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伟 汪金锋
【文章摘要】
特色产业开发是边疆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天然优势和必然选择。行业协会因其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背景,灵活的组织运行模式,高度的市场敏感性,权威性决定其在特色产业培育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特色产业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问题进一步分析了行业协会参与特色产业开发的优势。最后,以云南石斛协会参与石斛产业开发为例,详细剖析了石斛协会在参与石斛特色产业开发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特色产业;石斛;行业协会;产业化
1 区域特色产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1“特色产业”不特,行政干预严重
随着特色产业开发浪潮的兴起,有关特色产业开发的政策就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小会议上被确立。短时间,特色产业犹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纷纷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进行特色产业开发,有的甚至将传统产业改头换面,戴上“特色”的帽子,打出特色产业的名号。例如2003年广西崇左市岜盆乡在当地政府的倡导下,利用当地山区条件发展茶叶产业。一时间当地居民改农为茶,毁林种茶。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和加工技术,又没有种植茶叶的气候条件,产业毫无特色可言,在参与市场竞争时,缺乏长效竞争力,造成的损失最终由种植户们承担。
1.2造成新一轮的生态环境污染
特色产业开发应该立足可持续性原则,包括时间,空间和生态上的可持续性。它强调产业开发的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特色产业的开发过程是长期而曲折的,如果规划不合理,发展方式选择不科学,开发很可能沦为破坏,造成无法挽回的生态环境污染。
以旅游业为例,和其他产业相比, 旅游业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污染少的产业。 同时,旅游业还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零售业等等。因此,各地纷纷打出了特色旅游开发的口号,然而由于规划不合理,没能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民族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商品化,造成传统优秀文化的失真, 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退化等。同时在旅游业的开发过程中还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污染,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1.3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特色产业是一个新鲜事物,需要一定资金、技术及专业背景的支持。龙头企业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它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产业发展,能够为中小企业鼓舞士气,树立榜样,从而使中小企业加入到特色产业的开发中来,实现规模优势,形成集聚效应。
然而,目前我国特色产业开发中所树立的龙头企业大都由国有企业担当,他们有着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忧患意识差,创新能力低,竞争力低下,从而不能起到带头作用。
1.4产业链短,供销脱节
由于特色产业开发对资金,技术,资源的综合要求和高,导致目前其发展面临很多困难。首先在生产领域,与传统产业不同,它不能简单的依靠廉价劳动力及少量的资金投入就能组织生产。它对技术的要求很高,有些特色产业甚至就是运用高技术,新的科学管理方式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而成;在产品加工上,它要求尽量延伸产业链,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在销售领域要做到产销合一,并通过有效措施,合理引导消费,扩大消费市场。
然而由于技术的不到位,市场定位不合理,许多特色产业在开发初期就纷纷夭折。少数能生存下来的企业也是问题重重,以湖北孝感米酒为例,孝感米酒自2003年被定位为特色产业,并进行重点开发,计划在三年内实现米酒、啤酒、养生酒、及减肥系列的多样化产品,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鏈。然而由于资金、技术的不到位,一直达不到国家酒类相关标准,到目前为止能拿得的出来的还只有传统的米酒,而米酒的加工程序简单,无法进行深加工,从而限制了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5资金及人才缺乏
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都没有专门针对特色产业开发的信贷投放。有些只能依靠当地的农村信用社获得少量的资金,而且条件过于严格,手续复杂,利率过高,无法为特色产业开发提供资金,从而严重制约特色产业的开发。并且,特色产业开发长期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尤其是特色农业开发缺乏农业种植类、培育类人才储备。
