

冯润禾

【文章摘要】

通过对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的机理及现实的分析,对次级债的本质与利弊进行阐述,对次级债的真实负债属性对偿付能力管理体系下的保险经营未来的“或有负债”的担保进行探讨。

【关键词】

次级债;或有负债;负债

我国商业化保险公司相较西方同业上百年的发展历程相比,复业、起步发展均较晚,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保险行业顺应经济繁荣腾飞的宏观经济发展,保险业得以迅猛发展,保险深度与广度都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保险资产规模已赶超欧美众多老牌保险发达国家进入国际前列。较为粗放的规模型高歌猛进的行业发展一方面凸显了保险业承担风险保障、社会稳定器等相关功能作用,但另外一方面也或多或少的掩盖了粗放增长方式下行业发展重规模轻效益,重资产投资经营轻风险经营管理,重销售重业务轻服务轻偿付等粗放式增长弊端。

简要来说,保险业基本经营原理就是在大数法则基础上,依据专业的精算规则与精算方法以现实的资产对预期或有损失风险进行担保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相应的保险公司经营就是以一定的资产为基础,经营相应风险管理的一种经营管理行为。由于保险的保障性等较为特殊的属性,以及其社会补充稳压器的功用,作为金融行业的一个分支,世界各国对保险也都进行了较为严格的监管。

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保险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实施了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保险经营主体的严格监管,通过精算等手段进行预期的风险评估,并以规则要求的现实资产对或有负债进行预期保证。偿付能力监管的核心就是各保险经营主体在经营保险业务过程中,必须具有相当的核心附属资本对其經营的风险有充足的或有损失的偿付准备。也就是要求以背负较大“或有损失”经营为特点的保险经营模式下,保险公司在收取保费资产担负放大了的“或有负债”同时,必须不断的拥有相应的自身可兑付的附属资产对其或有损失负债予以财务担保。

当前经过多年的粗放型规模增长,我国的保险行业在资产规模上,在保费规模上均已在实际上处于前列水平,但保险公司的承保经营盈利水平,特别是众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水平普遍不高,在监管偿付一代、偿付二代监管规则要求下,众多保险经营主体亟需提高自身的偿付能力。

目前,各偿付能力低于或近低于监管要求最低偿付能力标准的经营主体,可以以内生式发展积累通过盈余公积转化、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方式补充资本提高风险经营的偿付能力,也可以通过向原股东定向增发新股,引进新股东或战略投资者增加股本,或通过发薪次级债募集资金等方式补充资本提高偿付能力。各方式中发行次级债具有能够比较快速的补充资本,提高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又不影响原有股东权益等特点,今年来为众多保险公司补充经营资本提高偿付能力的首选途径。

保险次级债也就是保险公司经过资本管理以及保险监管机关等批准通过定向募集的具有一定期限,在债务清偿顺序中本息清偿位次滞后于保险公司保单责任与经营其他负债,但优先于保险公司清算股本的次级债务。保险次级债在的发行、偿还、赎回、延期、清算等都需景观债券与保险相关监管的严格监管与审批;保险公司只有在确保偿还次级债后偿付能力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最低限之上的基础上才能偿付次级债的本息,特别是有别于一般债务,保险公司无法按期还本付息时,次级债债权人无权向法院主张申请对保险公司的破产清算;即使在保险公司符合破产清算要求,在破产清算时,次级债清偿顺位也仅仅优先于股本而位于其他债务之后。

次级债的发行以一种现实的资产性负债为保险责任的未来偿付“或有负债”进行了一种资产型的担保。保险公司在收取保费资产担负放大了的“或有负债”同时,隐藏了必须不断的拥有相应的自身可兑付的附属资产对其或有损失负债予以财务担保的实施。

保险次级债在表面上通过债券发行补充资本的方式暂时将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掩盖,但事实上并未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具备足够的对保险赔付(或称为“或有负债”)的担保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经营保险的基础也是保险公司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基于此,保险公司的经营功能就是准备足够的资产或资本抵御经营风险过程中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可能发生风险的赔付。而保险公司核心资产或资本的主要是来源于股东设立公司时投入的股本以及经营过程中的相关盈余储备,这些核心资产公司经营保险偿付赔付基础。保险次级债券在一定形式意义上具有类似资本属性,但它实际上或者说最终却不具备核心资产的偿付风险赔款的能力。

保险次级债作为一种纯债务,其本质上仍深刻体现其负债这一属性,通过审批、定向发行、募集等环节手段来实现的债券发行募集资本的这一过程中,会面临宏观政策变化,监管层判断信息不对称,中观微观法规规章不健全,固定期限较难交易转让对定向购买者吸引有限,保险发债影响公众、投资者、客户对公司经营状况对公司经营误判,最终影响次级债发行成功或者影响股东、客户、公众对公司信心丧失导致经营失败等风险。

保险次级债本质上是一种纯债务并非公司的自有资本,虽然发行时操作方便、快捷,制约因素相对较少,但本质上其也仅仅在一定期限可以对或有的保险承保责任或有负债进行担保,最终仍需要偿还,一旦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还本复习这样又会影响偿付能力,最终影响公司的经营与保险业务的经营规模,所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偿付能力问题。

综上所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防范风险,我们通过对保险次级债的本质分析,清醒地认识到保险次级债存在的具体风险,只有认识到次级债这一现实负债对保单责任这一负债的现实担保,以及次级债本身从发行到管理的风险,我们才能用好次级债,用对次级债这一暂时补充核心资本的方法,才能保证风险经营偿付充足与保险经营稳健的统一。

猜你喜欢
偿付能力负债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停止损失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应用数学(2021年2期)2021-04-16 08:20:46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管理制度
不慎撞死亲生儿 保险公司也应赔
公民与法治(2020年5期)2020-05-30 12:33:46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4
你的负债重吗?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1:06
基于保险赔付模型的财险业海洋灾害偿付能力测算
统计与决策(2017年2期)2017-03-20 15:25:35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16
保险:“偿二代”首份季度报告发布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中国卫生(2014年4期)2014-12-06 05: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