2 行业业协会参与特色产业开发的优势
2.1行业协会的专业背景可以准确定位市场
面对特色产业泛滥,特色产业不“特”的现状,要求我们应在特色产业的选择上把好关口。一般而言特色产业的选择有以下三个步骤:首先,对地区的优势进行准确的定位,包括地区的自然条件优势、经济发展水平、传统人文环境有着准确的定位。其次,对待开发产业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待开发产业的市场空间、待开发产业的现状及问题。再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析,本地区在开发该产业过程中是否具有其他地区所没有的优势,然后针对解决待开发产业的问题拿出对策措施,最后,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做出选择。在这方面,行业协会可以利用贴近市场,掌握充分市场信息的优势,准确进行市场定位,为特色产业开发做好铺垫。
2.2行业协会的参与可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从行业协会的本质上看,行业协会就是由会员自发成立,在市场中开展活动,以行业为标识,围绕产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而建立的自助服务组织。可以说,为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市场运作难题,直接催生了行业协会的诞生。行业协会的成员大都来自各行业中的实力企业,这些成员有着很深的专业背景,在生产领域中给生产者提供专业化的生产技术,从而规范生产。在后期的销售上,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对市场信息的准确把握及时的向生产者提供市场需求信息,从而实现产销合一,规避风险。在产品研发上,行业协会可以动员会员企业集体筹资,共同研发,实现技术成果共享,从而做到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2.3整合行业内部力量为行业宣传造势,扩大市场影响
产业发展的好坏关键取决产品的质量以及消费者的认可度。因此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其宣传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扩大产品的消费市场,为产业的发展赢得更多的空间,由于产业品牌效应具有外部性,单个企业不愿意独自承担宣传成本,都想坐享其成。这时行业协会可以以产业代言人的身份整合行业内部利益,动员行业力量,为本行业宣传造势,打造品牌效益。
2.4行业协会的非盈利性可以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双向沟通
特色产业开发是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政府正确引导的结果。虽然目前政府在开发特色产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政府仍然掌握大量的社会资源,对市场有着无法忽视的影响力。因此,充分合理的利用政府资源,是开发特色产业的一条捷径。
然而政府存在创新意识差,管理体制不健全,与市场严重脱节等问题,迫切需要行业协会发挥好沟通协调工作。而行业协会可以利用对市场行情的准确掌握,利用专业知识背景、灵活的组织运行模式,高效的办事效率,当好政府与市场的协调人。
3 石斛协会在石斛特色产业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剖析
3.1云南石斛产业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石斛,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餐风饮露,饱受烟云雨雾的常年滋润,萃集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其中铁皮石斛更是被誉为“救命仙草”、“药界大熊猫”。
石斛对温度和湿度有着很苛刻的要求,只能生长在特定温暖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据中药材协会的统计资料,中国共有74个石斛品种,集中分布于北纬15度到25度,拥有得天独厚地理位置及气候优势的云南分布的石斛品种就有46个,药用石斛产量占国内市场量的70%左右。但云南省石斛产业的现状却是令人擔忧的,据石斛协会的相关市场调查,如今石斛最红火的市场在浙江,全国石斛及深加工产品80%都是依赖浙江市场。在浙江,石斛早已走出田间地头成为一个产值60多亿元的大产业,而拥有地理气候优势的云南省,石斛还不能称作是一个产业,只是零星种植户发展副业的一种致富手段,在市场上的影响远远不及浙江。从上海来的陈国柱在考察云南省的石斛市场后说道“原以为得天独厚的云南会是一个石斛产业大省,事实上却远远不能称其为产业”。石斛协会的创始人杨明志也感叹到:“要是能将云南的石斛进行规模化生产,深加工起来,那么它将会成为左右国内石斛市场价格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假如云南的石斛产业仍不图变革,常此以往将会长期沦为江浙石斛市场的原料供应地”。
从上图的表格可以看出,在石斛市场成熟的省份比如浙江、广东等省份的鲜条石斛价格比云南、广西高出200%,成品价格也高出近20%—30%。
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石斛产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心的问题,由于市场需求大,石斛的价格也一路飙升,导致人们掠夺性的采挖野生石斛,许多的石斛资源已经枯竭,有的甚至绝种。因此保护野生石斛资源,大力发展人工石斛种植,应用现代生物科技及农业技术,对石斛进行规模化、集约化栽培以及产业化开发,有着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3.2龙陵石斛协会简况及业务范围
为了更好的发展云南省石斛产业,云南省首个石斛协会于2008年7月28日成立于保山市龙陵县,随着石斛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12月24云南省石斛产业科技协会在昆明成立。龙陵石斛协会的性质就是一个围绕石斛建立起来的,在资金、技术、采购、销售、加工、储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一种经济技术组织,是石斛行业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保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下设一个办公室,两个管理委员会,十个分会,现有会长一名,副会长两名,秘书长一名,常任理事长七名,有自己的《协会章程》、《选举办法》以及自己的会旗,会徽。其业务范围有:
(1)协助当地政府积极引导人工种植石斛产业化发展,推进全县石斛产业化进程,开展石斛育种、种植、加工技术的开发、示范、经营、咨询、服务等活动。
(2)提出石斛扶持发展的指导性意见,选择发展重点进行扶持,组织全县石斛种苗供应,按市场价格实行公开竞卖,确定石斛种苗价格和石斛商品鲜条价格。
(3)协助会员建立紧密的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
(4)普及龙陵县石斛的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种植管理技术;
(5)引导种植户按标准化种植,加工企业按标准化加工,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接轨,走标准生产的路子。
(6)开展多种形式的石斛种植技术规范及经营管理培训活动,提高会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为会员及有关单位提供生产技术咨询等服务。培训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为龙陵石斛的开发利用进行学术研讨。
(7)开展能增加会员收入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社会化服务(产前、产中、前后服务),依法兴办股份制、合作制等各类经济实体,增进会员、协会与科研机构、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
(8)协助会员引进资金实行专业化、规模化开发,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对龙陵石斛种植开发项目、基地建设提供论证和指导。
(9)积极宣传石斛产品及其开发成果。开拓国内外市场,以展销会、研讨会、电视报刊宣传、编写资料等形式促进龙陵石斛产品的流通。
(10)开展国际交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资金,不断提高全县石斛的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11)协助县业务主管部门研究制订龙陵石斛标准化种植、加工、销售等管理措施,解决石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石斛种苗出售、石斛鲜条调运、加工、销售提出初审意见,签字盖章后,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3.3龙陵石斛协会在石斛产业开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3.3.1保护了野生石斛资源
石斛属兰科植物,是国际重点保护物种,并有国际条约明文规定不可进行野生采掘以及贩卖。近些年,随着石斛产业的开发,石斛市场的红火,众多当地居民在巨额利润的推动下,私自采挖野生石斛资源,导致许多珍贵石斛品种的灭绝。石斛协会成立以后针对这一现状,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宣传石斛保护的相关法律,尤其是在边远山区,石斛采掘泛滥的地方,进行了定期定点走访。同时积极的引导当地的村民进行人工养殖石斛,并组织了专门的培训,扶持当地一些种植户,传授石斛养殖经验,并负责收购,极大的调动了当地村民的积极性。在石斛协会的影响下,当地的许多以前靠采挖野生石斛为生的村民搞起了庭院式种植,他们依靠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大力种植仿生度很高的石斛,很受市场的欢迎。
3.3.2进行技术指导,降低了种植的户的种植风险
石斛种植是一个高成本,高风险的投资,这些对零散的种植户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比如其对优质的种苗选择,以及在种植的过程中对石斛生长所需温度、湿度、肥料的掌握,这些都要求种植户有着丰富的经验以及很高的技术。因此当地农户对这项充满冒险性的投资只能望洋兴叹,期间政府多次动员当地种植户及农户进行人工培育,但均以失败告终。这对于石斛人工种植的推广以及石斛产业的进一步壮大是致命的。针对这一情况,龙陵石斛协会专门组织了培训课,就关于石斛的施肥,喷施农药,石斛的生长,成分含量,石斛的道地性,石斛生长所需的独特条件以及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开展了详细的讲解;利用考察种苗试验基地的机会讲解优质种苗的培育过程以及如何根据种苗的色泽、长度选择优质种苗,在初期,通过向种植户赠送种苗的方式激励种植户去尝试种植,在种植期间定期的派专业人员进行走访并指导,成活以后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及时的收购,极大的鼓舞了种植户的种植热情,同时组织考察团去其他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去参观学习,还专门组织了石斛种植经验交流会,并总结出了一条庭院式种植的成功经验,比如近期贵州等地尝试按照中药(GAP)规范化进行设计种植园区,并跟踪生长全过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的做法收到了广大种植户的重视和好评。龙陵石斛协会还大力推广云南金九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组培苗直接移栽定植技术,目前,成活率已经达到98%以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极大促进石斛产业的发展、
3.3.3树立了品牌,提高了云南石斛的市场影响力
石斛产业是一个新兴并正在崛起的产业,伴随着高利润,高风险等特征,离不开市场化组织的统筹规划。以展销会、研讨会、电视报刊宣传、编写资料等形式开拓国内外市场;开展国际交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资金,不断提高全县石斛的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2007、2008两届中国石斛产业发展论坛在云南芒市召开,通过两届石斛产业论坛的成功举办,将天南地北的商人拉到了一块儿,两届论坛召开前,石斛仅仅是作为一种药用植物,由种植户默默无闻的进行,大多数官员和老百姓并不知晓石斛为何物,有和功效。甚至许多人还不认识“斛”字怎么读。如今石斛在一些地方几乎成了热门词汇,成为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石斛协会的创始人杨明志更是独具慧眼的注册了“石斛之乡”商标,创办石斛交流合作平台,通过石斛论坛的举办,云南石斛壮大了自己的影响。在目前的石斛发展起步阶段,联盟起到了鼓劲、打气的作用,同时通过加大宣传,开拓市场;协会对石斛发展的整个过程进行指导,对市场进行分析,极大推动了石斛产业化的进程,以龙陵县为例,近年来,该县着力打造石斛产业,全县集约化栽培石斛种植户927户,面积达26万平方米,扶持精加工企业2家,开发出石斛系列产品,创立了“古箐宝”、“打虎坡”两个叫响市场的品牌,构建起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农户、大户带小户的产业链条。据初步统计2009年,向省内外销售石斛鲜条140吨,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
3.3.4整合零星种植户,初步实现了规模效应
石斛协会成立后积极引导人工种植石斛产业化发展,推进石斛产业化进程,开展石斛育种、种植、加工技术的开发、示范、经营、咨询、服务等活动;提出石斛扶持发展的指导性意见,选择发展重点进行扶持,组织石斛种苗供应,按市场价格实行公开竞卖,确定石斛种苗价格和石斛商品鲜条价格;协助会员建立紧密的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普及石斛的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种植管理技术。通过会员的示范种植,建立各种生产环节的技术质量标准,严把质量关,将精深加工、组织销售引入正轨;引导种植户按标准化种植,加工企业按标准化加工,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接轨,走标准生产的路子。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大大刺激了零星种植户的种植热情,对石斛产业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面对浙江石斛产业强势的市场形式,积极的整合零星种植户形成合力,形成规模,从而壮大市场,销售渠道得到大力拓展。过去浙江是石斛的主要销售地区,其他地区不了解、不熟悉、不消费。一年多来,由于论坛的宣传和影响,包括云南这样的相对落后的省份都陆续有许多人开始消费石斛产品。中国乡村经济网一年中接到广东、深圳、湖南、安徽、北京等地消费者咨询石斛,购买石斛,这说明石斛单一靠浙江消费的局面将被打破,消费群体将向全国拓展。通过扩大消费市场的策略,结束长期沦为浙江石斛产业原料供应地的尴尬局面。
3.3.5规范市场,抑制炒作
随着石斛产业的兴起,一些投资商就开始了大肆的炒作,以铁皮石斛为例,目前市场上的价格被炒到了每公斤500~800元的天价,要是加工成成品,价格更是高达数千元,连石斛协会的创始人杨明志也无不感慨的说道,尽管他本人从事石斛产业多年,但是他本人根本消费不起石斛产品。伴随着炒作的同时,石斛市场上还充斥着真假难辨的假冒伪劣产品,比如一些不法商家将8块钱一公斤的黄草谎称铁皮石斛,价格高达上万元,令人真假难辨。一名种植户不无担忧地表示,石斛品种有几十个,药用价值最高、种植难度最大的就是铁皮石斛,但如今市面上都说是铁皮石斛,普通消费者难以辨认。面对这样的情况,石斛协会将市场上的零售商组织起来,在自愿前提下,组织起了专门的组织对进行市场监督,对一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同时对消费者进行石斛品种甄选的一些基本常识的宣傳,从根本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兴,李黎.云南石斛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J].森林与人类.2004
[2]孙景兵,王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若羌县特色红枣产业调查报告[J]金融经济.2005.
[3]陈四辉,梁少华.特色产业内涵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
[4]郭京福,毛海军.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论[M].民族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文华伟,男(1968.12—),籍贯:湖北武汉,汉族,在读博士,讲师/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汪金锋,1984年2月8日,男,汉族,籍贯:安徽,工作单位云南工商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